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前,由好莱坞大明星特拉沃尔塔主演的影片《原色》,惟妙惟肖地模仿了一对总统夫妇的微妙关系:面对电视摄像机,两人的手亲密地攥在一起;镜头一离开,两只手马上冷淡地甩开。谁都知道这部电影影射的是当时还在任上、但绯闻不断的克林顿总统。如今克林顿不当总统已经很久了,而希拉里在今年1月20日则以一句“我来了,我要赢”,发出了要成为美国第一位女总统的誓言,并成为目前人气最旺的政治明星,其风头不逊于当年的克林顿。  相似文献   

2.
大多数人都承认希拉里?克林顿是位不平凡的女性,因为她是一个力图打破历史、成为美国首位女总统的人.不过,她总是以平凡开始新的一天:美式炒蛋和加了新鲜墨西哥辣椒的蔬菜沙拉.如果没有新鲜的墨西哥辣椒,她就用常备的辣沙司来调沙拉.在物产丰盛的美国,选择吃什么有着大把选择,如果是午餐和晚餐,像希拉里这样简单重复,似乎就很奇怪.然...  相似文献   

3.
追风人物     
希拉里对克林顿立新规:没我准许就闭嘴前不久,现任纽约州参议员的希拉里给丈夫克林顿立下一条新“规矩”:以后在外边讲话,要事先经过她的同意,否则就闭嘴!据悉,这一“规矩”的出现缘于最近两人在阿联酋一家公司计划收购美国港口管理权事件中不同的表态。“港口事件”曾在美国上下引起强烈反响。希拉里在公开场合刚说“港口问题事关国家安全,决不能被外国政府控制”,克林顿随即对媒体表示:“这是一家信用很好的大公司,我不认为由它收购港口管理权有什么不妥。”克林顿甚至还为这家公司支招,点子居然被采用了。当有媒体向希拉里问及此事时,希…  相似文献   

4.
正再有不到半个月,就到2016美国大选投票日。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当选美国首位女总统的可能性很大。中国人关心的是,这位与中国有着太多、太深瓜葛的女性,一旦入主白宫,将制订什么样的亚太战略,推行什么样的对华政策,把中美关系引向何方?希拉里在中国是争议性人物。因为她作总统夫人、联邦参议员、国务卿时在人权、南海、"亚太再平衡"等涉华问题上的所作所为,让很多中国人不喜欢她,有媒体说她是"深度强化中美互疑的人"。难以否认,对于希拉里冲击总统宝座,中国官员、学者和民众不无担忧,认为她上台后  相似文献   

5.
《世界知识》2010,(11):71-71
<正>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没有当上总统,却欠下一屁股债。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普通人还债无非是努力工作,拼命挣钱,开源节流,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为了替妻还债却另辟蹊径。据英国《泰晤士报》5月13  相似文献   

6.
蒿琨 《世界知识》2013,(18):42-44
对希拉里·克林顿而言,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女性团体"艾米莉名单"是她实现总统梦所必须借助的政治力量;而对"艾米莉名单"而言,希拉里又是该团体实现在2016年诞生首位女总统的最大希望所在.希拉里与"艾米莉名单"的梦想相互交织,力图在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一举"击碎(性别)那最高最硬的玻璃天花板". "变不可能为可能"的女权主义者 希拉里的女性总统梦似乎从她青少年时期就开始了.希拉里年幼时就对政治情有独钟.在读中学时,希拉里从纠察队队长、青年共和党主席一路成功竞选至学生会主席,不仅初尝人们对"民选领导人"的敬意,也播下了日后竞选公职的"基因".1969年,时年22岁的希拉里成为第一个在韦尔斯利学院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的学生.她在演讲中誓言要"变不可能为可能",其演讲赢得听众长达七分钟的起立鼓掌,也获得《生活》杂志等媒体关注.  相似文献   

7.
追风人物     
<正>希拉里与硅谷关系密切近期,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多次在硅谷的高科技公司发表演讲,获得了数百万美元的报酬。这些公司也成为希拉里竞选美国总统强有力的"金主"。据报道,希拉里日前在旨在促进女性就业权的e Bay峰会上发表了短短20分钟的演讲,就从该公司赚取了31.5万美元的报酬。该公司也是希拉里正式宣布参加总统竞选以来,首位支持其竞选的"金主"。美国政府的资料显示,自2014年1月以来,克林顿夫妇已经至少赚取了3000万美  相似文献   

8.
福利政策推行50多年来历经四个阶段;成绩不小,问题不少。新的福利改革计划从三个层面展开;能否成功,关键在提高生产率。在美国,福利制度关系到侮个人的切身利益,一直都是人们关心的焦点之一。凡是想人主白宫、挤进国会、竞选州长的各路政客都要或多或少、或明或暗、或早或晚地对此有所表示,克林顿总统也不例外。克林顿在竟选中对此百般许诺自不必说,就是上了台也不敢松懈。克林顿就任总统第五天便任命夫人希拉里负责起草一项全面的医疗保健制度改革计划;  相似文献   

9.
标签新闻     
新事新言“我认为布什是自20年代以来最为腐败的一个美国总统”,“他不是个合法总统”,“我期望着这个政府被推翻,就像我当时希望萨达姆的政府被推翻一样。”———令美国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谩骂布什的言语竟是出自伦敦市长利文斯通之口。“如果不赶紧采取行动,希拉里·克林顿将会一路上升,直至华盛顿权力的顶点。那时,我们看到的将是一个新的、更加自由的‘克林顿时代’。”———美国共和党总统竞选班子在《洛杉矶时报》上呼吁阻止希拉里参加2004年总统大选。这位前第一夫人现已成为民主党的“头等筹款高手”、“头等理论家…  相似文献   

10.
追风人物     
<正>希拉里成立政治行动委员会美国民主党前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5月15日宣布成立一个名为"共同前进"的政治行动委员会,旨在对抗特朗普总统的政策主张。有分析说,这意味着希拉里将重返政治第一线。去年11月,一直在民调中被看好的希拉里意外在大选中遭遇失败,随后便淡出了公众视野。"共同前进"的名称类似于希拉里在竞选活动中的口号——"共同强大"。希拉里表示,建立这  相似文献   

11.
追风人物     
《世界知识》2015,(7):78-79
<正>希拉里并未受到"邮件门"的冲击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3月16日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希拉里·克林顿担任国务卿期间使用个人电邮账号的消息曝光之后,仍有57%的美国民众称她将会是人们为之感到骄傲的总统。同去年11月21日至23日期间的民调结果相比,这项于3月13日至15日进行的民调显示,对希拉里持有负面看法的民众从上次的38%增加到现在的44%,对她持有正面看法  相似文献   

12.
几经周折终未幸免近几个月来,关于葆拉·琼斯诉克林顿性骚扰一事,在美国再次闹得沸沸扬扬。这次人们感兴趣的是,不管克林顿是否亲自出庭,此案明年都会有个说法。5月27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作出裁决,9名大法官一致拒绝了总统提出的推迟葆拉·琼斯指控克林顿对她进行性骚扰的民事诉讼的请求,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裁定,在职总统的非公职行为可以被起诉。8月22日,阿肯色州联  相似文献   

13.
主角:何塞·米格尔·阿罗约约阿希姆·绍尔彼得·戴维斯配角:总统阿罗约夫人总理默克尔总理克拉克有些女政治家是凭借丈夫“强势之力”而走上最前沿的领导岗位的,如巴拿马女总统莫斯科索的丈夫阿尔努福·阿里亚斯,曾是该国著名政治家,前后三次担任总统;而在阿根廷,堪称“西方世界第一位女总统”的伊莎贝拉·庇隆则是总统庇隆的妻子,丈夫当总统之时就把夫人扶上了副总统之位,为她继任总统预铺了道路。时移世易。今年宣誓就职的“非洲第一女总统”——利比里亚总统约翰逊-瑟利夫和拉丁美洲“第一位民选女总统”——智利总统巴切莱特就看不到其…  相似文献   

14.
<正>希拉里一直是一个受到世界瞩目的女人。她是总统的夫人,她是两个宝贝公主的妈妈,她更是刚卸任的美国前国务卿……任何一个美人总会有迟暮,希拉里有再多的不愿意,也已经65岁了。她身兼数职,却永远保持着自信的笑容,她的力量之源在哪里呢?——竟然是红辣椒。据美国国务院统计,希拉里四年任期走访120个国家,行程共计956000余里,在飞机上吃了570顿饭。对于年轻人来  相似文献   

15.
宽恕的力量     
利比里亚的女总统瑟利夫,在未当上总统之前,曾经三次流亡几内亚。每一次走在流亡的路上,她都在想,有朝一日必将卷土重来,搞垮她的政敌,使曾经让她饱尝艰辛的人也尝一尝颠沛流离的滋味。但一次不平凡的经历改变了她的想法。那一天,当她带着她的随从靠近一个村落的时候,突然从一棵大  相似文献   

16.
半月新闻     
24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返回纽约,向联合国安理会通报与伊拉克达成武器核查协议的内容。同日钱其琛副总理表示希望安理会成员国支持安南与伊达成的协议。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称这一协议有“巨大的积极意义”。美国总统克林顿对协议表示谨慎赞同,并称只要伊违背诺言,美国有权单独动武。克林顿同时宣布,已经下令美军继续留驻海湾待命。英国政府表示达成协议“令人鼓舞”,但暂不  相似文献   

17.
时事概览     
<正>□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就奥巴马会见达赖提出严正交涉2月19日,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召见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就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见达赖提出严正交涉。2月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地图室会见达赖,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也于同日会见。美方的行为严重干涉了中国内政,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严重损害了中  相似文献   

18.
治家有方,事业有成,备受职业妇女倾慕;辅佐总统,涉足朝政,将开一代白宫新风?随着克林顿宜誓就任美国总统,其夫人希拉里也就正式成为白宫的女主人。在那栋令人向往的白色建筑里,曾孕育了一个又一个有时是震惊世界、有时又并不超脱凡俗的故事。风姿绰约的  相似文献   

19.
1月14日,美国参议院就弹劾总统一案进行辩论,从而拉开了参院弹劾总统的序幕。另据美国最近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有67%的人认为克林顿是一位称职的总统,有63%的人不希望参议院赶克林顿下台。美国到底怎么了,参院要弹劾总统,普通百姓不希望总统下台。贵刊第1期《就几个国际问题与专家对话》一文中,江凌飞老师就此问题谈到了-美国的“民意”与“法律”,读后深受启发,本人也想从弹劾案谈谈美国的“民意”与“法律”。  相似文献   

20.
美国1月24日出版的《新闻周刊》的封面是一幅引人注目的图画:乱石嶙峋的河岸,波涛汹涌的水面,克林顿和“第一夫人”希拉里坐在小船上奋力“拼博”。该图的标题是:惊涛骇浪——一桩可疑的交易使比尔和希拉里“触礁”。吹皱一池春水《纽约时报》1992年3月7日首次披露了克林顿与怀特沃特开发公司的“复杂关系”。据透露,早在1978年,克林顿夫妇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