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们在实际中发现了钌(Ⅲ)对KIO4氧经二安替比林基-(p-甲氧基)苯基甲烷(DApMM)的增色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由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钌的催化分光光度分析法。其最大吸收峰位于445nm,检出限为1.3&;#215;10-9g/mL。钌的含量在0-6.0μ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A=0.01760+1.6802C(μg/25mL),r=0.9909,并且测定了一些动力学参数,方法的灵敏度较高,稳定性较好,用于冶金产品和岩矿中痕量钌的测定,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实验中发现了封(Ⅲ)对KIO4氧化二安替比林基-(p-甲氧基)苯基甲院(DApMM)的增色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由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钌的催化分光光度分析法.其最大吸收峰位于445nm,检出限为1.3×10-9g/mL,钌的含量在0-6.0μ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A=0.01760+1.6802C(μg/25mL),r=0.9909,并且测定了一些动力学参数.方法的灵敏度较高,稳定性较好,用于冶金产品和岩矿中痕量钌的测定,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在pH=11.05的NH3-NH4Cl缓冲溶液介质中,痕量锑(Ⅲ)对过氧化氢氧化橙黄G的褪色反应具有阻抑作用,据此建立了阻抑褪色光度法测定微量锑(Ⅲ)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0μg/25 mL~5.50μg/25 mL,检出限为6.36×10-4μg/mL,用于水中中微量锑(Ⅲ)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在磷酸介质及加热条件下,钌(Ⅲ)对高碘酸钾氧化二安替出林对羟基本基甲烷(DApHM)显色反应有明显催化作用,由此建立测定痕量钉的催化分光光度分析法。λmax=440nm,其检出限为6.9g×10-10g/mL,钉的含量在0-6μg/L范围内将会比尔定律,并且测定了一些动力学参数。本法用于岩矿中痕量钌的测定,其结果满意。该法灵敏度较高,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在酸性介质中,高碘酸钾使显色剂DCS—偶氮胂从红紫色(λmax=540nm)退为淡黄色(λmax=440nm)的反应,只有在痕量钌(Ⅲ)的催化作用下才能实现,其退色度与钌含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文研究了此反应的最佳条件,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在水相直接测定痕量钌催化分光光度分析法。方法检出限可达0.02μg/10ml,钌含量在0.02~0.40μg/1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此法简便易行,快速准确,且选择性亦好。可用于贵金属精矿等试样中痕量钌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张娟 《科技咨询导报》2010,(16):128-129
在稀硫酸介质中,基于痕量钛(IV)对溴酸钾氧化藏红T褪色反应的催化作用,建立了一个测定痕量钛(IV)的新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方法的检出限为3.3×10-10g/mL,线性范围为1.0~8.0μg/L,用于测定食品中的痕量钛,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动力学分光光度法测定海盐中的痕量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硫酸介质中,基于高碘酸钾氧化碘离子生成碘,进而使次甲基蓝褪色的反应,建立了测定痕量碘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0μg/mL-7.2μg/mL,检出限为0.33μg/mL。方法简便、灵敏、选择性好,用于海盐中痕量碘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在HCI介质中,铁(Ⅲ)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溴百里酚蓝这一新的指示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测定痕量铁(Ⅲ)的新方法。找到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并测定了一些动力学参数。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4.9μg/25ml,检出限为4.9×10-9g/ml。本法具有线性范围宽,干扰离子少的优点,对于自来水中铁(Ⅲ)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在硫酸和热水浴中,Rh(Ⅲ)催化高碘酸钾氧化偶氮胭脂红B褪色,由此建立了测定铑的新催化光度法.铑质量浓度在0~1.1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检出限为4.08×10-9g/mL.对1.0μg/25mL Rh(Ⅲ)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20%(n=11).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0.38.KJ/mol.考察了4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Os(Ⅳ)、Ru(Ⅲ)和Ir(Ⅳ)干扰,其它贵金属、有色金属和铁不干扰.题示体系已用于某些催化剂和冶金产品中痕量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过氧化氢-橙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9.53的NH3-NH4Cl缓冲溶液介质中,痕量Co2+对H2O2氧化橙黄G(OG)的褪色反应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Co2+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6~2.000μg/25 mL,检出限为3.41×10-3μg/25 mL,可直接用于维生素B12针剂中痕量Co2+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弱酸性介质中,痕量铜可强烈地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灿烂绿的褪色反应,从而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催化动力学光度分析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本法的检出限为8.6×10-9g/mL,线性范围为(0.0-0.2) μg/mL, 用于实际水样中痕量铜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柠檬酸介质中,钒(Ⅴ)强烈地催化高碘酸钾氧化甲基红的褪色反应,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微量钒(Ⅴ)的方法.钒质量浓度在0.64~3.20 μg/mL范围内与log(A0/A)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75×10-3 μg/mL.该方法用于提钒废水中钒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以5-Br-PADAP为显色剂,树脂相光度法连续测定钯和铑的方法,灵敏度高,钯和铑配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3.3070×10  相似文献   

14.
文章研究在硫酸介质中,利用铜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甲基橙和亮绿褪色的反应体系.探讨该褪色指示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在此基础上建立高灵敏度测定痕量铜的动力学分析新方法.通过对该反应催化体系和非催化体系吸光度的测定,确定该体系的最大吸收峰位于波长510 nm和640 nm处.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0.100~2.00μg/25mL.检出限:3.64×10-9g/mL,相对标准偏差:1.2%.本方法体系稳定,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亳州道地药材中痕量铜的测定,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铁催化过氧化氢氧化乙基紫褪色反应的最佳条件,给出了高灵敏测定痕量铁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O~0.8μg/25mL;检出限为4.0×10^-10g/mL。该方法所用仪器设备简单,检测简便、快速。用于测定粮食和蔬菜中的痕量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在pH=11.39的NH3-NH4Cl缓冲溶液及90℃水浴加热12min的条件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存在时,间苯二酚对KIO4氧化间甲酚紫(m-CP)的褪色反应具有强烈的阻抑作用。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间苯二酚的新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08~0.36μg/mL,检出限8.13×10-3μg/mL,可直接用于水样中痕量间苯二酚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基于在HAc—NaAc缓冲介质中,Cr(Ⅵ)能显著催化高碘酸钾氧化罗丹明B进行褪色,同时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增敏剂,灵敏度大大提高,建立了测定工业废水中Cr(Ⅵ)的新方法.研究了影响催化褪色反应速度的条件,在最优化条件下,Cr(Ⅵ)浓度在0.004~0.28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3×10^-5μg/mL,对浓度为0.012μg/mL Cr(Ⅵ)标准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该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已用于工业废水中Cr(Ⅵ)的测定,回收率为90%~102%,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8.
在酸性介质中,亚硝酸根能够催化类Fenton试剂氧化罗丹明B使其荧光猝灭,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荧光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新方法.系统研究了反应时间、温度、反应介质及各试剂的最佳用量以及共存物的干扰情况.在最佳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40~0.480μg/mL,检测限为0.033μg/mL,直接用于鱼干、肉制品等食品和环境水样中痕量亚硝酸根的测定,回收率94.3%~105.7%.  相似文献   

19.
Fe(Ⅲ)—H2O2—酸性铬蓝K体系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pH=9.35的硼砂-HCl体系缓冲溶液中,Fe(Ⅲ)能催化酸性铬蓝K的氧化褪色反应,据此建立了一个测定痕量铁的新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该方法在所选条件下,lg(A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光吸收和共振光散射(RLS)光谱研究了铝试剂(ATA)与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在pH2.50时,蛋白质可使弱的ATA光散射信号曾强.基于这种现象,我们运用RLS技术,建立了测定纳克级蛋白质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实用、灵敏.BSA的线性范围为0.010~27.4μg/mL,HSA的线性范围为0.010~30.5μg/mL.BSA的检测限为10.7 ng/mL,HSA的检测限为10.2 ng/mL.对实际人血清样品中的蛋白质进行了测定,其结果与临床方法一致.氨基酸、金属离子或其它共存化合物的干扰很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