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近日来陈水扁在接受日本媒体专访和见美国人时一再叫嚷要以“反并吞法”对抗我全国人大将在今年3月审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这再次表明陈水扁坚持“台独”的顽固立场。其实陈水扁制定“反并吞法”根本挽救不了他的命运,其所作所为只能更加激起普遍的强烈反对。陈水扁叫嚷说,《反分裂国家法》是要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然而,事实恰恰戳穿了陈水扁这种贼喊捉贼的拙劣伎俩。谁都看得清“台独”势力近几年来不择手段地加快了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的步伐,大搞所谓的“公投”、“去中国化”、“正名”等活动,处心积虑地改变台湾是中国固有领土…  相似文献   

2.
台湾“立法院”通过“公投法”后,12月2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鲍彻表示,美国反对台湾举行任何会改变台湾地位或走向独立的公投。12月3日,白宫发言人麦克莱仑重申,美国反对任何单方面改变台湾地位的行动。有人分析认为,鉴于两岸目前的紧张局势,美国或会采取清晰的台海政策,您对此如何看?  相似文献   

3.
2007年岁末,美国针对台湾“入联公投”掀起新一波反对高潮。随着台湾“大选绑公投”日益临近,美国正为后扁时代的美台关系做准备。  相似文献   

4.
时事点评     
中国台湾:台独丑剧又一幕8月3日,多次大放厥词的陈水扁再次声称,台湾与对岸的中国是“一边一国”,应通过“全民公投”来决定台湾的前途。这种说法与李登辉的“两国论”可谓是一脉相承。陈水扁这种置台湾广大民众利益于不顾的做法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岛内和国际舆论的谴责。据调查显示,陈水扁的支持率已降至41%的新低。可见,陈中国台湾:台独丑剧又一幕  相似文献   

5.
台湾“3.20大选”在即,陈水扁原以为可以在选战中“一剑封喉”的“公投牌”一时几乎成了“烂牌”。国际社会并不相信陈水扁打“公投牌”仅仅是作为胜选的工具,强烈质疑陈水扁借“公投”启动“切腊肠效应”,即是由2006年“公投制宪”改变现状,达到2008年“台独建国”目标。没想到陈水扁却无视国际社会的主流声音,硬说“公投”有其必要性与神圣性,一意孤行,并抛出所谓“和平公投”,正式走向其宣称为“圣战”的“台湾历史上的第一次公投”。“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谁都不敢担保会不会有一个政党会孤注一掷,把两岸推向战争的深渊。本刊记者特地…  相似文献   

6.
近期,台湾岛内掀起一股“反‘台独台商’”风波,并引爆台北股市恐慌。这源于5月24日国台办发言人张铭清在新闻发布会上的一个明确表态:“对于在大陆赚钱又回到台湾支持‘台独’的人,我们是不欢迎的”。6月18日,国台办发言人李维一强调,大陆对两岸经贸交流的政策没有改变。一时间,台商成了两岸人民热切关注和谈论的对象。台商为台海两岸搭起了桥梁,为台湾和平与祖国统一编织着一条纽带。个别台商为台湾当局所用而做了一些损害大陆、损害台海和平的事情,但这改变不了台商造福两岸、促进台海和平与统一的主流。因此,大陆将会坚持吸引台资、保护台商合法利益的政策。  相似文献   

7.
在2004年3月4日,我们曾对两岸关系未来三个月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见第6期),在此我们对预测的准确性进行简单的总结。一、2004年3-5月两岸关系的基本事件及走势3月,两岸关系发生小幅下滑。两岸关系中的主要负面事件是:3月20日,陈水扁不顾海内外强烈反对而执意推动“3.20公投”,同日,中台办、国台办就台湾当局举办公民投票发表声明说,任何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台湾“公投”前后,中国政府多次表态反对台湾“公投”。3月26日,国台办发言人讲,“如果台湾局势失控,造成社会动荡,危及台湾同胞的生命财产安全,损害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大陆反“台独”斗争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成效,台海局势逐步向有利的方向发展;而在台湾岛内,一个时期因陈水扁“贪腐”问题发生政治混乱和动荡,并初步搅乱了“法理台独”的时间表。然而,2006年年底北高选举的结果及随后事态的  相似文献   

9.
借“公投”公然把“台独时间表”摆上桌面,渐进式“台独”演进成激进式“台独”。“立法院”虽对“公投”做出了条件式和程序式限制,但仍然留下隐患。  相似文献   

10.
时事概览     
中台办国台办受权就当前两岸关系发表声明5月17日,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受权就当前两岸关系问题发表声明。声明首先指出:坚决制止旨在分裂中国的“台湾独立”活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是两岸同胞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声明随后剖析了陈水扁四年来的“台独”行径后指出:“台独”没有和平,分裂没有稳定。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立场决不妥协,争取和平谈判的努力决不放弃,与台湾同胞共谋两岸和平发展的诚意决不改变,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决不动摇,对“台独”决不容忍。现在,有两条道路摆在台湾当权者面前:一…  相似文献   

11.
美国对陈水扁“废统”立场前后不一致,前硬后软明显。美国现行的战略危机、现阶段需要台海稳定、陈水扁“废统论”严重冲创美国的台海政策是美国对陈水扁“废统论”的态度强硬原因;美国的全球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崛起态度、台湾问题持久存在对中国的危害、美国对于大陆的所谓台湾态度及有限利用台独是美国对陈水扁“废统”行为的态度转软原因。  相似文献   

12.
运用相关法理理论阐述台湾当局"公投"的本质,揭示台湾当局企图通过推动"公投"实现"法理台独"的政治野心,分析"公投"对台湾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造成的严重影响以及中美对"台独"所将采取的立场.  相似文献   

13.
现在离台湾2004年大选已不到六个月,由于民进党的选举策略早已定调,因而这次选举可以说是“走向台独”的关键选举。若“泛绿阵营”获胜,则2008年前后,台湾铤而走险展开“统独公投”已注定无法阻挡。两岸及中美关系也必将面临最严峻的考验。因此,2004年的大选,已注定将是战后台湾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选举。由  相似文献   

14.
台湾当局在“台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日本在台海问题上也越玩越冒险。日本已成为阻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第二大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15.
互”’10 1 1 1 2 12(月幼 中俄关系在g月底处于友好等级的低水平,今后三个月 将有新发展,总体走势为升平平。美国反对俄总统昔京反恐 政策中加强联邦政府权力的决定,将促使俄更加重视俄中关。系。10月份,昔京访华将使双边关系将向友好等级的中等水{平接近。11和12月份中俄双方将落实新的战略合作内容,}双边关系基本保特在昔京访华后的水平上。三个月内发生负}面事件的可能性很小,但三个月内双边关系就进入友好等级l的中等水平的可能性也不大。l夕004年g月4日2004年10-12月中俄关系走势预估@阎学通$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 @周方银$清华…  相似文献   

16.
时事概览     
陈水扁公布挑衅和平的“320公投”议题1月16日台湾“总统”陈水扁公布所谓“320和平公投”的两个题目。一,“如果中共不撤除瞄准台湾的飞弹,不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你是否赞成‘政府’增加购置反飞弹装备,以强化台湾自我防卫能力?”二,“你是否同意‘政府’与中共展开协商,推动建立两岸和平稳定的互动架构,以谋求两岸的共识与人民的福祉?”据台媒体报道,此“公投”内容,已与美方沟通过。为此,我外交部发言人孔泉进行严厉批驳。他说,“陈水扁罔顾台湾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打着和平与民主的幌子,一意孤行地推行挑动两岸民众对立…  相似文献   

17.
一段时间以来,陈水扁不计后果、疯狂地利用“统独议题”制造事端,并将“一边一国对一个中国”作为竞选主轴,声言“总统可以不当,公投一定要搞”。陈水扁的所作所为使岛内“台独”气焰更为嚣张,再度加剧了两岸的紧张关系。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王在希11月18日警告说,“台独”就是战争。那么,为什么说“台独”已走到了危险边缘?  相似文献   

18.
新年第一期,由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和本刊编辑部联合主办的“清华-世界论坛”,从此登场。今后本论坛将经常出现在这块版面上,由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国家安全问题专家阎学通教授主持,就读者关心的重大问题,请各方专家各抒己见。回顾刚刚过去的2001年,风云变幻中,9.11事件无疑投下了重重阴影。它的一些影响甚至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三个月过去了,有些问题是不是看得更清楚了?于是我们决定,第一期“论坛”,就以“9.11后我们的处境”为主题。今后读者也可以向我们“点题”,提出你们关心的问题,由我们约请专家“解题”。——编者  相似文献   

19.
要“民主”,不要“台独”,这是小布什政府对台政策的新风向标。2月19日,美日安全磋商委员会会议将涉及中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的台湾问题列入其发表的共同声明中,中国方面对此表示了严重关切和坚决反对。实际上,布什新任期开始前后,美国对台政策就已经历一些转变,“台独”分子未必能从上述声明中得到什么好处。去年12月台湾“立法院”委员选举,泛蓝阵营以114席微弱多数过半,这中间美方态度就起了重要作用。因为美国不愿民进党一党独大,为此打压绿营,扶持泛蓝阵营。自陈水扁“一边一国论”出台以来,美国曾多次通过非正常渠道,如以…  相似文献   

20.
50多年来,“台独”活动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台独”思潮的产生,“台独”势力的发展,与台湾历史和国际反华势力的干预密切相关,而“台独”走上执政则是李登辉纵容和扶持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