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红外成象自寻的制导导弹半实物仿真系统精度的最优分配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半实物仿真系统各设备误差对整个仿真系统仿真精度影响灵敏度和各设备造价概型函数的精度最优分配方法。文中描述了影响系统仿真精度的主要因素及灵敏度的计算方法、各设备造价概型函数的计算方法和半实物仿真系统仿真精度的最优分配方法。该方法适应于各种自寻制导武器的半实物仿真系统的最优分配,同时突出了红外成象系统对精度分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标运动仿真子系统是寻的制导导弹半实物射频仿真系统的主要误差源,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这个子系统的精度。采用Hannan-Risscanen方法建立了子系统的误差模型,通过全弹道仿真,定量地给出了子系统的误差对仿真结果的影响。进一步结合仿真系统和误差模型的特点,探讨了误差校正方案,并给出了自适应滤波校正方案的仿真算例。  相似文献   

3.
激光末制导炮弹半实物仿真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建刚  付梦印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9):2469-2472,2496
根据激光末制导炮弹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介绍了半实物仿真试验的作用,设计了适合激光末制导炮弹试验的半实物仿真系统,研究了各仿真试验设备技术方案,重点对激光目标模拟器进行了研究,最后介绍了半实物仿真系统的试验模式。  相似文献   

4.
捷变频雷达目标信号的射频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用于非相参捷变频体制导弹末制导雷达目标信号射频仿真的模拟器。该模拟器应用于导弹制导系统半实物仿真实验 ,采用测频引导方式产生目标源信号 ,利用天线阵列模拟目标的角位置。针对末制导雷达工作在捷变频状态时对目标阵列精位控制的影响 ,通过硬件查表措施对目标位置误差进行实时修正。配合实物末制导雷达进行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 ,该模拟器在目标阵列视场角不大的条件下能很好地工作 ,并且具有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寻的制导导弹半实物仿真中的自动化综合测试,着重阐述了仿真设备硬件与软件的测试。提出模块化设计将大大节省试验经费和缩短试验周期  相似文献   

6.
制导炸弹命中精度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命中精度是制导武器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故此在进行半实物仿真前需要考虑影响命中精度的多种因素,进行数字仿真研究.首先简单介绍了命中精度的表示与计算,然后阐述了仿真中的几个主要模型,详细分析影响制导炸弹命中精度的各种误差干扰源,最后通过六自由度数字仿真深入分析了多种误差干扰对命中精度的影响及影响大小.仿真结果表明:影响命中精度的主要因素是GPS误差:在多种误差干扰条件下,系统具有较好的命中精度,为半实物仿真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隐身目标的低频探测与跟踪制导对半实物仿真验证技术提出新的要求。内置转台容易对导引头产生电磁干扰。提出转台外置的空馈式低频寻的制导半实物仿真系统的技术方案,并建立了空馈式低频制导仿真计算模型,采用转台外置彻底消除了转台电磁干扰对导引头的影响构建了非惯性空间运动的仿真环境,解决了半实物仿真中多重空间的信息融合问题。采用数字仿真的方式完成了仿真方法的可行性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转台外置形式可在基本不影响仿真结果的前提下消除对导引头的电磁干扰。  相似文献   

8.
非线性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设计一非线形控制半实物仿真系统对非线型控制算法进行验证,并给出控制推力所需总冲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此非线形控制半实物仿真系统的误差,文中还通过型号仿真试验所得到的试验结果对非线形控制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正确性验证,而且在试验过程中完善了控制系统的设计,同时也验证了该类仿真系统的正确性及仿真系统误差分析的正确性,该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建立对同类非线形控制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建立具有一定一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高速局域网的组合导航/制导仿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龙  鲁平  李铁军  陈哲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7):1840-1843
提出了基于高速局域网的组合导航/制导仿真技术的原理和开展研究的四个环节,即理论研究、计算机仿真、半物理仿真和实物仿真。建立了基于高速局域网的组合导航/制导仿真平台框架,开发了计算机仿真平台、半物理离线仿真平台、半物理在线仿真平台和实物仿真平台,解决了客户机/服务器间的实时数据传输问题。以惯导/双星/GPS组合导航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四种仿真平台的工作过程,并进行了半物理离线仿真试验,验证了仿真平台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0.
水下制导系统的交互分布式仿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水下制导寻的系统为背景,研究了分布交互式(DIS)水下制导寻的系统的仿真方法,给出了仿真系统的原理结构和功能实现。着重研究了系统的仿真设计和仿真软件。该系统具有良好的伸缩性、经济性和实用意义,可用于水下制导寻的系统的研制、检测、评估和改进,同时也适用于水下武器作战系统的模拟训练。  相似文献   

11.
激光制导武器弹目视线半实物仿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的制导原理,建立了实战情况下弹目视线数学模型,设计了弹目视线半实物仿真系统,进而建立了半实物仿真条件下的弹目视线数字模型。根据相似性原理,建立了激光光斑能量中心在漫反射屏上运动的数学模型和二轴转台角运动数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证明这些数学模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某型激光导引头建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于英杰  刘藻珍 《系统仿真学报》2003,15(2):158-160,170
应用基于机理分析和试验研究的结合建模方法建立了某型激光半主动导引头的数学模型,设计了导引头的试验方案,有激光导引头实物参与的制导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试验的结果表明所建的导引头数学模型是正确的,能够满足系统的要求,而且具有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无人机自主着陆系统设计是实现大型无人机自主着陆的关键课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分米波仪表着陆技术体制的无人机自主着陆半实物仿真系统,用于设计和验证无人机着陆引导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相关性能指标,替代工程研制的实际试飞,避免承担风险和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无人机自主着陆半实物仿真系统设计包括分米波仪表着陆系统地面和机载设备模拟器、无线电高度表模拟器和激光测高仪模拟器、无人机数学模型仿真机和飞行控制仿真机以及仿真主控计算机等。实现了对无人机自主着陆全过程的仿真试验,仿真数据可作为研制无人机着陆引导实物系统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Research on the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ion of Guidance SystemShanJiayuan&LiZhongwu(No.1Dept.,BeijingInstituteofTechnolog...  相似文献   

15.
地空导弹制导控制系统仿真,贯穿制导控制系统研制的全部过程.仿真软件的设计、验证和确认关系到仿真的合理性、正确性和高效性.主要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采用模块化软件设计思想,选择Fortran和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混合编程, 简化数学模型、统一计算步长,初步完成仿真软件的设计.在此基础上,核查全套程序,初步判断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然后进行手工复算、功能检查来验证(Verification)模型,最后分别通过仿真结果与实际飞行试验结果相比较的主观方法和Their不等式系数法(TIC法) 、秩和检验法的静态一致性检验以及功率谱估计法的动态一致性检验的统计检验方法来确认(Validation)模型,从而较好地解决了仿真软件的设计、验证和确认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UKF的低成本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滤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MIMU的精度不高,会带来较大的初始对准误差角,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小干扰线性方程就会给滤波带来很大误差,甚至发散。针对这个问题,对低成本SINS/GPS组合导航系统建立了基于四元数误差模型的非线性滤波方程,并采用了UKF非线性滤波方法。针对四元数误差模型单纯使用UKF方法无法估计加计零偏和陀螺漂移的问题,提出将UKF和EKF相结合的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比起扩展卡尔曼滤波以及采用传统小干扰线性方程的卡尔曼滤波,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姿态误差角特别是方位误差角的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液压系统半实物仿真过程中控制模型、数学模型以及实物模型中的指令和数据传输要求,对仿真机和实物控制平台之间的通信内容、通信方式以及同步过程进行分析和定义,并在此基础上开发通信模型。通过半实物仿真平台的实际运行表明,本模型能有效的实现液压系统半实物仿真过程中的指令和数据通信,并保证内外环控制系统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8.
红外空空导弹制导控制系统动态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提出了一种先进的红外空空导弹制导控制系统动态测试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测试方法,对于导弹动态测试过程中所采用的实时分布式仿真技术、SBS高速光纤反射内存技术以及仿真软件设计技术等关键技术内容进行了剖析,对于动态测试技术所能达到的导弹控制部件实物/数字实时半实物多重组合动态仿真技术进行了阐述。系统使用情况表明,该测试环境及动态测试技术可以明显提高导弹制导控制系统的研制手段及测试水平。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半实物仿真传统三轴转台解耦方法大多不考虑地球自转影响造成仿真相似性不足、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充分考虑转台纬度、方位及转序与发射点状态的差异,提出一种虚拟惯组输出模拟及实物惯组转台姿态补偿方法。当设备中不含实物惯组时,通过构建虚拟惯组并考虑误差影响模拟真实惯组输出;当引入实物惯组时,在转台解耦的基础上补偿当地地球自转角速度,根据转台奇异值与仿真需用范围可选卧式或立式驱动模式。经仿真验证,13 min飞行工况下虚拟惯组与实物惯组姿态结果一致,最大角误差约0.08°,不加地速补偿时仿真姿态相比理论值差异约3°,加入补偿后修正至约0.01°,表明该方法正确可行,能有效提高仿真精度,且方法实现简单适用性好,可工程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