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详细调查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的基础上,对其中出现的反复问句"X不X"格式进行细致分析归类,认为X为动词性成分时,"VP不VP""VP不V""V不VP"都有所出现,其中,"VP不VP""VP不V"较为普遍,"V不VP"仅出现1例。X若为双音节,则肯定形式的X多变为单音节,形成"A不AB"格式;X若为单音节,则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2.
该文从"连X都/也VP"结构出发,分析了它的表情达意功能,探讨了"连X都VP"与"连X也VP"式可否变换说法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3.
从词汇化和历时的角度对汉语离合词中"生x的气"等相关格式的产生与来源进行动态考察,分析"生气"、"帮忙"、"上当"、"随便"、"捣乱"、"吃醋"等一系列词的成词和"生X的气"等相关格式的产生过程,用话料事实指出"生X的气"等格式产生的来源基础是"吃X的醋"格式,并在理论上探讨此类新的语言格式演变产生的动因和机制,认为是这类"离合词"在词汇化与去词汇化的两种演变过程中,汉语整合造词造句和类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说X就X”格式由于其中“说”的语法化程度的不同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格式语义,即“说”为实义动词时,该格式表示对言说者的言说内容或主观态度、意愿进行确认,“说”为标记词时,该格式表示在超出言说者或言说对象主观预期的极短时间内出现或即将出现某种情况。该格式连用时,由于语义的增值或异化,也会形成两种不同的连用格式语义。  相似文献   

5.
"V+P+N"是一类常用的结构,性质比较复杂.本文首先综述对"V+P+N"结构研究的几种观点;然后根据原型理论,通过时"X于"结构的考察来预测"V+P+N"结构的发展趋势;最后用方言材料来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6.
《醒世姻缘传》中的“X 起(来)”用例很多,用法也较为复杂,其中有些用法是现代汉语中仍然在使用的。有些则只在山东的部分地区使用,有些则意外地只见于四川、湖北等西南官话地区和湖南的部分地区。本文对“X 起(来)”的2大类4项24种格式进行了详尽的描写。总结出这种格式在《醒世姻缘传》中的4个特点。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中的"一口一个X"格式从语义、形式、语用多角度讨论颇有意义.从语义考察,可以发现褒贬两种情感意义;从形式考察,可以体会出其在句中能充当多种语法功能;从语用考察,可以发现在现代汉语语言系统中有着特定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X是X"在让步复句中可以构成不同的句法分布和组合,"是"具有表判断、表让步、表强调、表系连的二价性的语义特征."虽然A,但是B"和"X是X,但是B"具有宾语是否兼容的差异,而"X是X,但是B"可分为实然性和虚拟性,和"X1是X1,X2是X2"表界限、表差异具有共同的心理基础和语义前提.  相似文献   

9.
留学生汉语教学中,"比"字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句式.然而留学生甚至学到高年级还会犯"比"字句的错误.学生犯错往往出现在"比"字句的否定形式上,常用"A 不比 B VP"代替"A 没有 B VP,,作为"比"字句的一般否定形式.本文分析了其原因,把"A 不比 B VP"细分为"A不比B·VP","A不比B·VP 数量"、"A比B·VP不 数量"三种句式,对它们的语义从预设的角度作了详细的解释和比较,建议在对外汉语教材中增加"A 不比 B VP"句式的讲解和练习.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MasterCAM X6五轴通用后置处理程序文件的格式,结合基于HCNC-22M数控系统的V850-5AX五联动立式加工中心的编程特点,通过设置机床的结构参数,开发了HCNC-22M数控系统专用后置处理器,使X6生成的NC程序能够直接应用于V850-5AX五联动加工中心.实际应用表明:该专用后置处理器生成的加工程序在五轴加工机床上不需作任何修改即可应用,有效地提高MasterCAM X6编程效率.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实施"1+X证书"制度,有利于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推动"学分银行"平台建设,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分类培养".核心课程建设是"1+X证书"制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建筑结构课程是高职土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1+X证书"框架下建筑结构课程建设,主要围绕"谁来建""建什么""怎么建"等重点问题展开,厘清建设逻辑,探...  相似文献   

12.
"X"族词语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族词语是以某个中心词语为标记形成的词语族,它们的大量出现与这类词语的词语模构词方式、类推机制以及本身的潜显性、能产性等有着必然的联系.对它们的研究有助于词汇学、社会学、词典学等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3.
“X男/女”词族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X男/女"这一新兴词族越来越流行。"X"在构成成分上较自由,可以是单音节语素、词,也可以是短语;从语义来看,"X"主要用来陈述各种不同情状的人,但要有凸显或相异性才能进入这一结构,"X男/女"主要有隐/转喻、直接特征、仿拟构词这几种理据;该结构有独特的语用色彩,即结构上的不平衡使其有突出、醒目的作用,语气上则...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格式类型及其相关格式的角度考察了"此X非彼Y"类否定判断格式,认为:主要格式类型有八种,"此/这"居首的占优势,这是因为语频效应、心理认知、可及性理论在起作用;"此X非彼Y"在现代汉语中重拾升势,主要是因为它是语境差异、语体交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VV着"结构中的"V"既可以是单音节的,也可以是双音节的。当前,"ABAB着"格式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广泛,文章对其发展轨迹、句法功能、语义特征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描写。  相似文献   

16.
"偏偏+VP"格式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现代汉语中的“偏偏+VP”格式在语义方面所表达两种语义:一是表背离性的“结果义”;二是表一致性的“行为义”。该格式在语用功能方面有两种:一是“凸显”的功能;二是“反驳”的功能,同时反驳具有程度差异。另外,表行为义的“偏偏+VP”格式能形成取舍句,而表结果义的“偏偏+VP”格式不都形成取舍句。  相似文献   

17.
程度副词"更"与单音节词"X"在句法配置和韵律节拍上有一定要求,"更+X"句法上存在直接配置和间接配置,韵律上有自然饱和式韵律结构和强制饱和式韵律结构。"更+X"的句法韵律有一致也存在不一致,组装时以句法为原则,体现汉语语法的本体观;语流中以韵律为准则,实现汉民族和谐完美的音步认知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绝对"的搭配范围和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绝对X"偏正短语呈迅速扩展的趋势,在结构上既有状中式又有定中式、在功能上既有谓词性又有体词性、在组合上既可以是向心的也可以是离心的,而且还存在着大量同形异构现象."绝对X"的陌生化搭配很能吸引各类媒体受众,因而被广泛用于电视栏目、剧名书名、网络游戏等,在一些领域几乎成了时尚流行语.借助于"绝对"不同词性间的配合、可以构成独特的对举连用格式,利用"绝对X"的中和兼容的错位表达式,可以凸显双重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中的"V+上"格式是个比较复杂的结构,争议较大.这种争议的产生有语言本身的原因,也有研究者主观认识不同的原因.本文在收集大量语料的基础上,整理出"V+上"演变的历史过程,从历时的角度出发,解释现代汉语中"V+上"格式复杂性的成因:共时平面上的词都实际存在着不同的历史层次.  相似文献   

20.
曾小红 《海峡科学》2004,2(5):18-20
本文以"N+Ad.+的+不+V"讨论表示否定的"N+Adj.+的+否定词+V/VP"句式.首先考察了"N+Adj.+的"的论元角色与谓语动词论旨结构的关系,指出当动词是二元动词或三元动词时,"N+Adj.+的+否定词+V/VP"句式和"否定词+V/VP+N+Adj.+的"句式在论旨结构上具有平行性联系,认为"N+Adj+的+否定词+V/VP"句式实际上是由"否定词+V/VP+N+Adj.+的"中的焦点成分"N+Adj.+的"前置形成的焦点突显句式."N+Adj+的"作为论元,其所指与动词的论元属性及语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