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两年,中国成都、南京、杭州等城市接连发生酒后驾车导致的恶性交通事故,其中一些酒后驾车者以"交通肇事罪"被处罚,一些酒后驾车者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刑,由于两种罪名的罪刑差别较大,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少争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在《刑法》第133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133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五)》,补充了危险驾驶罪罪名。本文试图在解读立法原意的基础上,分析该罪的具体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列为车祸致死的主要原因。酒后驾车触觉能力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难以正确判断距离和速度。使视力暂时受损,不能发现和正确领会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由于眼睛只盯着前方目标,对处于视野边缘的危险隐患难以发现。酒精的刺激有时使人过高估计自己,常常不理睬周围人的劝告。饮酒后易困倦,表现为驾车行  相似文献   

3.
酒后驾车问题多 来自公安部的统计显示,今年5月份酒后驾驶共造成418人死亡.与去年同期相比,酒后驾驶致人死亡的数字上升幅度较大,比去年同期增加103人,上升32.7%.  相似文献   

4.
疲劳驾驶和酒后驾驶一般是酿成事故的主要原因,鉴于此,以PIC单片机为核心CPU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可以同时监视司机是否疲劳和是否酒后驾车的装置。通过纳米半导休热线型酒精传感器首先对驾驶室内酒精浓度的监测,变换成电信号送入CPU可以大体判断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如果酒精浓度超标,即发出报警信号,使汽车自动熄火,无法发动汽车。一般说来,人在打瞌睡之前,心跳速度会下降,根据这个原理,通过压力传感器对心跳速度的检测也转换成电信号送入CPU可以大体判断司机是否瞌睡,如果下降到一定速度,也会发出报警信号,唤醒司机,以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酒后驾车事故,设计一款车载酒精止动装置,以12C5A08S2单片机为主要芯片,蜂鸣器和LED灯为报警装置,应用小波分析确定浓度与电压关系函数,当酒精探头检测浓度超过设定阈值时,汽车点火回路立即被继电器切断.  相似文献   

6.
殷亦男 《科技信息》2010,(35):I0148-I0148,I0099
随着汽车的普及,由车内污染引起的纠纷也日益增多。很多司机因长期驾车出现了被健康专家称为"驾车综合症"的不良症状。统计表明,由驾车综合症所引发的交通事故远比酒后驾驶引发的事故率要高得多,被称为车内的"隐形杀手"。车内污染是指汽车内室挥发性污染物的含量超出正常指标。车内的挥发性有机物一般是指甲醛、苯等高浓度挥发有机污染物。目前,经常发生由于苯含量超标而引发的人命事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酒后驾车引起的交通事故在快速上升,据统计在交通事故中酒后驾车引起的交通事故占很大的比例。面对如此巨大的危害,我国制定相关法律对酒后驾车给严惩,目前对于驾驶员饮酒量的检测主要是呼气酒精检测,但呼气酒精检测往往会有很多问题,第一检测工作的组织需要的人力物力很大,第二检查到的酒后驾车人员往往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本文介绍的车载酒精测试仪就是针对这一系列问题给出的一种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主要讨论了人饮酒后血液中酒精含量的问题,尤其是针对司机酒后驾车.以酒精进入人机体后随血液输送到全身的过程为依据,建立了酒后驾车的微分方程模型,对不同的问题做出了具体的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9.
针对利用驾驶员的血液酒精浓度一致标准测定和问责酒后驾车行为的方案在某些场合可能不够严谨的问题,为探索新型测量技术,招募18位驾驶员开展酒后Uchida-Kraepelin心理测试(UK测试).结果显示,随着驾驶员饮酒量的增加,UK作业曲线从未饮酒时的定型曲线特征逐渐向非定型曲线特征转变,且作业错误率均值递增.定义UK作业偏离度,探明其与交通事故倾向具有一致性,且两者具有正相关性,平均相关系数为0.71.UK作业偏离度能够揭示酒后驾车交通事故倾向,或可作为酒后驾车行为测定和问责的一种新证据参数;基于UK测试分析的酒后驾车交通事故倾向测量是一种可探索方案.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度西安市城区发生交通死亡事故396例,通过死者的损伤部位、交通事故发生时的状态、死者年龄、死者地区分布、驾驶员情况、酒后驾车与死亡事故的关系、车辆类型、交通事故类型、事故时间等因素进行法医学分析,为交通事故的防范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11.
不久的将来,车载酒精检测系统将会像安全气囊和防抱死刹车一样普遍应用于汽车中。每到新年假期,亲朋相聚难免喝一杯,醉驾现象明显增多,为此,从2011年12月起,欧洲一些国家开始实行酒后驾车强制安装醉驾锁制度,即如果司机酒后开车被警察查获,他将被迫在吊销5年驾照或安装醉驾锁之间做出选择。  相似文献   

12.
正上网搜资料的时候,我无意间看到了一则去年的"新闻":一名男子晚上和朋友聚会时刚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想着要开车回家就把酒杯放下换了果汁,而后驾车回家时被交警拦下,呼气测试结果为18mg/100ml,距离酒后驾驶仅差2mg。报道中提到,交警对这名男子进行了文明驾驶教育。  相似文献   

13.
行车与盲区     
蒋新解 《科技资讯》2012,(1):231-231
从安全的角度来看,知道一款车的盲区大概在哪里,自己驾车的时候尽可能躲着对方的盲区走,并线的时候尽可能注意一下盲区里的情况,这就能够解决问题了。笔者认为驾车者最好从现在起还是养成良好的开车习惯!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效地解决酒后驾车这一交通违规行为,以吹气式酒精检测器为原型,设计了自动酒精探测器,提出了设计原理、检测方式、控制效果、使用方法和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15.
正夏季是交通事故频发,同时也是一年当中容易给安全行车带来挑战的一个季节。我省的夏季炎热而漫长,为了确保夏季期间的安全行车,除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外,要注意做好夏季安全行车"七防"。1.防止疲劳驾车引发事故众所周知,驾驶车辆是一种需要耗费大量体力和脑力的劳动。由于夏季温度较高,加上昼长夜短,睡眠不好或不足,更容易疲劳,造成车辆事故。因此驾驶人员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要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同时也必须意识到,疲劳不  相似文献   

16.
“酒后代驾”现象中的纠纷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瑛 《科技信息》2009,(34):323-324
随着交通行政部门惩治酒后驾车力度的加大,"酒后代驾"这一个新兴行业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但是,其中也产生出诸多问题,比如代驾合同纠纷不断,代驾事故责任承担问题不明,这些都成为了阻碍这一行业发展的绊脚石,甚至在一些城市代驾行业举步维艰。因此,解决由此产生的法律问题就是当务之急。同时,还应该采取相应的法律规制措施,对这一新生事物进行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17.
利用微积分理论,针对酒后驾车问题,建立了驾驶员喝酒后体内酒精稀释速度的模型。结合数据拟合理论,使用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曲线拟合,确定了模型的参数,进而确定了达标时间和饮酒时间与饮酒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据统计,当前特大交通伤亡事故中,由于疲劳驾车造成的约占40%左右,对安全行车构成了严重威胁。据研究,在行车初期驾驶员对复杂动作操作出现过失的概率为12%,随时间延长,过失也增加,8小时后行车操作过失比初期增加一倍以上。医学界表示,疲劳驾驶不但会影响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判断和视觉,也会影响他的警觉性和对问题的处理能力,特别是由于疲劳而产生的三分之二秒左右的"微睡眠"期增多,是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诱因。要防止事故的发生与蔓延,首先必须避免疲劳驾车。本文根据自己的驾车经历,简要论述如何避免疲劳以及驾驶疲劳的预防措施,从而达到人、机配合的最佳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19.
《创新科技》2005,(2):53-53
江苏徐州市一名17岁的高三学生研制出一套“驾驶室电子警察”系统,可辨别汽车驾驶员是否正常驾驶。如果司机打瞌睡或酒后驾车,系统就会发出警报,还会逐渐减速并熄火。  相似文献   

20.
针对驾驶员酒后驾车和车辆超速行驶两大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开发了一套集多传感器数据采集、GPRS远程无线数传、GPS定位、上位机无线数据接收的酒后驾驶与超速行驶智能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酒精、指纹传感器采集到驾驶员的酒精含量和指纹数据;通过GPS获得行驶车辆的速度与位置,经GPRS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上位机进行通信.上位机接收到数据后,将其在数据库中进行动态存取,可以同时实现酒后驾驶与超速行驶两种情况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