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笑牛--在圭亚那的奔米达地区有一种会发笑的牛.它的喉部长着一个隔音膜,发出叫声时,此膜剧烈颤动,形成"哈哈"的声音,人们称它为"哈哈牛"或"笑牛",又因它的叫声像古稀老人在爽朗地笑,所以还被称为"笑老人".  相似文献   

2.
笑牛——在圭亚那的奔米达地区有一种会发笑的牛。它的喉部长着一个隔音膜,发出叫声时,此膜剧烈颤动,形成“哈哈”的声音,人们称它为“哈哈牛”或“笑牛”,又因它的叫声像古稀老人在爽朗地笑,所以还被称为“笑老人”。  相似文献   

3.
澳大利亚有一种笑口常开,笑声不断的鸟,被当地人称为"笑鸟"。这种鸟多生活于森林之中,形体与乌鸦相仿,但它叫起来却优如人一样宏亮,既爽朗,又欢快,似笑一样。它笑时别有风度,嘴巴朝天,发出嘻嘻哈哈的声音,笑的合不上嘴,尾巴上下摆动,似乎捧腹大笑。人们还发现笑鸟惯于蹲着走路,也许是它笑得直不起腰之故。  相似文献   

4.
植物的情感     
白天"哭"晚上"笑"的树 巴西生长着一种名叫"奠尔纳尔蒂"的灌木.这种灌木在白天不停地发出一种委婉动听的乐曲声,晚上,它又会连续不断地"哀怨啜泣".一些植物学家研究后认为,这种灌木能够白天"笑"晚上"哭",与阳光的照射有密切联系.实际上这些树木也怕黑,并会在无光的暗夜里"伤心流泪".  相似文献   

5.
老人与企鹅     
正巴西的一位老人救下了一只濒死的企鹅,然后将它放归大海。没想到,此后的每一年,企鹅都会不远万里回来看他,与他亲密相处几个月后再离开。"我就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爱着企鹅,我相信它也爱我。"老人说。这样一个原以为只存在于童话里的故事,却在现实世界中真实地发生了。  相似文献   

6.
动物奇观     
马开汽车在美国肯塔基州易士维尔市的公路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匹马驾驶汽车。这匹马名叫"牛油糖",经过主人的精心训练,它能驾驶一部改装的汽车,以时速8公里的速度行驶。高大的"牛油糖"站在车厢里用蹄子完成启动、挂挡、踩油门、操纵方向盘和刹车等一系列动作。当遇到前方有行人和车辆时,它还会煞有介事地鸣喇叭。牛浇庄稼非洲尼日利亚的"息西"牛,颈下有个比头还大的盛水垂囊。垂囊有水,"息西"牛的嘴就不地停喷出水珠。这是为了保持舌头的湿  相似文献   

7.
笑是一张好牌 研究者发现笑有一个特征:我们一个人的时候很少笑.马里兰大学心理和神经学家罗伯特·普罗文说:"社交场合中笑的频率是独处环境下的30倍,在大多数情况下笑不是别的,而是交流工具."  相似文献   

8.
拯救熊猫     
中国农民们喜欢谈起一个藏族老人的经历。这位藏族老农曾看见一只大熊猫在他的小屋里大嚼贮存的牛饲料。老农微笑地说:“那是只漂亮的白色熊猫,我非常欢迎它到我家来就餐。”在中国中部偏僻禁猎山区的森林深处,大熊猫几千年来一直与当地农民和睦相处。这些农民称熊猫为“beishung”,或称白熊猫,并认为它们具有使人  相似文献   

9.
2002年1月20日,对于中国璞真事业机构的总裁聂钰昇先生来说,又是一个不平常的日子。他开心地笑了,露出孩子般纯真的笑容。他的第4个老人安养中心在阳泉成立了,这也意味着他离建成全国最大的“陈香梅——璞真老人安养中心”的梦想又近了一步。这位年轻的总裁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公益事业呢?这与他的一段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已让人类登上了月球,然而对"人为什么会笑"、"人为什么要笑"这些简单的问题仍不甚了解.因此,尽管"笑"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却一直受到心理学、社会学家们的关注.1998年9月在瑞典就有一个以"现代人的笑"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400多位专家参加,一方面为了继续挖掘笑对人体生理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则是帮助人们认识微笑在人际交往中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1.
王致诚 《科学之友》2005,(13):64-66
文明时尚的美牙情结 国人素以"笑不露齿"为富有涵养、举止有度的表现之一,抿嘴一笑,魅力顿生.在大幅百事可乐广告画面中,代言人珍妮·杰克逊却笑靥如花,晶莹剔透的牙齿使得面孔更富光采."国产"巨星王菲、郭富城却不约而同"笑不露齿",硬是将两排牙齿深藏"闺中",这其中似乎与"难以启齿"大有关系,隐藏着某些人的难言苦衷.  相似文献   

12.
高湿度环境下衬底表面对牛胰岛素聚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牛胰岛素(bovine insulin)在高湿度环境下(相对湿度大于90%)、在4 种不同衬底表面上的聚集行为. 在高湿度环境下, 衬底表面会形成一层纳米级水膜, 牛胰岛素分子会在水膜中扩散、迁移、聚集.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表明, 牛胰岛素在不同衬底表面呈现出形式多样的聚集状态: 在MICA 表面形成排列比较规则的纤维; 在APS-MICA表面呈现出较杂乱的聚集状态; 在高温热解石墨(HOPG)表面蛋白分子主要吸附在HOPG 的台阶上, 堆积成高点并沿着台阶呈线状排列; 在OTS-MICA 表面, 部分区域出现团聚, 小部分聚集成纤维状. 这些结果表明: 在高湿度条件下, 不同衬底表面对牛胰岛素的聚集有很大影响, 可以利用不同性质的衬底表面来调制牛胰岛素的聚集.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很少有人见过貘,因为它不仅是一种古老的动物,而且为数极少。貘有亚州貘和美洲貘之分,亚州貘主要分布在泰国、缅甸、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深山丛林中,其中以马来西亚貘最具代表性,所以通称为马来貘。马来貘约在1700年前的三国时代传入中国。古籍《尔雅·释兽》中说:"貘是白豹",郭璞注:"貘,似熊,以竹为食"。有的古书对貘还有以下"五不象"的描述:"貘,鼻似象,非象;目似犀,非犀;尾似牛,非牛;足似虎,非虎;躯似熊,非熊"。由此看来,马来貘是种奇形怪状的动物,我们的古人不但不感到可怕,而且还把它看成是一种吉祥的奇兽,把它雕刻在屏风上,或刺绣  相似文献   

14.
微妙的笑     
笑不只是为了好玩 到目前为止,科学研究都一直把笑和幽默联系在一起.但是科学家们最近发现,笑的另外一个方面更加重要,它和幽默却没有什么关系. 我们使用着笑,却一直低估它的作用.通过笑,人们传递一个信息.尽管听见笑声的人会很多,但是只有特定的接收者才能听懂笑声中的信息.这种信息就像加密过一样,因为它直接对准接收者,并不需要他有意识地理解.  相似文献   

15.
《科学之友》2014,(4):20-29
<正>他们是来自民间,工作在体制外、打拼在市中的一群人,他们是有梦想、有激情的一群人,他们是民间普通的社会创业者,他们是全民创新的基础力量!最牛产品1香港,黄新凯这里是香港,被称之为世界金融中心,同时也是亚洲最具活力的城市。他叫黄新凯,50岁,他针对失能的老人发明了一种湿度感应报警的纸尿裤。我们的产品:让更多的老人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质量这种纸尿裤特别之处在于,老人不用开口,护理人员只要通过提示器,就知道是否需要更换了,这样兼顾老人尊严的同时,还提高了护理效率。然而在人口日益老化的今天,产品的推广却遇到  相似文献   

16.
老人与儿女"各过各" 传统观念认为,老人应该与晚辈生活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然而,如今的老人则希望"与儿女分开过"、"享享晚年清福"甚至"宁愿出钱不愿心烦"……调查结果表明,70%以上的老人希望与儿女"各过各".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农历辛卯年,又到了兔年。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说:"牛马年,好种田,就怕鸡猴那二年。兔儿年,笑呵呵,一个大子儿买两个饽饽。"意思是说兔年是个大丰收之年,市面上吃的东西都非常便宜。因此,不管是大人或者孩子都盼望着兔年的到来。其实,不论是什么年,人们都在企盼着丰收和物价便宜,只不过是人们喜欢兔子而已。就连幼儿园里的小孩子都经常唱:"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红眼睛,三瓣嘴,爱吃萝卜爱吃菜。  相似文献   

18.
鼯鼠就是我们在生活中所说的"飞鼠",属于哺乳纲、啮齿目、鼯鼠科,由于它的外表和松鼠很相似,有人曾试图把它划入松鼠科.在国外,被称之为"飞松鼠".鼯鼠之所以能"飞",是因为它的前后肢之间有一层带有软毛的皮褶--飞膜,鼯鼠的"飞"也并非是像鸟儿那样展翅自由翱翔,它只能从比较高的地方向低处滑翔,常常是从比较低的地方爬到高处,例如树顶,然后猛地往前一跃,同时将四肢伸直,使皮膜张开,像滑翔机一样,慢慢地从高处"飞"向比较低的远方,一般飞行距离为60~80米,如果遇到上升气流,一次可以飞1000多米远,它那条又长又大的尾巴具有舵的功能,能灵活地改变方向,降落时还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它的飞膜刚劲有力,据说在飞行时如果碰上藤类植物,可以将其割断.  相似文献   

19.
封面说明     
<正>"天空中最重的天体是看不见的",早在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以前法国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拉普拉斯曾经这样说过.1916年德国的施瓦西(K.Schwarzschild)得到了第一个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精确解.它描述了一种特殊天体——黑洞.物质可以通过黑洞的边界(一个单向膜)掉入黑洞,而黑洞内的物质无法穿过这个单向膜跑到黑洞外.直到1967年"黑洞"这一术语才由美国的物理学家惠勒(J.Wheeler)提出,现在被广泛使用,它是广义相对论最惊奇的预言.一个大于3倍  相似文献   

20.
舍与得     
在飞速行驶的列车上,一个老人新买的鞋不小心从窗口掉出了一只。正当周围的旅客为之惋惜时,老人迅速拿起剩下的那只, 扔了出去。大家都迷惑不解,纷纷询问,只见老人坦然地说:“不管这双鞋多么昂贵,对我来说,剩下一只已毫无用处。与其拿着毫无用处的鞋,还不如把它扔下去,那样拣到它的人能得到一双鞋。”这个老人就是印度的圣雄甘地。因他的“舍”,不仅使别人得到了一双鞋,也使他自己从中得到了宽慰,得到了轻松和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