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你也许认为我们拥有明确的证据来证明我们并非处在一个模拟中,但那是不可能的。你如何知道你眼下不是在一个计算机模拟中?这个想法常常被称为“模拟假说”。模拟假说坦白地说:“我们活在一个计算机模拟中。”活在一个模拟中是什么意思?按照我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它是关于与模拟世界的交互作用。当你身处在模拟中时,你的感觉输入信息来自模拟世界,你的运动输出信息影响模拟世界。你通过这些交互作用,完全沉浸于模拟中。  相似文献   

2.
正如果你疯狂到认为一个想法可以改变世界,那你就应该来学交互设计。它会教给你一套方法,把疯狂的想法转化为一个可以改变世界的产品。——费俊舞台,为有才华的人搭建"喜欢尝试新的东西",这是费俊教授对我们说的,他由平面设计转到交互设计的唯一理由。1992年,费俊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专业毕业,之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一名平面设计师。他在平面设计领域小有成就,搜索引擎里记录着他的艺术履历和荣誉。此时,美国有了新媒体的概念。费俊预感到这种  相似文献   

3.
<正>书籍具有特殊的力量,能够催生一辈子的求知欲望,让孩子想要更多地了解这个世界以及它的方方面面。就算是《自然》杂志的编辑,也曾经年轻过。在最近一篇"图书与艺术"栏目特稿中,《自然》的读者可以一窥是什么激励了这些编辑——或者至少是什么帮助这些编辑对科学产生兴趣。忘掉虚拟现实眼镜和计算机模拟、运动传感的交互方式吧,让我们年轻编辑读到的是一些更为古老的时候关于世界的故事。问一下某个人,他们孩提时受到什么阅读材料  相似文献   

4.
多媒体假说     
<正>玛丽莎·林根的这篇小说无疑是从Facebook之类社交网站中获得了灵感。假如有一个地方可以让你看到平行世界里其他众多个"你"的最新情况,会带来怎么样的场面?要照顾好你自己。"你要上床睡觉了吗?"他喊道。"马上就来。"你喊话回应,"互联网上的某个人不对劲。大概是我。"你告诉自己,第20号你——你有一份用电脑记录的小名单,这个你养了一条比特斗牛犬——这条比特犬的眼睛看起来不对劲,你真应该带那条狗去让兽医检查下。你心里的大石块落地,拉下滚动条,浏览起  相似文献   

5.
人体面包     
最近,泰国一名面包师在其家族作坊中,雕塑了看上去就像是人的头颅和身体部分的面包。这些“人体”的制作原料是面粉、葡萄干、干果及其他传统面包原料。这名面包师称,他制作人体面包的目的是反映一种哲学思想——“不要相信你所见,你所见不一定是你所认为的东西。”他希望人们思考一个问题:究竟是他们在消费食物,还是食物在消费他们。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柯云路,据说还是“中国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因此,他应该称得上是“科学家”了。又因为他出版了《柯云路新疾病学》,我想称他为“医学家”也是不会错的。我这个人就有点不信邪——你信,我不信。对于柯云路先生的许多著作拿来读一读,就会发现,他的所谓“破译”,不过是伪科学而已。说得不客气些,柯云路在科学的殿堂内,只能算得上是一个伪科学的鼓吹者。别的不说,就说他的新疾病学。尽管他写了洋洋十几万字,归根到底他总结为一句话叫:“你想病,你就生病”,或者叫“疾病都可以归结为潜意识制造的”。这是一个十…  相似文献   

7.
<正>还记得上次带孩子去游乐园是什么时候吗,还记得承诺过孩子的一次假期旅游吗?孩子希望你带他去看世界,而你却在手机里遨游。还记得儿时许下的诺言,长大了要带父母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吗?而如今,你的父母只能许久接到你的一通电话,而你却在手机的世界里"销声匿迹"。我们有多久没有放下手机,放下平板电脑,和家人"一起真正生活"了。我们有多久没有离开电子屏幕,心平气和地专注做一件手头的事了——无论是看几页书,还是写几行字,或者,只是像个孩子一样,从头到尾听完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8.
享受     
能够最彻底、最容易地平复一切痛苦的手段是,人们也许可以使一个有理性的人想到这样一个念头:一般说来,生命在有赖于幸运之机的享受方面来说是完全没有价值的,只有在它被用来指向某个目的时才有价值。这种价值不是运气所能带来的,只有智慧才能为人创造它,因而是他力所能及的。谁因担心价值的损失而忧心忡忡,他将永远生活得不快乐。年轻人!你要放弃满足,就算不是出于禁欲主义的意图,而是出于高尚的享乐主义理念而要在将来得到不断增长的享受。生活情致上的这种节制,会因你推延了享受,而在实际上使你更富有,哪怕你在生命的尽头通常要放弃对这…  相似文献   

9.
<正>79岁的辛普尔斯基,在一次心脏手术后进入大脑昏迷状态。在昏迷达6星期后,医生对他的家人表示他已没有希望苏醒,就算他有机会醒过来,相信也只能成为一个植物人,还吩咐他的家人为他准备后事。  相似文献   

10.
咝……     
《科学之友》2004,(9):62-63
深夜里,房子里又黑又安静——其实,只有你才会这么觉得。因为,在你身旁,有无数个微小粒子在一圈一圈地飞行着。你看不到这些粒子,但它们确实存在——在你家的墙壁中,在天花板上,在你的帽子里,在你床下用过的比萨饼纸盒中,它们甚至还……存在于你的身体里。这些粒子快速旋绕在每个原子核的周围(而原子又构成了世界上的每一个东西);它们就像围绕太阳旋转的小行星一样。  相似文献   

11.
看鞋识男人     
有言道“闻香识女人”,这儿则说“看鞋识男人”。告诉你,每一个男人都不自觉地有他生活上的惯性,而这些习惯就成为他和你平常如何相处的关键。所以,从男人最不经意的鞋子和穿鞋习惯就能了解它们。重复购买固定式样鞋子的男人这种类型的男人是很念旧的男人。对于自己习惯的人、事、物,总有一份深深的依恋,就算他的情人无理取闹、任性、孩子气,他也会以一种  相似文献   

12.
百变奇材     
<正>木材与化学在科学家的巧妙运用之下,能组合出奇材妙法,为人类提供具备多种用途的可持续材料。身兼科学记者和科学史研究者二职的基特·查普曼惊叹于实验室里的木材化学,并撰文向我们介绍了奇妙的木世界。人称“木头大王”的华裔科学家胡良兵,能让木头像乒乓球一样跳动,也可以把它像橡胶玩具一样压扁,更能使木材坚硬胜过钢铁。正如他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实验室里所解释的,你只需运用一套简单的化学反应——用上氢氧化钠和亚硫酸钠,并加热与加压——即可创造这一切。木材是一种新金属、新塑料、新混凝土。你所要掌握的,是如何通过化学手段摆弄它。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最快的心率可能是蚊子的心率,每分钟可以博动1200次鲸的心脏电信号比人的要快,更像人的神经系统的电信号海蜥为逃避鲨鱼的捕食可以让心跳停止长达45分钟乔治·雷纳兹是美国生物医学科学家,1958年他帮助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心脏起搏器,开始致力于研究人在各种运动状况下心脏和心搏的反应和状况。此后他又转而醉心于动物的心脏和心搏的研究。15年来他和其合作者及学生已经记录了300多种动物心搏声音,包括最小的动物——一蚊子和最大的动物——一鲸。不过他最喜欢研究的还是各种鲸的心搏。去年10月他和助手呆在潜艇…  相似文献   

14.
《科学之友》2013,(4):20-23
上党堆锦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他对上党堆锦的制作、设计、传承和研究,始于一份热爱;他抢救、恢复、开发和创作上党堆锦46年,只为守住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不做历史的罪人"。他,就是上党堆锦艺术的正宗传承人——凃必成。  相似文献   

15.
毫无疑问,夸克——组成质子、中子以及世间万物的基本粒子——有着一个奇怪而又迷人的名字;而发现夸克的默里&#183;盖尔曼(Murray Gell-Mann,下图)犹如深爱物理学一样深爱着这个名字。在先后就读于耶鲁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之后,21岁的盖尔曼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开始了他的博士后工作,之后,他又去了芝加哥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正是在那里,盖尔曼奠定了我们对物质基本组成认识的基础。他以八重法写下了亚原子物理的蓝图,让人们重新认识了难以理解的粒子物理世界,而这一工作为盖尔曼赢得了196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6.
末日     
一个陌生男子的手掌抵在了黑衣人的胸口——黑衣人像李博士那样消散了,然而精神碎片覆盖在了那男子身上……黑衣人临死前留下了遗言:"当世界不再有我和你的距离时,便是世界的末日。"当世界不再有我和你的距离时,便是世界的末日。李博士像以往那样拖着沉重的脚步迈进了实验室——一个堆满了资料的空间,没有任何实验器材,因为任何实验器材都没有用。  相似文献   

17.
轻松一刻     
懂与不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非常推崇卓别林的电影。一次,他在给卓别林的一封信中写道:“你的电影《摩登时代》,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看懂。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伟人。”卓别林在回信中写道:“我更加钦佩你。你的相对论世界上没有人能弄懂,但是你已经成为一个伟人了。”预兆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密苏里州办报时,收到一个订户的来信,信中问:“马克·吐温先生,我在报纸里发现了一只蜘蛛,请问您这预兆着的是吉还是凶?”马克·吐温回信说:“这不是什么吉兆,也并非什么凶兆,这蜘蛛不过想爬进报纸去看看,哪个商人没有在报纸上登广告,它就到那家商…  相似文献   

18.
《科学24小时》2013,(10):5-5
伊隆·马斯克,一个出生在南非的美国人,Space X航天公司与特斯拉电动机车公司的负责人。近日,他的智慧再次让世界为之折服——超级环路列车初现端倪。  相似文献   

19.
在乔治&#183;夏勒的个人介绍中,不乏溢美之词:“世界上三位最杰出的野生动物研究学家之一”,1980年世界自然基金会的金质勋章获得者,1996年国际宇宙奖获得者,1997年美国泰勒环境成就奖获得者,美国《时代周刊》所评“20世纪世界上三位最杰出的野生动物研究学家之一”……而2008年奥运会所选择的吉祥物五福娃中的两个,大熊猫和藏羚羊都和夏勒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前者是他进入中国所开始研究的第一个物种,而后者则是因他的研究而被世人所关注。同时,他是许多长期研究项目的开创者和保护问题的揭示者,包括除了大熊猫和藏羚羊,还包括非洲的狮子、大猩猩等。  相似文献   

20.
这幅15世纪的油画描绘了传说中的赫拉克勒斯在完成12件苦差期间,屠杀他继母派来杀他的九头怪兽海德拉时的情景。他披着在第一件苦差中杀死的狮子的皮,用的武器是自己做的木棒。 从前是没有诸如考古学这样的科学的,古时候的人们对 过去的大部分认识都来自于世世代代流传焉的故事。通常,这些故事,特别是我们所认为的神话传奇大多是关于英雄人物、惊人事件或强力神仙的,他们代表了一种文化信仰,也表现了民风民俗。这些故事是基于真人真事的吗?对于其中的许多传说,我们是不敢断然确定的。 考古学家至今也仍然没有找到能证明三个广为流传的神话——赫拉克勒斯(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失落的城市——亚特兰蒂斯(大西洋中一神秘岛屿)和亚瑟王(古不列颠传说中的国王)——曾经存在的证据。不管他们能否找到证据,我人都希望这些神话传奇更好地继续流传一去。 古希腊和罗马人把赫拉克勒斯塑造为世界上第一个超级英雄。2000多年以后,他又成为美国“影视巨星”,这个半人半神的形象真的曾经存在吗? 你知道赫拉克勒斯也许是电视上的人物,他 何永远也使不完的力 :量,还偶尔与公 主、大勇士克塞纳 结伙为伴O你也可能 知道赫拉克勒斯是 1997年这土尼电影中 的动画人物。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