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太空和地面对手同下国际象棋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宇航员格雷格·查米托夫于2008年6月乘坐航天飞机进驻国际空间站,他的主要任务是在国际空间站上安装新的日本实验舱,以供科研人员进行太空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气候科学是以理论为基础的。这对于科学家而言已足够。过去我曾是一名宇航员,国际空间站的太空行走者。很自然的,在我长达十五年的职业生涯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地面上度过的,同工程师一道建设空间站,并设法使空间站满载宇航员,以供科学研究,但这种地面上、日复一日的工作偶尔也会被打断,即当我被发送进入空间轨道,通过我的宇航服面罩  相似文献   

3.
在很多人心目中,国际空间站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专供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宇航员们在这里进行科研和实验.但美国宇航局(NASA)官员日前透露说,如果一切进展和预期的一样,国际空间站将在2010年建成时迎来第一批太空实验研究者,这将是国际空间站首次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空间站开展的一项实验将会证实关于在太空可以进行地震预测说法的正确性.研究者们希望可以通过对地球辐射带变化情况的跟踪调查来预测到其数百千米下地球内部的震动情况.如果实验成功的话,那么它将会为设计地震监测卫星系统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5.
"天宫"奇迹     
在中国,几乎每个人都听过《西游记》中美猴王大闹天宫的故事.天宫,是中国人心目中最美妙的仙境.随着各类空间站的建立,总有一天,普通人上天宫的梦想也会成真. 当今太空科技的发展,完全印证了航天理论奠基者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关于空间站的伟大设想.今天,国际空间站用科技和理想照亮了太空,各国科学家正在设计、发射和建造各种空间站,作为人类登陆月球、火星和小行星,进入宇宙空间发展的基地.  相似文献   

6.
2011年7月11日,美国宇航局宣布,他们正在监控一块太空垃圾,因为它正朝着国际空间站移动。此前一天,美国的“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其最后一次飞行任务中,刚好完成与国际空间站的对接;而在次日,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将按计划进行一次太空行走。这块太空垃圾如果距离空间站太近将会造成危险,所幸它最终并未形成想象中的威胁。有人...  相似文献   

7.
动态点击     
《科学24小时》2014,(11):42-43
<正>我们这里讲的"天鹅座"其实是一艘专门为国际空间站运输货物的飞船。近日,它满载着空间站的各种垃圾,掉入大气层烧毁,并最终坠落在太平洋海域。国际空间站上的多数货运飞船都不是返回式飞船,一旦结束任务后就会坠入大气层,"天鹅座"宇宙飞船也不例外。由于完成货物补给任务后无需返回地球,因此"天鹅座"飞船的结构也较为简单,仅由加压货舱和服务模块组成。但飞船同样也拥有完善的能源、推进、制导、通信系统,与载人飞船有着一定的功能相似性,携带的燃料允许飞船飞行一至两周。目前国际空间站都采用"坠入大气层"的方法来丢弃垃圾,而不是直接在轨道上抛掷,因为微小的碎片都会导致致命的事故。  相似文献   

8.
<正>俄罗斯宇航员利用国际空间站上的3D生物打印机,在零重力下打印出了实验鼠的甲状腺。相关实验结果将于2019年2月公布。而目前从国际空间站传回的一组照片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老鼠甲状腺是如何被打印出来的了。在零重力环境下打印出来的器官和组织比在地球上成熟得更快,效率也更高,最新研究可  相似文献   

9.
经过一番苦心努力,新的国际空间站“阿尔法”终于进行全面研制。1995年6月份,英国航天飞机已与和平号空间站进行了首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交会对接。这是阿尔法空间站建造过程中第一阶段令人瞩目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在很多人心目中,国际空间站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专供美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宇航员们在这里进行科研和实验。但美国宇航局(NASA)官员日前透露说,如果一切进展和预期的一样,国际空间站将在2010年建成时迎来第一批太空实验研究者,这将是国际空间站首次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1.
日本扩大空间科研任务范围MichaelMecham著林志信译在国际空间站不确定性日益增大期境,日本正在新的运载火箭计划下不断地改善它飞往空间的通路,这在该国空间预算中占有较大份额。在未来几年里,国际空间站日本实验舱的研制工作将被使新的H-2运载火箭运...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刚在空间站里度过整整一年的美国宇航员斯科特·凯利1月8日报道:在地球环境外的国际空间站里培植出"第一朵"花。那朵花属于百日草属植物,并且可以把它用作为色拉的原料。与此同时,在国际空间站里工作的宇航员的真实生活也将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3.
航天飞机的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为建造大型空间站奠定了重要基础.1984年1月,美国前总统里根正式下令研究永久性载人空间站,经过几年的方案论证与设计,于1989年正式启动了命名为"自由"号空间站的计划,并联合欧洲、日本和加拿大等盟国参加.1993年10月,俄罗斯也参加了研制,并将"自由"号空间站更名为"国际空间站".1998年11月,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舱--"曙光"多功能货舱发射升空.从此,国际航天合作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4.
祺颖 《知识就是力量》2012,(4):F0002-F0002
这是专门为美国航天局生产航天器的工厂,生产车间内静静地躺着国际空间站的组件,在美国连造币厂都可以申请参观,但这里拒绝任何访客。  相似文献   

15.
赵勇 《科学之友》2005,(7):20-20
在国际空间站开展的一项实验将会证实关于在太空可以进行地震预测说法的正确性。研究者们希望可以通过对地球辐射带变化情况的跟踪调查来预测到其数百千米下地球内部的震动情况。如果实验成功的话,那么它将会为设计地震监测卫星系统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6.
美国宇航局向美国政府提交的太空探索新报告中,明确航天飞机将于2010年国际空间站建成之后退役.报告中提出,美国将研制新的天地往返运输器,预计201 4年建成.  相似文献   

17.
关毅 《自然杂志》2018,40(4):305-312
正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代表团与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2018年5月28日在维也纳共同举办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机会公告发布仪式,正式开启中国空间站国际合作。这是历史上此类项目首次向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开放。中国空间站向世界打开合作大门,展现了中国开放、和平、共赢的外空国际合作理念,为今后世界各国在空间探索领域的实  相似文献   

18.
进驻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总是会非常忙碌,然而于2008年6月登上国际空间站的美国宇航员格雷格&#183;查米托夫却忙里偷闲,天天跟地球上各个航天控制中心内的飞行控制员们同下国际象棋,进行“天地大对弈”。不过由于工作地点不同,再加上是利用业余时间下棋,所以他们下棋的速度很慢,大约为每天只走一步。  相似文献   

19.
正从第一座空间站(1971年的苏联"礼炮号")到至今依然环绕地球的国际空间站,这些太空营地为人类(还有植物、昆虫和啮齿类)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冒险提供了安全港。简言之,空间站的科学研究是围绕太空中所缺乏的东西——重力而展开的。如今已进入太空时代几十年,但科学家依然不清楚的是——从宇航员的骨质流失到钢笔和打印机里的油墨流动,微重力会造成哪些伤害和带来哪些好处。已经退役的航天飞机原本能提供一次持续两星期的太空测试,而空间站能提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3月12日12时35分(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6时35分)。一块空间碎片逼近国际空间站,为以防万一。在国际空间站上的三名宇航员曾转移到俄罗斯“联盟”号飞船暂避。美国宇航局说,在空间站上的三名宇航员进入“联盟”号逃生舱躲避了大约11分钟。幸好,这只是虚惊一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