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哲人科学家大都是科学的人文主义者 ,他们的兴趣和追求超出了科学与哲学的范围 ,漫游在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广阔领域 (引自李醒民的《论作为科学家的哲学家》)。特别是在教育方面 ,他们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虽都说不上是教育家 ,但在教育问题上却有真知灼见 ,其中一些观点对  相似文献   

2.
科学理论评价的双标尺系统和整合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讨论在科学理论评价问题上科学哲学家能够为科学家做些什么,第二部分分析经验论和整体论的理论评价观所面临的难题,第三部分论述作者提出的理论评价的双标尺系统和整合观。在理论评价问题上科学哲学家能够为科学家做些什么?对此,在科学哲学家中间有两种态度。乐观主义者,包括某些逻辑经验主义者,批判理性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在内。对这个问题做了非常自信的、肯定的回答,他们在能够做什么上过分奢望。他们认为他们能够告诉科学家应该做什么。其中有些人规定了若干标准或规则,要求科学家根据它们来评价理  相似文献   

3.
具有哲人思想的科学家 ,我们称之为哲人科学家。从这一定义我们就可以看出哲人科学家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 ,一是他们的思想火花被当作人类精神的瑰宝 ,二是他们在科学上都有着显著的成就。于是他们成为了科学和思想的领路人。当然 ,上述两点并不能完全概括哲人科学家的全部特征 ,他们的人格和人文主义气质同样映衬着他们的光辉。无论是马赫、彭加勒、迪昂 ,还是奥斯特瓦尔德、皮尔逊或爱因斯坦 ,他们从小就对科学、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博览群书。他们在具有广博知识的同时 ,更具有独立思考、敢于创新、敢于冲破形形…  相似文献   

4.
西方一些科学家为何信神? --科学与宗教的新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在对一些基督徒科学家采访的基础上,以对话的方式来阐述当代西方一些科学院为什么信神(信神与信教、信上帝为同意语)和怎样信神,探讨了科学与宗教的一些新进展,并概括出西方一些科学家为什么信神的五个原因,并指出他们不会让神介入日常的科学活动。  相似文献   

5.
自1629年崇祯改历起,传教士在中国天文历法机构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他们与中国科学家之间有时密切合作,有时又血腥斗争,更多的是既合作又竞争。何国宗与梅毂成在数学方面都有良好的家学背景,又在清宫蒙养斋接受数学教育和培养,成为康熙晚期到乾隆前期的官方科学家。他们早期与传教士白晋、张诚、杜德美、傅圣泽等人可能有较为良好的关系,但从1713年他们联合主持编纂《律历渊源》开始,就逐渐和在钦天监工作的传教士纪理安、戴进贤、徐懋德等人产生了矛盾,从相互合作,到相互竞争,最后发展到相互仇视。以一些中文资料和传教士的书信为基础,本文讨论何国宗、梅毂成与传教士之间的合作与斗争关系。他们的斗争涉及到康乾时期几项重要的科学工作,如在编纂《律历渊源》和《历象考成后编》过程中的矛盾与斗争,对于钦天监领导权的斗争,借助推算日食的斗争,利用宗教政策以及古旧天文仪器的保护等发起的进攻,等等。他们之间的这种关系不仅对当时朝廷的天文历法研究和钦天监的日常工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且对整个清中期的科学评论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哲人科学家:站在时代哲学思想的峰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0年初,我在对批判学派的代表人物马赫、彭加勒、迪昂、奥斯特瓦尔德、皮尔逊以及20世纪科学革命的主将爱因斯坦作了近十年断断续续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论作为科学家的哲学家>一文(载《求索》1990年第5期),详细论述了哲人科学家(或作为科学家的哲学家,或科学思想家,他们是第一流的科学家,一直涉足哲学等诸多领域并大有建树,往往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的界定、特点和作用。当时,我就明确认识到,哲人科学家是人类思想史上路标的设置者,沟通科学与哲学的桥梁,科学家和哲学家联盟的纽带,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承载…  相似文献   

7.
20 0 0— 2 0 0 1学年第一学期和 2 0 0 1— 2 0 0 2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为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设了一门公共选修课———《哲人科学家讲座》。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 ,使学生了解历史上一些最著名的科学家———尤其是集伟大的科学家与伟大的思想家于一身的哲人科学家———的生平、成才之路、科学贡献、科学思想、哲学思想 (科学哲学、社会哲学和人生哲学 ) ;掌握哲人科学家独特的科学方法和思维方法 ,以及他们从事科学发明的与境和心理机制 ,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洞察创造进路 ;展示哲人科学家的百科全书式的出众才华和在各个学术领域的杰出贡献 ,肯定他们在科学史和思想史中的独特地位 ,使学生认识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在日后科学实践中的突出作用 ,自觉地沟通文理 ,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阐释哲人科学家的社会哲学和人生哲学 ,揭示他们的道德情操和精神气质 ,使学生注意树立高尚的人生观 ,增强这些未来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康的价值观 ;剖析科学的文化内涵 ,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使学生为建构 2 1世纪的中华新文化和人类的精神文明作好知识储备和思想准备。本课程以2 0世纪科学革命和哲学革命的先驱、哲人科学家马赫 (E .Mach)、彭加勒 (H .Poincar啨)、  相似文献   

8.
20 0 0— 2 0 0 1学年第一学期和 2 0 0 1— 2 0 0 2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为新入学的硕士研究生开设了一门公共选修课———《哲人科学家讲座》。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 ,使学生了解历史上一些最著名的科学家———尤其是集伟大的科学家与伟大的思想家于一身的哲人科学家———的生平、成才之路、科学贡献、科学思想、哲学思想 (科学哲学、社会哲学和人生哲学 ) ;掌握哲人科学家独特的科学方法和思维方法 ,以及他们从事科学发明的与境和心理机制 ,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洞察创造进路 ;展示哲人科学家的百科全书式的出众才华和在各个学术领域的杰出贡献 ,肯定他们在科学史和思想史中的独特地位 ,使学生认识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在日后科学实践中的突出作用 ,自觉地沟通文理 ,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阐释哲人科学家的社会哲学和人生哲学 ,揭示他们的道德情操和精神气质 ,使学生注意树立高尚的人生观 ,增强这些未来科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健康的价值观 ;剖析科学的文化内涵 ,促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使学生为建构 2 1世纪的中华新文化和人类的精神文明作好知识储备和思想准备。本课程以2 0世纪科学革命和哲学革命的先驱、哲人科学家马赫 (E .Mach)、彭加勒 (H .Poincar啨)、  相似文献   

9.
美国物理学界的自我改进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当代的世界科学中心,物理学在这个国家是怎样崛起的呢?对此早有一个流行的回答:三十年代法西斯在西欧的猖獗使大批欧洲科学家流亡国外,而美国稳定的民主制度和优越的物质条件吸引了他们,使他们最终移居到美国,正是这些欧洲的难民物理学家造成了美国物理学的崛起。如果回顾一下这些人在研制原子弹时的作用,看看这些大科学家以及他们的美国学生中有许多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就不难理解流亡的欧洲物理学家确实对美国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21,(13):16-19
这些半个多世纪前的海归,在新中国科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0年代留美归国科学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1949年前我国去美国的学者及留学生有5000多人,50年代归国的有1200人.这些半个多世纪前的海归,在新中国科学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8年秋天,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王德禄和杜开昔开始了一项"1950年代留美归国科学家"的研究课题,他们先后采访了44位科学家. 这些采访形成的105盘磁带由于种种原因被尘封了20年.2013年,收录了31位科学家口述的《1950年代留美归国科学家访谈录》出版.当年采访的这些科学家如今在世的不到10位.打开这些科学家的尘封往事,也就打开了他们每个个体的独特故事,更打开了那个时代下新中国科学的一段独特历程……  相似文献   

11.
进入21世纪,“technoscience”一词有取代“科学”“科学和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等传统词汇而成为当代科学实践统一称呼的趋势,甚至有将technoscience哲学看作科学哲学研究新范式的迹象。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拉图尔对technoscience的界定、使用及其所展现出来的科学实践的新图景,给人们的启发最大。在《科学在行动》中,拉图尔从“形成中的科学”视角跟随科学家和工程师考察technoscience以突显其独特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technoscience是指科学家和工程师在现代科学实践体制(regime)内,联络投资者、同盟者(包括科学陈述的反驳者)和各种非人类因素所构成的杂合体;它强调科学实践的技术化、组织化、商业化、网络化以及人类因素和非人类因素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特点,以区别于传统的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考察科学及其实践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正"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在日前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强调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并重点阐述了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去年5月,党中央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09,(1):33-34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最近完成了一项实验,他们使用两个相距2米的铜线圈。成功地通过无线电力传输点亮了一个功率为60瓦的电灯泡。在最新的网络版《科学》杂志上,美国的科学家们创造了“无线电力(WiTricity)”这个新词。他们相信将在3到5年的时间内研发一套系统,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科学文化重新兴起,体现为一系列科学文化事件,科学家评价的变革是其中重要内容。八十年代对科学家的评价打破了习用的理论模式,转变到从科学家的成就和思想本身来分析并得出结论。科学家评价的变革给予了八十年代中国社会和思想进步以科学文化的引导,对于此后中国科学文化的演进也有奠基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学家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知识界发动的以民主与科学为主题的启蒙运动。本文试图分析知识界中科学家群对这场运动的影响与贡献。从儒士到科学家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科学家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一个人若成为科学家,他就必须遵循科学共同体的规范去从事研究工作,以他的科学活动得到科学共同体的认同,社会也由此承认他的科学家角色。当我们把亚里士多德、盖伦、张衡、葛洪都当作科学家时,实际上是只着眼于在今天看来是有科学贡献的一个方面,同时却忽略了科学共同体和虚拟了社会承认,结果给哲学家、医生、太史令、道士都加冕为“科学家”,这是用回溯法研究科学史所不可避免的。但毕竟应该把史学意义上的科学家与社会学意义上的科学家加以区别,后者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也是推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关键力量。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是在科学的社会影响加大,科学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互动增强情况下,由活跃在科研第一线的科学家提出来的。在科学自身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科学家的社会责任问题有着不同的内涵,反映了科学共同体对科学的社会功能的认识的不断提高和加深。  相似文献   

17.
这是霍尔顿编的一部关于当代科学思想史的论文集。作者都是当代著名的科学家。他们分别就选定的学科对变化着的科学概念和理论进行分析。这些论文同时也是本世纪一些著名学者的科学思想传记。编者的目的是让当代有思想的科学家用自己的话来说明当代科学思想和科学研究组织如何改变了我们的时代,某些科学贡献为什么成了二十世纪科学思想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每年10月,全世界的目光都会集中到一些人身上,他们是瑞典诺贝尔委员会那一年选出的最杰出的作家、经济学家、科学家和其他方面的杰出人物。世界上没有比诺贝尔奖更具有权威、更有利益、更有前途的奖赏了。获奖者不仅可以得到一个百万美元的钱袋,而且意味着从此终生有了诱人的工作保障;在科学领域,还意味着数亿美元的研究经费。  相似文献   

19.
我国科学体制化过程中的认知问题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科学活动体制化的涵义现代科学作为一种社会体制(institution)在西方的形成,从历史的顺序来说,先是有了从其它社会活动领域脱离出来专门从事探索自然知识的科学家角色;继而是社会对科学家和他们所从事的活动给予肯定性的评价,从而使科学活动成为社会活动的一种形式;然后是科学组织的建立。科学组织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发挥其功能的合法性,是通过科学体制来保证的,科学体制是由科学体制化(institutionlization)过程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结构。构成社会体制的科学体制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职业的演变过程及其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科学家从一种有闲人的“业余爱好”变成一种专门的社会职业,是一种历史的过程。科学家的职业化伴随科学的体制化演进,科学家在社会中担当了重要的社会责任。本文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论述了“科学家”一词的来历、含义,科学家社会职业的历史演变,科学家在英、法、德、美等国发展的不同特点,以及当代科学家肩负的社会责任,特别是新的科技革命对科学家提出的道德责任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