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波动溢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向量GARCH模型检验了我国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波动的关系,并且将情绪分为理性和非理性两类,分别探讨其对股票收益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前,股票收益与投资者情绪间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其中,理性情绪与非理性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相反;改革后,情绪与组合收益间的波动关系明显减弱.投资者情绪变化与股票收益较强的相关性对于把握市场信息的传递过程以及预测未来股票收益波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上证股市的相关数据,分析不同市场态势下投资者情绪与股市收益及其波动的异化现象。结果表明:我国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的收益并无显著影响;而股票收益却对投资者情绪的作用显著:牛市阶段股票收益与投资者情绪正相关,而熊市阶段则为负相关;投资者情绪对收益波动的影响在不同市态下也存在异化现象:熊市阶段投资者情绪对预期收益波动的冲击存在非对称效应,乐观倾向比等量的悲观倾向对波动的冲击更大;而牛市阶段收益波动主要受投资者悲观情绪的影响,且不存在非对称效应。这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结论不同。  相似文献   

3.
噪音交易、投资者情绪波动与股票收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Delong etc的噪音交易理论模型的修正,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机理.选择市场换手率、封闭式基金折价和投资者开户增长率作为间接投资者情绪指数,应用因子分析法构造综合投资者情绪指数,并应用OLS和GARCH-M回归分析方法对中国股市投资者情绪及波动与股票收益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 投资者情绪是影响股票价格的系统因子,股票价格随着投资者情绪波动而波动, 而且情绪的上涨和下降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是不对称的, 情绪上涨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要比下降强的多;因投资者情绪波动而产生的股票收益波动构成市场系统风险并得到了相应的风险溢酬.  相似文献   

4.
投资者情绪与股票特征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选取情绪变量,构造了情绪指数和反映股票收益对情绪变化敏感性的指标--情绪β.在此基础上, 分析和研究了情绪与股票特征之间的关系. 实证研究表明,我国A股市场在一定时期内,规模较大、波动率较高、市净率较高的股票易受情绪的影响, 不同年龄的股票并未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7~2012年国际、国内面板数据,基于股票收益波动率与股利收益率(或股利支付率)及其二次项的关系,实证分析了股票收益波动与分红政策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现金分红与收益波动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但这一关系存在临界水平(股利支付率约为46.62%)。这表明提高分红水平可降低市场波动,但对公司不加区分强制分红无助于降低市场波动。最后,区分不同行业、不同公司提出的差异性分红策略对监管者制订分红政策平抑股市波动、提高投资者回报、增强投资者保护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股票市场的股票收益与波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检验中国证券交易四类股票收益与波动的时间序列特征,以及收益与波动之间的关系。首先应用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GARCH)和指数GARCH模型以获得合适的条件方差序列。应用结果发现,波动性随时间变化的证据,并且波动高/低的时期趋向于聚集,显示出高度持续性和可预测性。然后,应用均值GARCH(GARCH-M)模型检验预期收益与预期风险的关系。研究结果认为,每日交易量作为每日信息到达时刻的代理变量对于中国股票市场每日收益的条件波动的解释力度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国A股市场,考察量价趋势与股票未来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量价趋势对股票横截面收益率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成交量或价格上升趋势越强的股票,其未来的收益率越低。同时,对于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股票,如市值较小、波动率较高或流动性较差的股票,量价趋势因子的预测能力更为显著。通过将量价趋势信息进行合成,研究发现,合成后的因子比单个因子有更好的表现。研究表明:投资者在进行投资交易时,综合利用量价信息能够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同时,信息不对称是影响股票定价效率的重要因素,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有助于提高股票市场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刘善存  许敏 《系统工程》2007,25(7):7-12
机会成本和逆向选择成本是影响限价指令提交者行为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2003年7月1日~2004年6月30日上证50成份股高频交易分笔数据检验了我国股票市场收益率的波动、波动率的变化与价差、深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股票市场中,波动越高,价差和深度越大;当波动短期内上升或下降时,价差显著增大,深度有不显著的增大。本文实证结果意味着:投资者在市场上面临机会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前者体现在股票收益率的波动,后者体现在波动率的变化;价差和深度的变化反映了投资者的风险态度,投资者不仅对股票收益的波动性敏感,对股票收益波动性的变化也有一定的敏感性,本文从微观层次上研究了我国股票市场的风险因素及风险态度。  相似文献   

9.
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分成十组,选取其中的极大和极小市值组合,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分析收益、波动及日内买卖不平衡对大盘股和小盘股流动性的动态影响以及两类股票流动性的相互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大盘股和小盘股的流动性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在同期都受到收益和波动的影响。两个组合的流动性不存在显著的领先——滞后关系,它们对前期的收益、波动和买卖不平衡变化存在不同的反应模式。  相似文献   

10.
交易信息含量与资产定价:来自A股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Hasbrouck提出的交易信息含量[1]衡量A股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通过组合方法、Fama和French资产定价实证框架[2],研究1999年7月至2008年12月A股股票交易信息含量与预期收益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以市值和交易信息含量为标准构建的投资组合,在控制了市值因素后预期超额收益随着信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控制了Fama和French三因素后,交易信息含量对股票预期收益仍具有显著的正的解释作用,即使进一步控制了流动性因素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从信息流的角度,研究了深市停发新股前后我国证券市场信息引导格局的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在深市停发新股之前,深市A股收益、收益波动单向引导着沪市的收益和收益波动;但在深市停发新股之后,深市A股的收益对沪市A股收益的引导关系变得不再显著,沪市A股收益和收益波动开始显著地引导着深市A股的收益波动.研究结论表明,2000年10月深市停止发行新股对沪深两市在中国证券市场中的相对地位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投资者弃深投沪的趋势已经开始显现.此外,研究还发现,随着中国股市的逐渐规范,交易量里开始含有未来收益与收益波动的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我国股市流动性与收益的时间序列的动态关系。通过建立相关模型,发现非流动性与证券收益互为G ranger因果关系,当期收益与当期非流动性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滞后一期非流动性呈正相关关系。进一步把市场日非流动性分解为期望非流动性与预期之外非流动性,发现期望非流动性对于期望收益具有正效用,而预期之外非流动性对于期望收益有负效应,且后者的负效应大于前者的正效应;预期之外非流动性对收益波动有显著影响,而期望非流动性对收益波动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杨宏林  陈收 《系统工程》2007,25(3):10-16
对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SSECI)收益率多标度条件下幂律分布与相关性的关联研究发现,加速幂律衰减,对收益率的相关性没有显著影响;短程、非线性和非线性长程相关性不同程度地维持着幂律分布特征,消除某一特定类型的相关性均会弱化收益率的胖尾,同时加速幂律衰减和渐进收敛速度,其中非线性长程相关性的影响最为显著,但这一影响过程以一定的临界标度作为前提,大于临界标度,相关性的作用显著减弱,幂律分布表现出完全的标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4.
应用HKKP估计方法对沪深股指收益率的尾指数进行估计,并对涨跌停板前后股指收益率尾部的变化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沪深股指收益率的左右尾指数均大于2;上证综指收益率呈现明显的非对称性,右尾胖于左尾;上证综指收益率的波动性比深成指收益率的波动性大,但沪市比深市更有吸引力;沪深股指收益率在涨跌停板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沪市变化更大。  相似文献   

15.
运用多元条件极值模型研究了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之间的下尾部相依关系。通过先构建随机波动-超阈值(SV-POT)模型描述两种资产收益的边缘分布,再建立多元条件极值模型对分布下尾部的相依结构进行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两个收益的下尾存在显著为正的相依关系且条件相依程度都在80%以上,但相差不大,两者可以看成是一个同质的市场。  相似文献   

16.
对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和股价行为月特征进行了分行业的统计分析,检验了业绩、股价收益及风险的行业效应,并对股份收益与公司业绩、风险分别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行业公司的业绩具有显著差异,但股份收益和风险均没有显著差异;股份收益与公司业绩基本无关,但与风险显著正相关,约25.3%的股份收益波动可由风险来解释。  相似文献   

17.
中国股市有效性动态变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收益的显著相关通常称为可预测性.若收益是可预测的,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市场是无效的.我们基于可变参数的Kalman滤波模型,利用我国股票市场近10年的数据,通过分析股票收益的可预测性,实证地研究了我国新兴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中国股市的有效性是逐步提高的,政策法规的颁布与实施对股市有效性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拟合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的统计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国沪深股市收益的统计分布特征和市场风险规律进行了定量比较研究.分别采用稳定分布、渐近帕累托分布和截断列维分布拟合中国股票市场收益统计分布,实证研究发现中国股市收益分布的中间部分适合用稳定分布描述,分布的尾部适合用尾部指数大于2的渐近帕累托分布描述,即是具有尖峰厚尾特征的有限方差不对称分布.揭示出中国股市中高收益事件比低收益事件发生的更为频繁,深圳市场比上海市场的投资风险要高.所得结论有益于对价格波动性建模、资产定价、金融风险管理等领域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通货膨胀与股票收益:需求冲击与供给冲击效应分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冲击分解为两类: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并考察它们对通货膨胀和股票收益关系的影响.一个简化的理论模型表明,供给冲击导致通货膨胀与股票收益负相关,而需求冲击则导致通货膨胀与股票收益正相关;供给冲击下通货膨胀和价格水平都是逆经济周期的,而需求冲击下通货膨胀和价格水平则是顺经济周期的.以上结果也得到中国经验数据的支持.中国的经验还表明,短期股票收益动态更大程度上由供给冲击决定,而短期通货膨胀动态则主要由需求冲击决定.在总体或长期上,实际股票收益和通货膨胀呈现负相关关系,归因于两类冲击中供给冲击的效应占相对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