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组分夸克交换模型中 ,从Buchm櫣ller Tye势出发得到夸克 夸克间的作用势 ,并应用这个作用势计算了强子物质中重子离解 χcJ 的截面 ,给出了主要反应道的截面对重子和粲偶素质心系能量的依赖 .  相似文献   

2.
在3种方案下考虑夸克质量改变对正负电子湮灭中双粲夸克对的单举过程的影响.第一种方案,选取固定长程矩阵元;第二种方案,采用线性势模型计算长程矩阵元;第三种方案,由实验抽取长程矩阵元.发现随夸克质量的减小,单举过程的截面有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3.
在3种方案下考虑夸克质量改变对正负电子湮灭中双粲夸克对的单举过程和遍举产生的影响.第一种方案,选取固定长程矩阵元;第二种方案,采用线性势模型计算长程矩阵元;第三种方案,由实验抽取长程矩阵元.我们发现在第一种方案下,夸克质量改变对单举过程和遍举过程的产生截面都有显著影响.当夸克质量取1.0 GeV时,单举过程的领头阶计算可以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但两者比值随夸克质量减小与实验值的偏差变大.在第二种方案和第三种方案下,随夸克质量的减小,虽然单举过程的截面有显著增大,但遍举过程的截面随夸克质量的减小而减小.  相似文献   

4.
运用弦模型研究含有粲夸克的D介子谱.通过引入自旋自旋以及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发现D介子谱能被很好的描述.当把这个模型用于奇异Ds介子谱时,预测存在质量为2516 MeV的第一轨道激发态粒子.文章还分析了这类相互作用在单粲夸克重子谱中对能级劈裂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总结静态夸克模型对重子磁矩描述的基础上,用相对论夸克模型对重子磁矩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中心力场近似下,相对论夸克模型中重子的磁矩与单志克磁矩间的关系与静态夸克模型中完全相同,二对已有实验都能提供较好的描述。这一结果表明,静态夸克模型对重子磁矩描述的成功,并不说明可用非相对论近似描述重子内夸克运动。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求解球对称势作用下薛定谔方程的无穷级数代数解法;应用所提出的方法求出了库仑势和线性势的能量本征值;对Cornell势还计算了殊粲夸克偶偶素(J/Ψ)家族和底夸克偶素(γ)的质量谱,其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手征SU(3)夸克模型下的N和△重子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手征SU(3)夸克模型和三体理论方法,在考虑禁闭势带修正项和不带修正项两种情况下,计算了N和△重子质量.N和△重子谱的计算结果表明,增加修正项能改善一些计算值,但改善程度仍然不是很令人满意;SU(3)夸克模型能够很好描述重子的八重态和十重态,但不能很好地描述激发态的重子.为此,需考虑进一步改进理论模型、空间波函数、禁闭势以及海夸克成分.  相似文献   

8.
夸克囚禁库仑-谐振迭加势与二步势、类分子势重夸克偶素能谱的比较吴邦惠(物理系)应用各种类型的相对论或非相对论方程研究夸克偶素(qq)能谱的性质,对于揭示夸克间相互作用的特点是有意义的.文[1~5]曾用多种不同形式的位势对0-和1-介子进行了研究,得到...  相似文献   

9.
在总结静态夸克模型对重子磁矩描述的基础上 ,用相对论夸克模型对重子磁矩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 ,在中心力场近似下 ,相对论夸克模型中重子的磁矩与单个夸克磁矩间的关系与静态夸克模型中完全相同 ,二者对已有实验都能提供较好的描述 .这一结果表明 ,静态夸克模型对重子磁矩描述的成功 ,并不说明可用非相对论近似描述重子内夸克运动 .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重Hybrid介子QQg。从重夸克偶素QQ位势写出QQg体系中QQ,Qg,Qg间的有效位势,并采用谐子势得到了胶子球对称分布下的QQ介子的质量谱及其波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相似文献   

11.
针对He-HCl碰撞体系的3种不同势能模型,采用公认的精确度较高的密耦(close-coupling)近似方法,分别计算了He-HCl体系的微分散射截面、分波散射截面和总截面;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及分析.研究表明:势能球平均零点能位置、势阱深度、排斥势的强度以及势能在势阱附近的方向性都对散射截面特别是激发截面有较大的影响.从而为根据散射截面准确地确定He-HCl碰撞体系的相互作用势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虑了反质子光学位中包含了自旋轨道耦合项后的影响.并分别计算了从~(12)C 核到~(203)Pb 核在不同能量下的微分截面((dσ)/(dΩ)),分析本领 A_y(θ)和自旋转动函数 Q(θ).得到仍能描述微分截面的包含了自旋轨道作用位的光学位.并给出各个核,各能量下 A_y(θ)、Q(θ)的角分布形状.  相似文献   

13.
根据原子分子碰撞过程确定原子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势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途径.改进后的MS势能形式是一种形式比较简便、表达函数统一、能够准确描述系统相互作用特征的势能形式.基于MS势模型得到了He-HCl体系相互作用势,计算出了各种微分散射截面、分波截面,从而得到了有关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4.
使用Tang-Toennies势模型通过密耦近似(Close-Coupling)方法计算了Ar原子与H2分子在碰撞能量分别为E=0.15eV、0.25eV、0.35eV时的分波截面,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总结了该碰撞体系的弹性微分截面(00-00)以及分波散射截面在弹性散射00-00和非弹性散射00-02、00-04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光学势方法计算了能量在10-1000eV范围内电子被氢原子和氮原子散射的总截面,并利用可加性规则得到了电子被氨分子散射的总截面.计算结果与实验进行了比较,在200—1000eV能量范围内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符合得比较好.  相似文献   

16.
对电子与氦原子相互作用的模型势进行了修正.用修正前后的模型势计算低能电子被氦原子散射使得S分波相移与实验结果一致,把同样的模型势(忽略交换势)应用到低能正电子被氦原子散射,得到了低能正电子的分波相移、弹性散射截面、动量转移截面.结果表明,用修正后的模型势所得到的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从而说明对模型势的修正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计算和分析0.01~20MeV的能量范围内n 127 129 135 I反应截面。方法 首先应用微观光学势参数自动调节程序得到一组中子光学势参数,在此基础上对能量在0.01~20MeV的中子入射n 127 129 135 I的反应截面进行理论计算和分析,并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计算与分析基于光学模型、核反应多步过程的半经典理论、激子模型、扭曲波恩近似等核反应理论模型。结果 反应道截面的计算结果与JENDL-3库的计算结果曲线形状及实验数据均符合得很好。结论 理论模型是成功的,并能成为核安全设计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电磁对偶原理与洛伦兹力矩的交叉耦合形式,重新对阿哈罗诺夫-凯什(Aharonov-Casher)效应产生的物理机制进行了解释.计算出了运动磁矩与电场之间的交叉耦合力矩、电磁系统的拉氏函数及正则动量.由此推出了带有磁矩的原子(属于中性粒子)在电场中的等效势能,该势能影响到了微观粒子波函数的位相,使得粒子的德布罗意波的衍射图样发生变化.因此从理论上得出:A-C效应中几何位相的移动,还存在物理来源,即交叉耦合力矩.  相似文献   

19.
用T .T(K .T .TangJ.Peter .Toennies)势模型和公认精密度较高的密耦 (Close -Coupling)近似方法计算了E =0 .0 5ev时 0 0 - 0 0弹性碰撞 0 0 - 0 2非弹性碰撞 ,得出氢分子转动激发分波截面 ,并研究了原子与分子碰撞弹性分波截面和非弹性激发截面随量子数增加的变化规律 .  相似文献   

20.
根据在CCSD(T)/aug-cc-pVQZ理论水平下计算的He-HF相互作用能的数据,作者用Murrell-Sorbie势函数形式构造了He原子与HF分子相互作用各向异性的势模型,并与其它势模型进行了比较;然后采用公认的精确度较高的CC近似方法,计算了He-HF碰撞体系的微分散射截面,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研究表明,作者所构造的势模型不但表达形式简洁,而且能较好地描写He-HF系统相互作用的各向异性特征;利用碰撞体系分子间势的量子化学从头计算结果,可解决势能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对进一步研究原子与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