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良镛,男,1922年5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士,曾任清华大学建筑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以及国建筑师协会副主席、世界人居学会主席等职。现任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2.
《东莞科技》2004,(1):50-50
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在评审中都采用了计算机定量评价系统作为辅助办法,并制定了不同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评审表。  相似文献   

3.
和小麦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我国小麦遗传育种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的名字在学术界早已广为人知。但很多人并不知道,50多年前,刚刚在中国科学院开始研究生涯的李振声就曾观察到,野草的生命力要比小麦顽强得多。这一发现对于李振声的科学研究有着重大作用,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我国的小麦生产和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他,被世界医学界誉为“癌症诱导分化第一人”、是名噪国内外血液学领域的著名学者。他,非常喜欢自家客厅挂着的一幅画——《清贫的牡丹》,“这幅画指出了做人最本质的东西:胸膺填壮志,荣华视流水。说明做人不仅要有不断攀高的雄心,还要有一种正确对待荣誉和自我约束的要求和力量,这是出于对生命的珍惜。”他,就是201O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教授。  相似文献   

5.
以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群体为研究对象,运用集体传记和个案研究方法,对25位获奖者的出生年代、早年活动区域、当选院士时间、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留学、师承关系、任职情况、研究方向、成果和创新方法等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从时空特征、学缘结构和研究的选择与创新总结获奖者的特点,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创新科技》2012,(12):36-41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国家科学技术界一项崇高的荣誉,目的是嘉许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有杰出贡献的公民及组织,表彰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以及提高综合国力。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两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获奖者的奖金金额为五百万元。十年来(2001-2011),共有18位各领域专家获得该奖项.  相似文献   

7.
2011年1月14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获颁201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师昌绪院士1920年出生,河北徐水人。1945年由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系毕业后  相似文献   

8.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是我国科技人才队伍中的领袖人物和杰出代表,他们的成长成才既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个体内在因素的影响,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且外部环境因素是通过个体内在因素起作用的.文章结合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介绍,将影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成长成才的内在因素归纳提炼为德、识、才、学、体.这五个因素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密不可分,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它们的作用及彼此间的逻辑关系可用"汽车模型"予以形象表述.  相似文献   

9.
《甘肃科技纵横》2009,38(1):1-1
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2009年1月9日公布,两住科学家获得最高国家科学技术奖,一位获奖者是被称为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另外一位获奖者是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以其权威性和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1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相似文献   

10.
在2006年1月9日上午举行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我校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盂超,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11.
“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良镛院士的毕生追求。吴良镛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今天,90岁高龄的他仍奋斗在建筑学教学、科研、实践的第一线,以自身行动践行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谋万家居”的人生格言。  相似文献   

12.
在今年1月9日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国科学院叶笃正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我作为他在20世纪60年代直接指导的一名研究生,衷心祝贺叶先生在他90大寿之际获此殊荣。叶笃正是世界著名的气象学家,是中国现代大气科学奠基人之一。他在罗斯贝波的能量频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国家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闵恩泽院士和吴征镒院士颁发了奖励证书。其中一位获奖者吴征镒院士是北京大学校友。吴征镒1916年6月出生在江西九江,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本科,1940-1942年入北京大学理科研究所攻读研究生,  相似文献   

14.
《科技潮》2006,(2):5-5
第四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在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叶笃正,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火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15.
16.
<正>2010年1月11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中科院院士、知名数学家谷超豪、中科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获得殊荣,奖金500万元。  相似文献   

17.
《少儿科技》2013,(2):27-27
2013年1月18日上午,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常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科技奖励体系不断优化。通过收集31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的获奖信息,采用案例与数据分析法,分析其主要贡献和年龄数据,得出了获奖者的一些普遍规律,如拥有强大团队的鼎力支持、敢于猜测和精于验证的科学方法、执着创新的优秀品质、锐意进取的人格魅力,进而发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蕴含着开拓创新、团队合作、批判质疑、执着科研等科学精神。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科研过程中充分体现出的科学精神细节进行披露,能够使科研工作者深刻领悟科学精神的内涵和意义,鼓励其不忘初心、攻坚克难、传承精神、结出硕果。  相似文献   

19.
《华东科技》2012,(3):42-43
年届九旬的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谢家麟院士、吴良镛院士在旁人搀扶下拄着拐杖走向领奖台,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获奖证书时,镁光闪烁,掌声雷动。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一位加速了我国的粒子研究,另一位改造了城市的衰落面貌。已入耄耋之年的学术巨匠历经半个多世纪不懈追求,扭转了我国在相关研究领域的落后局面,令晚辈后生受益无穷。心系国家前途,埋头钻研创新,一代代科研人以服务国家为己任,为国家建设贡献才智,在白纸上描绘出最美的画卷。  相似文献   

20.
《天津科技》2006,33(1):5-6
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于2006年1月9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他强调,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起直追,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