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大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反映出高校生命教育的缺失以及实施生命教育的紧迫性。研究探讨大学生漠视生命的原因、生命教育内蕴、生命教育措施等方面问题,以期促使我们的学校、家庭、社会都来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媒体的多则令人心悸的青少年轻生或随意伤害其他生命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的青少年问题具有对自身生命的漠视、对他人生命的轻视、对异类生命的摧残及成长问题日益严重等特点。为此,我们呼吁开展能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齐心努力,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的“生命教育”尽快实施。生命教育的实施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漠视生命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有些大学生漠视生命,其原因有多种:各种压力如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学业压力;学生自身的心理障碍;高等教育的缺陷;社会因素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生本人、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4.
过早凋谢的生命之花使我们意识到高校生命教育的现状是令人堪忧的。我们不能漠视高校生命教育研究起步较晚、师资力量匮乏和学校孤军奋战的现实。以树立人文理念为前提,开设专业课程为主渠道,组织学生体悟践行为特点,构建优良师资为基础,统筹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为合力,深入课题研究为理论源泉来开展生命教育,以呵护我们的大学生生命之树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丘文婷 《科技信息》2008,(35):330-331
在中国现行教育结构中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社会家庭等原因造成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生命、欣赏生命、珍重生命、珍惜生命。从而导致了他们对自己生命的轻视和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与残忍。为此笔者对广州十五所高校的大一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并进行调查分析,来了解我国目前大学生生命观现状以及他们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许多人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却迷失在了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追寻之中。大学生漠视生命、游戏生命、甚至伤害生命的现象经常见诸报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敬畏生命是人文精神的内核。只有政府重视、学校推进、社会支持、家庭配合,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才能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时期社会环境的迅猛变化,大学生漠视生命所引发的自杀及伤害他人的事件不断发生,高校生命教育缺失成为其原因之一.在探讨开展生命教育必要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提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生命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邢玉玲 《甘肃科技》2013,29(2):74-75,96
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是一种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的独特的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在探索、求知、竞争的人生旅程中认识生命、关爱生命,认清生命的价值进而提升生命价值。通过对大学生漠视生命这一现象进行研究,从大学生自杀、他杀的现状入手,分析其原因,针对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对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缺失及大学生自身对生命价值观没有形成正确的观念进行阐述,来论证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社会的转型,高校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现象日益严重,漠视生命的情况不断出现,高校的生命教育对此却显得相当滞后,教育工作者需要进行重新的审视与完善,力求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社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一套较完善的生命教育规划,真正做到教育学生认识生命、热爱生命,使学生更好地展现生命的光彩,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蒋强军 《长春大学学报》2012,(10):1263-1266
通过自杀态度问卷调查合肥地区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大学生生命认知的现状,笔者结合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抽样对比,开展大学生生命认知的四维度分析,进而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来弄清楚大学生生命观现状存在原因,提出大学生认识生命和敬畏生命、珍惜一切生命、创造生命价值的目标。最后,高校能够把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教学理念,不仅培养大学生拥有专业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1.
随着温室气体地排放,发生极端天气地变化,如印度洋海啸和桑美台风。环境污染加重和未成年人意外伤亡事件得增多,近几年来对生命教育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初中《科学》教育充满着生命的因素,理应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本文从分析现状入手,对初中科学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初中《科学》教育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并通过家庭、社会、学校、教师自身相结合,让学生从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入手,进而让学生尊重、敬畏生命,同时更要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真正地享受生命、体验生命。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现象日益严重。大学校园伤害事件、漠视生命、轻生现象时有发生。对此,作为人类生命之根的家庭,应该更加积极地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的价值,摆脱心理危机,防止过激行为。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体验、实施、探索等三个方面论证"生命化"课堂的实施,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作一次深入的探究,让更多的教师回归生命化教育.确证构建"生命化"的课堂,让学生体验"生命在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历史与社会课堂的发展方向,也是学校教育应该侧重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如何构建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化的课堂,成为当前中职教育发展中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之一。比如说大学生暴力倾向严重、自残现象严重、漠视生命现象严重等。这些现象的频频发生反映出了目前我国中职院校学生对自我和他人生命淡漠的现象。就此,该文着重针对这一系列情况进行分析,并针对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能从总体上强化学生的学习理念,从根本上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曾经看到一篇文章《我们的孩子是怎么了》,稚嫩的生命之花由于种种原因夭折了.现代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尤其在对待生命方面,如对自身生命的漠视、对他人生命的轻视、对异类生命的摧残,这些问题表现了青少年对生命的无知和不以为然.叶澜教授说过"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现在学校教育中越来越重视生命教育.初中科学课堂,则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最佳场所,如果有意识地有效地渗透生命教育,有助于树立学生的生命意识,明确生命之重,并且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境界,用科学的理念为生命护航,能使学生的生活温馨而丰富,生命健康而高尚.  相似文献   

16.
邱伶敏 《科技信息》2010,(19):I0270-I0270,I0280
现今中小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日益严重,关爱学生情感和生命成了教育的一个焦点。语文是人生命的体验与表达,。作为语文教师,应立足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渗透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让学生享受到生命自觉发展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胡敏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7):197-201
池田大作的生命思想是以珍爱生命,尊重生命为核心内容的一种积极的生命思想,它提倡与大自然建立和谐统一的关系,创造人生价值来实现幸福人生。在国内高校生命教育严重缺位的情况下,大学图书馆应该将池田大作的"生命尊严"思想纳入生命教育的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构建生命教育网络平台,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来实践生命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8.
公民道德与安全生产,初看似有些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关系密切。人的生命权、生存权是最大的权利,漠视生命,不管别人的生与死,是最不道德的事。  相似文献   

19.
对学生生命的漠视是导致当前品德教育缺乏生命活力的重要原因,要改变这种现状,应从教育价值取向、品德教育观念及教学功能三个方面进行深刻的反思,并正视品德教育存在的弊端,寻找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学生自身的因素、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以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