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食品一旦煮好应立即吃掉.食物冷却至室温后容易滋生细菌,食用在常温下存放4~5 h的煮过的食物最危险,而且存放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 (2)食品特别是家禽、肉类和牛奶等,必须彻底煮熟才能食用.所谓彻底煮熟是指使食物的所有部位的温度至少达到70℃.  相似文献   

2.
英国关注食品盐分与健康关联组织的专家说,吃盐是会上瘾的,如果你吃惯了高盐食物,舌头对盐的味觉感受功能就会受到抑制,致使你对高盐食物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越吃越咸.从味精、酱油到大鱼大肉,盐已经渗透到餐桌中的诸多美食中,就等你来吃呢!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自古以来以农立国,追求达到阴阳调和、天人合一的境界,重视四季的演变,以汲取盛产期的蔬菜与水果维持健康。当季的食物会应季节的变化,供给人类身体所必须的精力要素,所以如果遵循时令摄取食物,就可以让人有充沛的活力。冬季,正值万物缩藏之时,气候越变越冷,关于食养要求,宜多吃温热饮食,以健身驱寒。  相似文献   

4.
你知道吗?在国外只有蓝领才大腹便便,金领们通常身材苗条、动作轻捷,事实证明,越是条件优越的人士,越注重食物的健康选择.他们会花时间研究健康营养搭配和烹饪手法,把挑剔的精神延续到餐桌上,好不好吃重要,健不健康更重要.  相似文献   

5.
⑴食品一旦煮好应立即吃掉。食物冷却至室温后容易滋生细菌,食用在常温下存放4 ̄5h的煮过的食物最危险,而且存放时间越长,危险性越大。⑵食品特别是家禽、肉类和牛奶等,必须彻底煮熟才能食用。所谓彻底煮熟是指使食物的所有部位的温度至少达到70℃。⑶应选择已加工处理过的食品  相似文献   

6.
不少食物虽然味道鲜美,但其中所含的成分对身体是有害的,经常吃就成了有毒食物了.如何去除食物中的有毒物质,吃得更合理、更健康呢,我们不妨"以食降食".  相似文献   

7.
尚玉昌 《自然杂志》2012,34(3):157-160
动物前脑大小与觅食创新之间存在着神经生物学联系,通常是前脑越大觅食创新能力越强,觅食创新能力可大大提高鸟类的食物摄取率,从而对鸟类的生存和生殖有利。松鸦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记忆力,它常常为了未来的需要而贮藏大量的食物,并能在以后重新找到它们。当检查贮藏食物的行为与脑海马大小之间关系的时候,发现很多鸟类都表现出极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海马体积越大,贮食行为就越发达,这表明海马的大小是鸦科鸟类空间记忆力和觅食行为进化的关键因素。鸦科鸟类的祖先是适度贮藏食物者,这就是说,原始鸦科鸟类中的一些物种朝着专化贮藏食物者的方向进化,而另一些种类则走向了完全丧失贮藏食物的能力。通过观察和巧妙的实验,现已证实动物确实具有计划未来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摄取食物是生物体完整生活史中的重要一环.对食物的正确选择是动物生存与繁衍的必要条件.在食物匮乏的恶劣环境中,摄取更高热量的食物往往意味着更高的存活率.但是对于有更高食物选择权的现代人类而言,不加节制地大量摄入高能食物通常会带来众多健康隐患.  相似文献   

9.
对长江三峡库区中坝遗址人和动物牙釉质C和O同位素进行分析,重建该地区在距今约2.4~4.2ka期间人和动物的食性特征.结果表明人类主要以C4作物如粟等为主要食物,而水稻和小麦等C3作物含量较少,一般少于15%.猪的食物与人类牙釉质的食物存在显著的差别,其C3植物含量总体上大于人类食物的C3作物含量,但猪和人类的δ13C值存在重叠,表明人和猪的食物具有相似性;同时牙釉质δ13C揭示人和猪的体内水分来源也明显不同.鹿和牛的食物也存在明显差别,这是由于它们处于不同的生态位,但它们的δ13C值也部分重叠,也有相似的食物成分;在体内水分来源上它们之间也存在差别.杂食的人和猪与草食动物的鹿和牛不仅食物差别显著,不具有相似性,而且体内水分来源上也存在差别.4.2~2.4kaBP期间该地区人类农作物的生产方式和饮食习惯没有明显改变,但猪的养殖方式发生了变化,从放养到圈养,猪的食物中C3作物含量不断增加.随生产力的发展,到战国时期,中坝地区出现了较大范围的人类迁徙活动.  相似文献   

10.
追求永生     
吃得越少活得越久早在1935年,人们就已认识到: 假如将动物的食物摄入量(以热量计算)降到很低,同时又不影响动物摄入的维生素及其他必须的营养, 那么动物的最长寿命和平均寿命都能大大延长。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进一步发现,如果让实验鼠的热量摄入量减少一半,实验鼠的寿命就能比通常增加一倍,与此同时,实验鼠  相似文献   

11.
正有人说,深海里生物的长相跟水深有关,距离海面越深,相貌越丑陋,因为太黑所以不用看长相。这种说法可靠吗?对于深海生物,其实有许多你不知道的秘密,下面小编带你来揭晓。身怀绝技才能获得食物深海中大多数是海盆、海山环境,而这样的环境中生物相对稀少,因此有人将深海称为"海洋中的沙漠",这里的动物虽然个体比较少,但种类却不少。由于可获取的食物来源有限,所以能够在深海生活的动物大都身怀绝技,在寻找食物时各显神  相似文献   

12.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因具有高毒性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日常饮食尤其是动物性食物的摄入是人体摄入POPs的主要途径.来源于各种生物体的食物原料,除少数可以直接食用外,大多数需要经过烹饪加工后才能食用,而烹饪过程中发生的多种理化反应能够使食物中POPs的含量和分布发生改变.本文简述了食物中POPs含量在烹饪前后的变化以及烹饪对食物中POPs分布影响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3.
营养食物钟     
我们知道身体有生物钟,其实食物也有属于自己的营养食物钟.只要按照最佳的食物钟来进食,就能在充分享受美食的同时,吸收最佳的营养,得到最完善的健康.  相似文献   

14.
<世界上150种有益健康的食物>一书作者、营养学家强尼伯顿博士制作了一份有益健康的食物表.在书中.尽管伯顿所列的食物有些经常听说,但在超市里不容易辨认出来.下面是他对选择这些食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Ⅱ型糖尿病患者可分泌充足的胰岛素但不能产生适量的血糖.最近,研究人员指出,对这种非胰岛素依赖型的糖尿病患者,供给充足的含铬食物可以提高胰岛素响应功能,防止该病的发展.美国农业部人类营养研究中心的生物学家R.A.安德逊(R.A.Anderson)说,研究结果是推荐铬的消耗量应为该元素日允许量的上限值.但是大多数食物达不到这一要求,仅有少数几种食物含铬是较丰富的.他先前的研究表明,含单糖高的食物如葡萄糖能损耗体内的铬,而含多糖高的食物如糊剂之类可以贮存体内的铬.  相似文献   

16.
把丰盛的晚餐送到显微镜下过一遍,你会发现那些日常的食物突然变得面目全非.透过美国食物摄影师加伦·阿尔伯特手中的电子显微镜,我们看到小小的食物立即变得宏大而且深邃,宛如在科幻影片中欣赏到的外星风光.  相似文献   

17.
一些研究者认为狗獾是蚯蚓专食者.本文对欧亚狗獾(Meles spp.)的食性和相关的地理因子(纬度、海拔和坡向等)和环境因子(温度、雪被厚度、降水、初级生产力和人类影响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检验了这一假说.加上本研究组在青海湖地区的狗獾食性的研究数据,我们共采用了19篇文献中报道的22个研究地点的数据用于狗獾食性与生物地理关系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甄别了狗獾食性类别,提取影响狗獾食性重要作用的主成分;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揭示了食物多样性与主成分因子及生物地理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狗獾食物的构成有明显的纬度梯度.狗獾在低纬度地区主要以昆虫和爬行动物为食,而在高纬度地区则代之以蚯蚓为食,狗獾不是一个蚯蚓专食者.进一步研究表明,狗獾的食物多样性与纬度和人类影响强度呈显著正相关.食物的丰富度和可获得性决定了狗獾的采食策略.狗獾善于利用当地的资源作为自己的主要食物.从整个狗獾分布区来看,狗獾是一个机会广食者.  相似文献   

18.
咸味道的食物构成了我们每日的主食,而甜味道的食物,如甜点、水果,更像是饭前或饭后的零食,总不是正餐.然而,就在这个秋凉的换季时分,甜的食物与咸的食物牵起了手,甜与成,这两种基本的口味协同起桌,给我们的味蕾创造新体验的同时,在营养上又有怎样的突破呢?正因为甜的食物与成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价值,甜咸的配搭往住能让你获得更多的营养,达到饮食平衡.  相似文献   

19.
王文轩 《科学之友》2007,(17):48-49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是以鸟的立场说明若在时间上避开自己的同伴,就能找到更多的食物.  相似文献   

20.
马晨 《科学之友》2007,(17):52-53
水生动物千奇百怪,它们的牙齿也十分有趣. 鳍、河鲈、狼鲈、狗鱼等的牙齿都很尖锐,它们以鱼、虾为食,能用牙齿将食物撕裂、咬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