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检测盐酸小檗碱和苦参碱联合氨苄西林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利用二倍稀释法、微量棋盘稀释法、时间-杀菌曲线评估法对8株临床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盐酸小檗碱、苦参碱、氨苄西林单药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0.8~3.1μg/mL、12.5mg/mL和0.5~16.0μg/mL.盐酸小檗碱联合氨苄西林作用于8株分离株后,盐酸小檗碱和氨苄西林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下降了88%~94%和75%,抑菌浓度指数为0.187~0.498;苦参碱联合氨苄西林作用于8株分离株后,苦参碱和氨苄西林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下降了80%和75%~94%,抑菌质量浓度指数为0.188~0.450.2种生物碱联合氨苄西林作用于表皮葡萄球菌的时间-杀菌曲线显示,菌落减少量大于等于2lg N.盐酸小檗碱、苦参碱与氨苄西林联合作用表皮葡萄球菌均具有抗菌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多量与微量稀释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研究酵母菌的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多量与微量稀释法。方法 采用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药敏试验方案的多量稀释法和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45株念珠菌(包括来自国外AIDS患者的28株氟康唑耐药株,15株国内临床分离株和2株ATCC模式株)对氟康唑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值。结果 采用NCCLS推荐的多量稀释法与微量稀释法测定45株念珠菌对氟康唑的MIC值一致为91%。结论 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的多量稀释法与微量稀释法有较好的一致性,微量稀释法可以做为一种较好的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方法在临床实验室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用NCCLSM27-A微量法测定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的药物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测定白色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方法: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M27-A方案的微量液体稀释法,对34株健康人口腔中分离的白色念珠菌进行药敏试验,测定其MIC值。结果:34株白色念珠菌的MIC值在0.25~2.0μg/ml之间,所有菌株对氟康唑均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结论:NCC15推荐的M27-A微量稀释法具有易操作、实用性强、结果稳定、重复性好的优点。健康人群来源的白色念珠菌对氟康唑敏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蒜和生姜提取物体外联合抑菌效果。方法:以酶解法提取大蒜提取物,用K-B法分别检测大蒜和生姜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效果,用宏量稀释法检测其最低抑菌浓度,以微量稀释法检测大蒜和生姜提取物联合抑菌效果。结果:大蒜提取物对实验菌株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生姜提取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大蒜提取物对标准株ATCC 25923、ATCC 90029和临床分离株1420的MIC均小于生姜提取物;大蒜与生姜提取物联合使用时,对标准株ATCC25923的抑菌作用是无关作用,对临床分离耐药株1420的抑菌作用表现为协同作用,对ATCC 90029的抑菌作用为相加作用。结论:大蒜和生姜提取物对实验中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均有抑菌作用,其中大蒜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显著强于生姜提取物。大蒜与生姜提取物联合使用时,可增强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420和白色念珠菌标准株ATCC 90029的抑菌效果,减少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5.
依据药物分子设计原理,设计合成了以 2′, 4′-二氟代联苯基为分子骨架的新型1, 2, 4-三氮唑化合物.目标化合物分子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碳谱(13C NMR)、高分辨质谱(HRMS-ESI)进行确证.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5d, 5e, 6a, 6b, 7c的抗真菌活性较好, 化合物5d, 6a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和酮康唑、氟康唑的抑菌活性相当,化合物5d, 5e, 6a, 7c对红色毛癣菌的抑菌活性接近酮康唑,优于氟康唑.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旨在研究阿奇霉素联合苦木注射液对临床常见耐药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体外抑菌实验采用96孔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痢疾志贺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部分抑菌指数(FIC);采用体外药物浓度递增法对联合用药后具协同作用的标准菌株进行诱导耐药,测定两药联合后对高度耐药菌株的MIC及FIC值.结果表明,阿奇霉素联合苦木注射液对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痢疾志贺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具协同抑菌作用,对系列阿奇霉素高度耐药菌均具协同抑菌作用.综上,阿奇霉素联合苦木注射液对临床常见耐药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白色念珠菌为指示菌,测定了黄连等10种中草药的抗真菌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的中草药其抗真菌作用不同,其中黄连和黄芩2种药物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效果最好,其次是五蓓子和知母,而甘草对白色念珠菌抑菌作用较差.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黄连提取物的抗真菌作用随药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呈剂量依赖性.其最低抑菌质量浓度为1mg/mL.将抑菌成分不同的中草药进行两两配伍,考察其对白色念珠菌的协同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除五蓓子和丹参的混合药液对白色念珠菌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外,其余3组中草药的配伍,并无协同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姜妍  金玲  王妍  韩淑英 《科技资讯》2014,12(22):201-201
目的观察槲白合剂体内对小鼠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及体外杀菌效果.方法体外测定槲白合剂对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BC);体内观察小鼠阴道分泌物念殊菌转阴率、阴道灌洗液载菌量.结果槲白合剂对白色念珠菌的MBC为1.30 mg/ml,槲白合剂与氟康唑效价比MBC为1∶1;槲白合剂及氟康唑可使白色念珠菌转阴率增加及载菌量减少,具有剂量依赖性,其高剂量与氟康唑相近.结论槲白合剂对小鼠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有较好的疗效,体外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测定12种黄酮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筛选出了与头孢他啶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的增敏剂,同时以微量稀释法测定了化合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并以棋盘法测定了化合物联用后的最低抑菌浓度;此外,以杀菌曲线法、纸片法、细菌泳动能力法观察了化合物与头孢他啶联用后对细菌的影响.结果表明:12种化合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抗菌活性,它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均低于30%.单一黄酮化合物与头孢他啶联用时,其联合抑菌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未达到协同作用;而当盐酸黄酮哌酯与3-甲基黄酮-8-羧酸组合后再与头孢他啶联用时,可以显著地增强头孢他啶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三者具有协同作用,其联合抑菌率为95%;此外,盐酸黄酮哌酯与3-甲基黄酮-8-羧酸组合虽然可以增强头孢他啶抗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大肠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但其联合抑菌率仅分别为81%、78%、78%、82%,所以并未达到协同作用的效果,然而,盐酸黄酮哌酯和3-甲基黄酮-8-羧酸同时与头孢他啶联用时却可以增强头孢他啶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能力,而且具有协同作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海南温莪术挥发油的抑菌活性及最佳提取工艺.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海南温莪术挥发油对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lbus)、四联球菌(Micrococcus tetragenu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抑菌活性,并与浙江温莪术进行比较;以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为评价指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海南温莪术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海南温莪术挥发油的抑菌活性上优于浙江;海南温莪术挥发油抑菌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6(g/m L),提取1次,提取时间40 min.为海南温莪术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微稀释液体培养法和鲁米诺-过氧化氢-钴盐(Ⅱ)/E叽A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的方法,对3种黄酮类化合物芹菜素(1)、KaempferoI-3-O-α-rhamnopyranoside(2)和Bigarcinenone A(3)进行了抗菌和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这3种黄酮类化合物对5种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白色念珠球菌和热带念珠球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且它们对羟基自由基有良好的清除效果.其中化合物1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化合物2,3的抗微生物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2.
观察复方苦参洗剂中君、臣、佐各药组联合抑菌性质以及协同增效作用。采用加热回流水提法提取各药组获得相应提取液,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得相应各药组单用及联合对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ρMIC),采用联合抑菌指数(IFIC)判定两药组联合抑菌作用性质。结果显示,8味中药水提液的ρMIC范围为7.50 ~30.00 mg/mL,君、臣、佐各药组的 ρMIC范围为4.01 ~21.00 mg/mL,复方组ρMIC为2.22 mg/mL,黄柏+苦参、黄柏+白矾、花椒+白矾的IFIC≤0.5,黄柏+花椒、苦参+花椒、苦参+白矾3组0.5<IFIC≤1;君药组+臣药组IFIC=0.375 0,君药组+佐药组IFIC=0.750 0,臣药组+佐药组IFIC=1.000 0。复方组及君药组的联合抑菌效果明显强于单味中药的抑菌效果,黄柏、苦参、花椒、白矾4味君药对白色念珠菌抑菌活性较强,复方苦参洗剂抑菌效果的增强与各药组抑菌作用的协同和相加有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比实验,引用参考资料中的数据,对黄连中小檗碱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检测专属性强、精确度好、灵敏度高、RSD=0.25%、平均回收率为99.6%,RSD=1.16%,操作简单,方便快捷,为药品生产企业控制黄连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白色念珠菌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 (CaFBA-II)被认为是开发新型抗真菌药物的一个潜在新靶标.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中报道了β-酰腙-α, γ-二羰基化合物对CaFBA-II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在本研究中,几类苯腙类化合物被发现可以高效抑制CaFBA-II.实验结果显示,R2位上引入NO2有利于提高化合物的酶体活性,尤其是同时在R3位置引入磺酸基后,化合物2g的CaFBA-II抑制活性达到了亚纳摩尔级别(IC50=200 nmol·L-1).以化合物2g为代表,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D)和DOX方法,对化合物2g与CaFBA-II的结合模式也进行了系统研究.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设计的大多数苯腙类化合物都对白色念珠菌具有一定的抗真菌活性(MIC80=16~64 μg · mL-1).因而表明以苯腙类化合物为药物先导结构进行优化改造是设计开发新型抗真菌药物的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检测并控制合成盐酸兰地洛尔原料药物的质量,依托高效液相色谱-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建立了一种测定其中痕量基因毒性杂质3-[4-(3-硝基苯磺酰氧基)苯基]丙酸的方法。方法采用多级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灵敏度可达到0.50 mg/kg,加标回收率在91.9%~97.8%之间,且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28%(n=6),均能满足杂质检测的需要。该研究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可实现快速、低成本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理地区妇科女性患者阴道分泌物念珠菌检出状况、菌群分布及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取有自觉阴道症状到妇科门诊就诊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念珠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192份标本中念珠菌阳性标本55例,检出率28.6%,汉族和少数民族妇科门诊女性患者阴道分泌物念珠菌检出率分别为32.2%和25.7%,差异无显著性(P=0.324);56株念珠菌中白色念珠菌32株、光滑念珠菌12株、克柔念珠菌5株、热带念珠菌4株、其它2株。56株念珠菌对KETO、FCZ、5-FC和Amb的耐药率最高的是KETO,达73.2%;最低的是Amb,无耐药株。结论: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妇科门诊的常见疾病,白色念珠菌仍是主要致病菌,光滑念珠菌感染逐渐增多。本地区妇科患者阴道异常分泌物检出念珠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酮康唑存在普遍耐药现象,对两性霉素B基本无耐药株产生。  相似文献   

17.
渗漉法提取黄连中小檗碱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渗漉法提取黄连中小檗碱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正交实验法确立试验体系.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结果选择不同的提取条件盐酸小檗碱提取率有显著差异。结论最优提取工艺是:粉碎度为最粗粉、溶媒量为12倍、渗漉速度为5mL·min^-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