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诗经》中多篇有"鸠"的记载,运用训诂学和现代动物学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了探讨.确认它们为4种鸟:鹗、红脚隼、山斑鸠、大杜鹃.  相似文献   

2.
<正>在我国的许多地方,每年的春夏两季,都能听到一种鸟的叫声,那就是布谷鸟。布谷鸟对我们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它其实叫大杜鹃,是杜鹃科中的一种,属夏候鸟,它每年秋冬要飞到印度、中印半岛等地过冬,春天才飞到我国来"生儿育女"。因此它的叫声多为"布谷"音,所以人们把它叫"布谷鸟"。  相似文献   

3.
“即使”是个连词,常常同“也”、“还”等副词配合着使用,与它同义的连词还有“就算”、“纵然”、“哪怕”等等。在语言学界中,大家公认“即使”表示假设和让步,但对于重点是表假设还是表让步,意见就不一致了。有人认为“即使”重在表假设,把带“即使”之类连词的句子(以下简称为“即使”句)归为假设复句;[1]有人认为“即使”重在表让步,把“即使”句归为让转复句[2]或单作为让步复句。[3]此外还有人认为“即  相似文献   

4.
西汉“文景之治”时期实行“轻徭薄赋”是一个引人注意的问题。建国以来,史学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讨论,有人认为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采取的“让步政策”,也有人认为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反攻倒算”,分歧颇大。这个讨论,时断时续,至今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虽有很多同志发表了精辟的见解,但对“轻徭簿赋”的本质意义的探讨,仍觉言犹未尽其意。本文试从我国封建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来谈谈对这个问  相似文献   

5.
有人把形式逻辑中的“概念”分为“真实概念”和“非真实概念”(又称虚假概念、虚构概念、虚幻概念、虚概念等等)。由此产生了关于“非真实概念”的逻辑性质问题的不同观点:有人认为,“非真实概念”既无内涵又无外延;有人认为,“非真实概念”只有内涵而无外延;也有人认为,如果  相似文献   

6.
银行在信贷活动中是“先贷后存”还是“先存后贷”,这是关系到如何正确认识我国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的基本理论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有人根据专业银行发放贷款的记帐程序,认为是“先贷后存”,资金运用创造了资金来源;也有人根据银行的信用媒介职能,认为是“先存后贷”,资金来源在前,资金运用在后。我们认为,必须全面辩证地认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古往今来,人们对邓析的“两可之说”存在一些争议,有人认为它是一种诡辩,有人认为它是合情合理的。用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分析邓析的“两可之说”,其结论是邓析的“两可之说”并不是诡辩。  相似文献   

8.
有人认为,“一国两制”的提法中,“一国“是重心所在,因而“一国两制”的流行英又译法“onecountry,twosystems”是不妥当的,应双改为“twosystems,onecountry,或改为“onecountrywithtwosystems”。本又对这种观点提出异议,认为这种观点是忽视了提出“一国两制”的本意或出发.点的结果,并指出:“onecountry,twosystems”是“一国两制”的既形似又义合的英文译法。  相似文献   

9.
佛教在中国历史悠久,影响极广。佛教初传时,由于佛典多是用古梵文书写,要使它流通中原大地,势必要译成汉语。因此,译经便成为佛教徒的一项严肃而重大的工作。从东汉到唐中叶大约八百年间,涌现了许多著名的译经家。其中影响最大、译著最多的是姚秦时期的鸠摩罗什,南北朝时期的真谛,以及唐代的玄奘和不空,后人称他们为“四大译经家”。从翻译的数量和质量来看,玄奘居四人之首,但就译经的范围而言,则以鸠摩罗什所译为最广。鸠摩罗什,一名鸠摩罗耆婆,意译童寿,本天竺人(今印度),生于龟兹(今新疆库  相似文献   

10.
张勇 《大自然》2009,(3):75-75
东方大苇莺(Acrocephalus orientalis)广泛分布于我国境内,常见于湿地的芦苇丛、香蒲丛中。每到夏季,南至珠江流域、北至黑龙江流域,都能见到它的身影。《诗经·周南·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人们都耳熟能详。然而,诗歌中的“雎鸠”究竟指的是哪一种鸟,人们却有不同的解释。有人将其解释为鱼鹰,有专家研究认为鱼鹰不在河洲地区生活,  相似文献   

11.
《触龙说赵太后》中有“赵氏求救于齐”,这“赵氏”有的认为指赵太后,有的认为指赵国的国君。它究竟指谁呢?为什么有人把“赵氏”理解为赵太后?因为古代的妇女称“某氏”,直到解放前的农村  相似文献   

12.
版本学中“巾箱本”之“巾箱”何指?有人认为是放置手巾的箱子,但在史书中却未发现证据。从二十五史中书籍材质、装帧形式的变迁历史考证“巾箱本”中“巾箱”的来历,“巾箱”内装物品种类丰富,形积较小,而多为书籍,所以就成为了版本学中“巾箱本”的省称,“巾箱”还可引申为“学问著述”之义。  相似文献   

13.
贝克特的剧作《等待戈多》自问世以来,一直是人们心目中热议的话题。戈多究竟是谁,至今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上帝,有人说是类上帝,有人说是波卓,更多人认为该剧的重点不在“戈多”,而在“等待”。但“等待”的意蕴可以是不确定而多元的,在探索的过程中体味探索的过程或许才是人们最终追求的。  相似文献   

14.
所谓因“材”施“乐教”是集两位伟大古人留给教育界的两份瑰宝而成的:中国孔子的“因材施教”、古罗马贺拉斯的“寓教于乐”。我认为两者只取其一效果不佳,甚至不会有效果。因为如果是没有乐趣的“因材施教”,就犹如有人拿枪逼你吃下对你无益的熊掌鱼翅一样,你食之无味、食之无益也;  相似文献   

15.
李峥 《世界知识》2013,(19):56-57
荚㈧内华达州有一片被称为“51区”的乍蓼禁地,被公认为是美国最为隐蔽的军事禁区之。有人认为这里是美军用于测试最先进军事装备的试验场,但也有不少传闻说这里藏有外星人尸体,频繁有不明飞行物降落,是外星生命的“入境大堂”。  相似文献   

16.
寂寞文坛近一个时期,美国资产阶级文学界不断有人慨叹文学遭到了危机。他们称大战以来的这一段时期为“荒凉时代”,认为这些年代所提供的只是“冷战下的焦急感及动荡不定或消极冷漠的心情”。更有人哀叹在今日美国,小说已是“一种奄奄一息的文学形式”。并认为“在过去二十年中,小就在完成它的主要任务——紧密结合现实——方面,遭到了明显的失败”。  相似文献   

17.
通常人的遗体焚化后,只剩一堆骨灰,而佛门高僧遗体焚化后却能留下形色各异的结晶体,称为舍利。舍利常被视为僧尼们修行成正果的证明。舍利究竟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是人体内的一种结石,是出家人长年茹素、多吃豆制品等,因钙质沉淀,积聚而产生的。还有人认为舍利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由精、气、神所炼成的“丹”。佛教界认为:舍利是梵语  相似文献   

18.
古代汉语中“何所+动词”的句法应怎样理解?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采用“所+动词”作主语“何”作谓语的“主谓倒装说”。笔者先前也信奉这种说法,但是后来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即拟就发现的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主谓倒装说”产生的依据,是把句子里的“所”看作代词(也有人认为是助词),并且认为凡是“所”后出现动词甚至动宾词组,都必定是与之构成所字结构充当句子的某种成分。这可说是当前一种带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发表了一些论证“扒地”动作能产生动力的文章,甚至有人提出“刨动力”的概念,向所谓“后蹬是人体运动的唯一动力”的传统观念宣战。他们的论据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种观点认为脚在着地瞬间是相对于地面向后运动的,因而能产生向前的支撑反作用力。其中有人画出了着地瞬间着地脚相对于地面向后运动的示意图,也有人以上端有  相似文献   

20.
眼下,钟情网购的白领如果有人说“我买到了”,会被嘲笑为“菜鸟”;说“我淘到了”,会被认为已经“OUT”了;只有那些兴高彩烈地说“我秒到了”,才是最IN的潮人。因为“秒杀”,被称为2009年十大IT流行词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