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杂交小麦技术可以提高小麦稳产性和丰产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策略.目前,杂交小麦制种成本过高,限制了杂交小麦大规模商业化推广.杂交小麦制种成本取决于单位面积杂交小麦产量、纯度以及单位面积播种量.在国内现有播种模式下,杂交小麦很难实现单位面积播种量的降低.提高单位面积制种产量和纯度,对降低杂交小麦制种成本就变得尤为重要.其中,通过喷施除草剂提高制种纯度,可以作为降低制种成本的一个有效手段.无融合生殖提供了杂交小麦制种的新维度,这种技术完全不用种植父本植株,将杂交制种转变成自交制种,可以进一步提高制种产量和纯度,降低制种成本.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杂交小麦制种技术及除草剂在小麦制种纯度提升上的进展,并对未来创新技术方案进行了展望,以期加速杂交小麦的商业化推广.  相似文献   

2.
提高小麦单产是增加小麦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文章从沼气发酵残留物的特性、沼渣在小麦中的应用、沼液在小麦中的应用三个方面,探讨了沼渣沼液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健  周宽基  王峥  周君莉  邓兴旺 《科学通报》2022,(26):3140-3151
小麦作为人类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面临大幅提高产量以满足人口持续膨胀的挑战,而杂交小麦被认为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首选途径.作为自花授粉作物,小麦杂交种的生产应用需要稳定的雄性不育母本和高效经济的杂交育种体系.相比其他雄性不育材料,小麦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具有不育性稳定、恢复源广泛等优点,是建立杂交育种体系理想的母本材料.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小麦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突变体的研究进展,包括正向遗传学的基因克隆和通过基因编辑技术获得的多重突变体.本文详述了国内外通过染色体操作建立的小麦杂交育种体系,分析了各体系的优缺点及改进措施,以及利用分子设计育种建立的小麦第三代杂交育种体系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提高小麦杂种优势、降低杂交种生产成本和播种量的必要性与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长治县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历年全县玉米播种面积平均迭1.76万hm2,约占全县耕地面积的85%以上.玉米总产占全县粮食总产的90%以上.玉米的稳产、高产对全县粮食生产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确保玉米产量的稳步提高,人们从肥料入手,探索出一套适合该县玉米生长特点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5.
经过研究探索,笔者总结出一套适合长治县旱地玉米高产配套栽培的技术,文章对此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经过研究探索,笔者总结出一套适合长治县旱地玉米高产配套栽培的技术,文章对此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经过研究探索,笔者总结出一套适合长治县旱地玉米高产配套栽培的技术,文章对此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赵洪璋 《科学通报》1955,(10):41-41
一引言关中是陕西主要小麦产区。1934年前後有三个农场开始在关中农家小麦品种中大量采选单穗,西北农学院并引进了潘西维尔世界小麦1219种和中国小麦1972种进行试验。这一时期的选种工作到1940年结束,获得了三个结论。第一,关中农家小麦品种以螞蚱麦最好,丰产性最大,在渭河沿岸生长最好。各农场选出的推广品种如302号、陕农七号、武功螞蚱麦都是来自螞蚱麦。第二,外来品种的产量都不如螞蚱麦,仅碧玉麦的产量有些年份还能超过螞蚱麦,但因怕冷,产量很不稳定。第三,当时从螞蚱麦中选出的一些品种,只是在产量上提高了10%左右,而它们的抗条锈  相似文献   

9.
论如何提高沼气建设的质量和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沼气建设方面,笔者根据长治县沼气建设的实际,长远规划,规范管理,在沼气建设和管理方面作了一些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0.
绿色革命     
《世界科学》2005,(10):17-17
20世纪60年代,墨西哥掀起一场小麦生产革命。诺曼·博洛格博士首次成功地将"农林10号"矮秆基因用于小麦育种,育成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矮秆小麦,推广到拉丁美洲、中东、亚洲国家后,创造了小麦产量大幅提高的奇迹。后来,博洛格把这种高产小麦带到印度和巴基斯坦,使当地的小麦产量翻番。1968年,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署长在年度报告中写道:在巴基斯坦和印度有重大的进步,"看上去就像一场绿色革命"。这就是"绿色革命"的由来,博洛格因此被称为"绿色革命之父"。这项技术随后传到中国、中东、南美、北美等春小麦种植区。如今,矮化高产小麦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