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国华 《科技资讯》2014,12(16):179-179
入世后,日资企业对商务日语人才的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企业强调的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对高职院校日语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单一的语言文字教学已经不适应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日语专业在校企合作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长效校企联动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胡荣康 《科技资讯》2012,(33):207-207
本文通过阐述高职院校非日语专业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达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鹿业贞 《科技信息》2012,(1):463-463
近年来人才市场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企业强调的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对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提出了高的要求传统的较单一的语言文字教学已经不适应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出发,对日语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日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学生真正理解中日文化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运用日语解决问题,毕业后在中日交往活动中能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际。然而,高职院校的日语专业基本是零起点教育,在两年半左右的时间里,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日语语言交际能力,对广大师生来说绝非易事。由于中日文化背景的差异、汉语环境的影响、教学时数的限制、日语外教聘任的不足等诸多因素,导致大多数的高职学生在日语国际能力考试中听力成绩偏低,以及在日资企业工作中日语语言交际能力的欠缺。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就高职学生日语语言交际技巧作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日贸易的不断发展,商务日语信函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显得越来越重要。商务日语信函课程作为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目前高职院校信函课程教学中存在学生语言功底差,缺乏商务基础知识,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致使课程教学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影响了教学效果。针对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信函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尚永丽 《科技信息》2010,(23):262-262
随着日语人才需求的增长,高职院校普遍开设日语专业,激发高职学生日语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日语的动力所在。分析高职学生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高职日语专业学生日语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尚永丽 《科技资讯》2009,(34):186-186
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教学现状,阐述其存在的问题,并就今后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日语人才需求的增长,高职院校日语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日语阅读教学也日显重要。由于学生具有在校时间短,综合基础较薄弱,专业技能要求高的特点,高职院校更应重视日语阅读教学,在词汇、句子、语篇等三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9.
论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建设与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艳 《科技咨询导报》2007,(15):205-206
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就商务日语专业建设与改革的方案及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日语基础》课程调查问卷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基础日语课程在教材及教学资料、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的教学现状及问题,呼吁基础日语课程在改革创新的同时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方法,提出高职院校基础日语课程在教学教改中必须注意传承与创新的平衡和统一。  相似文献   

11.
高职高专院校以培养应用性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校内实训在商务日语专业教学的地位愈显重要。本文从商务日语专业对实训教学的要求入手,分析了校内实训教学的现状,提出了高职高专院校校内实训的对策和具体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12.
于梅 《科技资讯》2009,(29):201-201,203
本文拟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现状入手,力求找出当下高职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校制定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的改革提出一些试探性的改革,希翼高职院校日语教学的长足发展,并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适用的日语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3.
郑艳敏 《科技信息》2011,(9):I0023-I0023,I0021
随着经济全球化出的发展,企业对日语人才的要求也随之变化。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还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日语精读课作为高职商务日语专业的主干课程,对其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几方面,研究探讨日语精读课程的教学改革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关勇 《科技信息》2011,(20):I0164-I0164
独立学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富有群众首创精神的新型办学模式。它既不同于重点本科院校,又不同于高职、高专,其生命力在于培养学生的技能技术,要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核心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得以就业。而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人才市场对商务日语人才的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企业对日语人才强调的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一变化,给独立学院日语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商务日语教学往往是较单一的语言文字教学,显然已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刘娜 《科技信息》2012,(10):150-150
高职日语专业视听说课程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主要手段和支柱课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大量视听说教学资源的耳濡目染,提高学生的日语听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在今后从业过程中的日语应用能力。但现有的视听说教学很难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本文拟从高职日语专业日语视听说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初步探讨如何对日语视听说课进行有效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马文波 《科技信息》2011,(4):199-199
在普及大众化教育的环境下,高职院校摆脱旧的教学理念,以新的教学理念、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外语人才。日语专业教育也要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通过转变过去的教学理念,优化不合理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应用性教学,培养出多元化、高素质的应用型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17.
在如今的新形势下,普通高职院校的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较大。传统的较单一的语言文字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而创新日语教学模式则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中日经贸文化的深入交流,国内越来越多的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日语专业。高职高专院校是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目标的,要想把学生培养成这类人才,听力教学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日语教学中,听力教学可以说是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学生普遍感到听力水平提高很慢,总是停滞不前,因此提高和加强日语学生的听力水平成为课题教学中的一个难关。笔者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在分析高职高专日语专业学生听力现状的同时,对培养和提高学生听力能力提出了几点看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高职教育理念出发,结合当前高职日语的现状,通过将高职教育理念与高职日语教学相结合,对高职日语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张晓敏 《科技信息》2011,(33):355-355
与综合性大学相比,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而传统的日语教学模式已难以培养新时代需要的日语人才。因此高职日语教学要建立新的教学思维,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培养他们用日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平时不断积累。本文从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等方面来阐述高职日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