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矿巷道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生产人员的安全.在研究分析影响巷道稳定性的地质条件、支护、施工和巷道变形监测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矿巷道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其评价方法,为煤矿巷道稳定性的定性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矿工的人身安全,文章主要论述了巷道顶板事故的种类、巷道顶板的事故种类上来分析巷道顶板事故的成因,并针对以上的种类及成因制定的巷道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煤矿巷道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矿巷道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生产人员的安全。在研究分析影响巷道稳定性的地质条件、支护、施工和巷道变形监测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矿巷道稳定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其评价方法,为煤矿巷道稳定性的定性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对提高煤矿巷道掘进效率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岩石爆破技术理论和工程实践,从影响岩巷掘进中深孔爆破掘进速度和巷道的炮眼深度,光面爆破和掏槽方式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施工过程中为提高巷道掘进效率应采取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卢林 《科技资讯》2014,12(25):47-47
煤矿开采业是一项危险系数较高的行业,煤矿巷道的支护措施是否可靠不但关系到巷道本身的安生生产性能,而且关系至矿井下采矿人员的生命安全。良好的巷道支护措施既能提高开采效益以能保证巷道及矿井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文从锚杆支护系统出发,对高强锚杆在深部煤矿巷道的应用进行探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巷道耦合支护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改进型空心包体应变计,对平顶山八矿进行了地应力的实际测量,并得到矿区地应力测试结果和分布规律;得出了计算区域初始地应力场相应的应力回归公式,并且分析了矿井地应力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用有限元法经过对比分析,对平顶山八矿"二水平戊二回风上山"通风巷道进行了优化分析和耦合设计,并对优化前后巷道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已知地应力基础上对巷道的优化设计可以到达令人满意的效果,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7.
杨文忠 《科技信息》2012,(36):416-416
煤矿巷道围岩控制技术是煤矿企业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巷道稳定的主要因素,重点论述了煤矿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及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8.
摘位于淮南矿区的朱集西煤矿井深1000m,-962m水平巷道囿岩变形明显,巷道顶板下沉变形严重,给生产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及投资成本,顶板事故更使企业难以承担,这迫切要求矿建工程人员探索更可靠更安全的顶板控制方式。该文通过该矿中央胶帝运输机巷顶板控制的情况及效果,探讨深部井巷道顶板极不稳定情况下,上山施工过程中顶板控制的方式,总结出复合支护在深部井巷道顶板控制中的可靠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孟艳霞 《太原科技》2015,(4):62-63,66
文章介绍了3号煤层的地质特征,对3号煤层巷道布置进行了分析,针对3号采煤层大断面巷道掘送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钢带上孔内布置锚杆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煤矿井下巷道贯通相关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燕 《科技资讯》2009,(27):52-52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的巷道贯通的相关研究经验,以煤矿井下巷道贯通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角度下的煤矿井下巷道贯通进行了分析探讨,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姚鑫 《科技资讯》2014,(2):100-100
在我国的煤炭储存中,有74.4%的煤炭处于600 m以下底层,每年正以9~11 m速度向煤矿深部进行开采,通过实践表明,有43%~79%的深井需对其进行翻修,深井巷道明显特点是,在巷道开挖过程中,由于矿压导致收敛变形,该特点是因为深井巷道的围岩出现破裂及破裂范围较大决定。本文主要分析煤矿深部巷道支护的研究现状,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开采深度向深部发展,任楼煤矿巷道变形严重,稳定性问题逐渐成为制约生产和安全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采用空心包体应力解除法,对任楼煤矿进行了地应力测量.实测结果表明,任楼煤矿地应力以水平应力为主导,且水平应力大于铅直应力,并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每个测点的应力状态与其所处的构造部位、岩体结构及岩性分布等有关.研究成果对矿井深部巷道支护及矿井灾害防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安全、快速、高效救援的理念出发,针对煤矿井下灾后救援中常遇到的垮塌巷道,阐述其对救援工作的影响,并确认依托原有巷道形成救援通道是最佳路径。首次就垮塌巷道研究中所涉及的科学与工程问题明确了其相关研究内容,具体包括灾前巷道稳态评价、垮塌巷道等级划分、垮塌巷道与块状堆积体结构研究、垮塌巷道内救援通道快速形成技术四个方面。这些研究内容的确立与未来的深入研究,对推动我国煤矿救援工作的科学发展、提高灾后救援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综采工作面的推进,受采动影响回采巷道围岩应力重新分布造成巷道变形甚至破坏从而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回采巷道超前支架作为一种井下关键支护设备,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归纳超前支护理论和超前支架应用现状以及我国部分煤矿超前支架现场应用效果,对我国现有超前支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作出总结;从支架姿态信息监测与控制、设备协同、供液系统控制技术三个方面分析了超前支架智能化过程存在的难点,得出现有的回采巷道超前支架难以与智能综采设备协同作业,严重制约着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基于超前支架的应用现状和5G通信技术对超前支架的发展方向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砌碹支护技术、棚式支架技术、锚杆支护技术、锚喷支护技术、锚索支护技术、注浆加固技术、联合支护、应力控制技术等方面,详细探讨了工程实践应用中煤矿巷道支护技术。  相似文献   

16.
煤矿巷道设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煤矿数字成图与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基于VC 平台开发出适用于煤矿巷道断面设计和交岔点设计的煤矿巷道设计系统。通过本系统,煤矿设计人员只需要输入必要的参数,就可以自动绘制出相应的巷道断面图和交岔点图,并通过煤矿数字成图与管理系统打印出图。  相似文献   

17.
锚杆支护可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将载荷体变为承载体,它有利于改善巷道的维护状况,保持巷道围岩的稳定性。正确地设计和应用锚杆支护,必须对锚杆支护的机理有正确的认识。本文分析了锚杆支护的机理,并介绍了当前先进的一次支护理论和锚杆支护设计原则,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赵计春 《科技信息》2013,(26):410-411
金鸡滩煤矿一水平回风大巷设计在主斜井下方通过,为了安全施工,必须采取加固措施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施工措施。本文简要介绍了巷道断面特征以及支护特征,详细介绍了加固段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对今后煤矿巷道加固段的安全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针对煤矿开采中井下温湿度的预测和控制问题,设计了单一巷道风流温湿度的计算模型,对矿井不同用途及不同使用年数巷道进行实测和模拟计算,验证了计算模型的计算精度和在通风网络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各种巷道的计算结果和实测值基本一致,说明基于单一巷道的理论计算式适用于通风网络中的温度湿度预测计算;非均匀巷道的风流温度湿度可利用均匀潮湿模型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有大中型煤矿开采深度每年以8~12 m的速度向深部增加,一些老矿区和缺煤矿区相继进入深部开采阶段。由于开采深度的加大,岩体应力急剧增加,地温升高,巷道围岩破碎严重,塑性区、破碎区范围很大,蠕变严重。采用工字钢、架棚等被动支护技术已不能有效的控制巷道的变形,采用高强度全长树脂锚固锚杆锚固力大、锚固及时,能主动地将支撑载荷作用到巷道周边,对围岩施加径向力,加强巷道或硐室周边围岩稳定性,充分发挥围岩的自身承载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