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利用蜡下油资源,开展了蜡下油异构脱蜡生产Ⅱ、Ⅲ类高档基础油的工艺研究。采用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PIC-802异构脱蜡催化剂对减二线蜡下油馏分进行加氢预处理—异构脱蜡—补充精制三段加氢工艺试验。在加氢预处理单元体积空速1.0 h~(-1)、反应温度375℃,异构脱蜡单元体积空速1.0 h~(-1)、反应温度365℃的工艺条件下,蜡下油原料经过加氢预处理—异构脱蜡—补充精制三段加工后可以得到6cStⅢ类高档润滑油基础油,基础的倾点-18℃、黏度指数122、收率58.36ω%,为蜡下油原料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碳四馏分加氢饱和催化剂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以氧化铝为载体,钯为活性组分,并添加有助剂的C4馏分加氢饱和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对裂解C4馏分及催化裂化(FCC)C4馏分加氢饱和性能,催化剂加氢饱和工艺条件,优化出了催化剂适应的操作范围,同时对催化剂进行了长周期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最适宜的操作条件为:温度55~70℃,压力1.5~2.0MPa,空速1.0~2.0h-1,H2/烯烃体积比200~400。在此工艺条件下进行的稳定性实验表明,除个别时间段外,原料中烯烃的加氢饱和率均大于99%,加氢产物满足乙烯裂解料和车用液化气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大庆焦化柴油为原料,进行了焦化柴油络合脱氮剂的研究.考察了剂油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沉降时间等工艺条件对脱氮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脱氮工艺条件.利用络合脱氮-加氢精制组合工艺,在温度360℃、压力6.0 MPa、空速1.5 h-1、氢油比800:1及相同的加氢精制催化剂的条件下,以焦化柴油及其脱氮油为原料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采用直馏柴油催化氧化脱硫工艺中试装置,在表观停留时间3~5min、反应温度60℃、氧化催化剂/柴油体积比0.24,反应物料循环量1000L/h和柴油/萃取剂体积比2.5的试验条件下对直馏柴油进行催化氧化脱硫中试研究。精制柴油的产品分析表明:柴油中的主要硫化物二苯并噻吩类被氧化为极性的砜类化合物经萃取脱出,本工艺脱硫效果良好。富集硫化物柴油与催化柴油按1∶10的体积比混合,在模拟兰州石化炼油厂柴油加氢工业装置的操作条件下加氢脱硫,可使混合富硫柴油中的硫含量从2500μg/g降低到800μg/g。富集硫化物柴油可作为催化裂化柴油加氢装置的原料。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加氢裂化尾油的油品性质,以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采用自主研制的Pt/SAPO-11和W-Ni/Al2 O3催化剂及一段串联加氢工艺可生产出优质的特种油。从产品馏分分析数据可知,轻质馏分可生产6#、120#、SHD80、SHD100和SH-2731等溶剂油,重质馏分可生产工业白油和专用润滑油基础油。  相似文献   

6.
针对废润滑油处理不当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对废润滑油进行再生,不仅能够解决环境问题,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能源危机;通过分析废润滑油的来源及组成,比较现有废油再生技术的优缺点,总结出只有采用高效的溶剂萃取、剧烈加氢或者全面使用发烟硫酸处理的方法才有可能彻底除去废油中的非理想组分;然而,仅仅通过提高加氢精制的苛刻度,单一催化剂难以实现目标,组合加氢再生工艺为最佳选择;首先加氢保护剂可以除去废油中的杂质以确保装置的长期运转,其次通过加氢异构催化剂提高再生油品的质量,最后加氢精制催化剂确保最终产品的稳定性;综上,将多种催化剂形成并联或串联加氢再生工艺,能够显著提高废润滑油再生收率以及产品质量,并且改善废油再生工艺装置的稳定性,是未来废油再生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研制的FCC汽油加氢催化剂GFH-1/GFH-2.以大庆未脱硫醇FCC汽油为原料,经脱臭处理,然后切割为轻、重2个馏分,重馏分加氢产物与轻馏分混合后产品硫含量小于25.0μg/g,辛烷值损失不到1.3个单位,达到国Ⅳ汽油标准,研发的催化剂对FCC汽油加氢脱硫表现出良好的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一段串联加氢裂化工艺,进行了新型化工原料型加氢裂化催化剂的研发工作.200 mL固定床加氢评价结果表明:以大庆VGO为原料,在控制原料(177℃)馏分油转化率为63%的转化率条件下,加氢裂化轻石脑油(65℃)收率为15.1%,可作为乙烯裂解原料或清洁汽油调和组分;重石脑油(65~177℃)收率为48.3%,芳潜为49%,是优质的催化重整原料;柴油(177~320℃)硫含量低于15μg/g,芳烃含量低于5%,可作为清洁柴油调和组分;尾油(320℃)收率为11.1%,BMCI值为5,是优质乙烯裂解原料.2 000 h的活性稳定性试验表明,研制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能够满足工业装置长周期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清洁油品标准的提高,人们对催化剂性能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传统Al_2O_3载体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通过对传统Al_2O_3载体加以改进,研制出一种适用于掺炼劣质加氢焦化汽油的重整预加氢催化剂CoMoNi/Al_2O_3-SiO_2。该剂具有较高的加氢脱硫、脱氮及烯烃饱和性能,在反应压力2.5 MPa、体积空速4.0 h~(-1)、氢油体积比200∶1的工艺条件下,进行了掺炼不同比例(0%、20%、50%)加氢焦化汽油原料的加氢性能评价,加氢产品均能达到重整原料的要求,并进行了催化剂1 500 h活性稳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辽河坨子里渣油加氢残渣的延迟焦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型焦化装置上,研究了辽河坨子里渣油加氢残渣的焦化性能和产物分布规律,以及加氢试验条件对焦化产物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常压渣油和减压渣油加氢残渣焦化产物的分布和性质略有差别。焦化液体总收率只有39%~44%,焦炭收率高达43%~48%;焦化汽油馏分和柴油馏分的安定性较差,氮含量较高,需要进一步加氢精制;焦化蜡油的氮含量高,不是良好的催化裂化原料,焦炭只能用作工业燃料。随着加氢反应温度的升高,加氢残渣焦化产物中的汽油和柴油馏分的收率降低,液体总收率也降低,而焦化气体和蜡油的收率增加。  相似文献   

11.
辽河坨子里渣油加氢残渣的延迟焦化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小型焦化装置上,研究了辽河坨子里渣油加氢残渣的焦化性能和产物分布规律,愉及加氢试验条件对焦化产物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常压渣油和减压渣油加氢残渣能产物的分布和性质略有差别,焦化液体总收率只39%-44%,焦炭收率高达43%~48%,焦化汽油馏分和柴油馏分的安定性较差,氮含量较高,需要进一步加氢精制,焦化蜡油的氮含量高,不是良好的催化裂化原料,焦炭只能作工业燃料,随着加氢反应温度的升高,加氢残  相似文献   

12.
以ZSM—5分子筛和拟薄水铝石为原料,硝酸镍为镍源,采用挤条成型及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不同镍负载量的催化剂。通过N_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和吡啶吸附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加氢裂化尾油为原料,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对自制催化剂进行了临氢降凝反应评价。结果表明,负载适量镍可以改善催化剂的孔结构和酸性;在反应温度为280℃、空速为1.0 h~(-1)、氢油比为500、压力为15 MPa的条件下,使用镍负载量为5%的催化剂,可得到凝点为-19℃,收率为62.4%,黏度指数为92的润滑油基础油。  相似文献   

13.
煤焦油加氢脱硫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煤焦油加氢脱硫工艺过程的优化工艺条件。方法在小型固定床加氢装置上,通过单因素实验、Box-Benhnken实验设计优化工艺条件。结果得到了煤焦油加氢脱硫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81.25K,反应压力13.10MPa,液体体积空速0.32h-1,氢油体积比1200∶1,产品硫含量为12~20μg/g。结论煤焦油的硫含量较低,要达到较好的加氢脱硫效果必须在高温、高压和低空速下进行,该工艺对煤焦油加氢改质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吴波 《科技咨询导报》2010,(16):21-22,24
本文介绍了美国UOP公司的UF-210STARS加氢精制催化剂和DHC-32LT加氢裂化催化剂在独山子石化分公司炼油厂新区加氢联合车间200万吨/年蜡油加氢裂化装置上的应用情况。通过开工期间和正常生产阶段的使用。该催化剂表现出了开工无须钝化、活性稳定、中间馏分收率高、抗氮能力强等优点。适合生产高标准的柴油组分,并能为乙烯装置提供优良的乙烯裂解原料。  相似文献   

15.
考察了温度、压力、氢油比和原料液体空速等对Ni-HPW/Al2O3催化剂上正癸烷加氢裂化反应活性及产物分布的影响,通过优化催化剂最适宜的反应工艺,增加中间馏分油收率.结果表明,NiHPW/Al2O3催化剂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50℃,反应压力2 MPa,液体空速2.0 h-1,氢油体积比3000.在此条件下,正癸烷转化率为52%,C5+选择性为67%.  相似文献   

16.
利用小型滴流床反应器和NiW/Al2O3商业催化剂对全馏分龙口页岩油进行中压(≤9 MPa)加氢精制研究。考察反应温度、压力、液时空速和氢油比对加氢产物的硫含量、氮含量、密度、颜色和裂解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降低液时空速,增大反应压力有利于加氢脱氮(HDN)反应进行;氢油比高于1000之后,增加氢油比对加氢脱硫(HDS)和HDN影响较小;当反应温度为420℃、压力为7 MPa、液时空速为0.5 h-1、氢油比为1000时,页岩油的脱硫率和脱氮率达到最高,分别为99.6%和99.9%;龙口页岩油加氢精制的最佳反应温度为400℃、压力为9MPa、液时空速为0.5 h-1、氢油比为1000。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放大制备的器外预硫化型MoNiP/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裂化柴油的加氢脱硫(HDS)、加氢脱氮(HDN)性能,并与传统的器内预硫化的MoNiP/γ-Al2O3催化剂作对比.结果表明,在氢压为8.0 MPa,氢油体积比为570,反应温度为310 ℃,体积空速为1.9 h-1的条件下,器外预硫化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和加氢后柴油的十六烷值提高值均与器内预硫化催化剂基本相当,而其加氢脱氮性能略低.X射线衍射(XRD)与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分析表明,器外预硫化催化剂的MoS2活性相对并不完善,导致其加氢性能以及加氢脱氮活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8.
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技术,对伊朗常渣及其加氢尾油进行了分离,测定了窄馏分的密度、折光率、残炭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元素、金属含量(镍、钒)、族组成(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对两种窄馏分的性质及其随收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对比,计算了窄馏分的平均沸点。对加氢尾油馏分的二次加工性能进行了预测,分析了萃取分馏窄馏分和残渣的性质和组成对加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氢尾油的馏分不适宜作为裂解原料,可以作为催化裂化的原料。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放大制备的器外预硫化型MoNiP/γ-Al2O3催化剂的催化裂化柴油的加氢脱硫(HDS)、加氢脱氮(HDN)性能,并与传统的器内预硫化的MoNiP/γ-Al2O3催化剂作对比。结果表明,在氢压为8.0 MPa,氢油体积比为570,反应温度为310℃,体积空速为1.9 h^-1的条件下,器外预硫化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和加氢后柴油的十六烷值提高值均与器内预硫化催化剂基本相当,而其加氢脱氮性能略低。X射线衍射(XRD)与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分析表明,器外预硫化催化剂的MoS2活性相对并不完善,导致其加氢性能以及加氢脱氮活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0.
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分馏技术,对伊朗常渣及其加氢尾油进行了分离,测定了窄馏分的密度、折光率、残炭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元素、金属含量(镍、钒)、族组成(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对两种窄馏分的性质及其随收率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对比,计算了窄馏分的平均沸点。对加氢尾油馏分的二次加工性能进行了预测,分析了萃取分馏窄馏分和残渣的性质和组成对加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氢尾油的馏分不适宜作为裂解原料,可以作为催化裂化的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