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洲经济是以进出口贸易为中心的商品交换经济,大多数国家的出口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以上。在80年代,世界贸易增长,1983年后增长势头强劲,1988年比1987年的贸易量增长8.5%。但是世界贸易的拓展之风越非洲而过。非洲的出口增长率在80年代的许多年份为负数。非洲1988年在世界贸易中的百分比由1979年的5.9%降为1.9%。  相似文献   

2.
1996年,西亚非洲地区经济在1995年好转的基础上,又迎来一个好年景。与1995年相比,中东北非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可从3%提高到4%,通货膨胀率有望降低到10年来的最低水平。在地中海沿岸地区,由一批经济增长率达到5%左右的国家组成的“南地中海增长带”脱颖而出;撒哈拉以南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从3%提高到5%,通货膨胀率从32.1%下降到21.3%。加纳、毛里求斯、科特迪瓦、津巴布韦、乌干达等国的经济增长率达到或超过了5%,成为非洲经济  相似文献   

3.
据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1991年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2.4%,多数国家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2.6%和3.5%,但人口数量的迅猛增长使经济所取得的进步几乎化为乌有。黑非洲国家人口增长率大都居高不下。1980年至1989年期间,撒哈拉以南地区非洲国家的年平均人口增长率为3.2%,这使得该地区人均产值增长率仅为0.6%,远远低于南亚以外的世界其他地区。人口的增长进一步恶化了非洲的困境,贫穷、饥饿、艾滋病和疟疾等泛滥成灾。全地区的一半人口处于贫困  相似文献   

4.
非洲国家的经济受到八十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经历了百年罕见的旱灾和饥馑;背负着沉重的外债,情况不断恶化。西方对非洲经济的评价是一团漆黑。那么,非洲经济就见不到一线光明了吗?笔者的看法是:困难还很大,但形势已略有好转,展望前景,有了希望。略有好转自从1983年世界经济走出危机的谷底后,非洲地区经济的复苏最为缓慢,去年开始略有好转。 (1) 经济增长率有所回升。在世界经济经历危机的时期,非洲经济增长率不断  相似文献   

5.
非洲的人口增长特别快,堪称世界之最。这个情况正在严重地影响着非洲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给生态环境、粮食、教育、医疗卫生、就业、交通、社会治安等方面带来了许多难题。从2.2亿到8亿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最近统计,在1986年至1990年期间,非洲人口年均增长率为3%(大大超过了世界人口1.7%的年均增长率),平均每年净增  相似文献   

6.
正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非洲仍然是一个贫穷、落后、充满战乱和疾病的地方,但实际上非洲的经济增长很快。据非洲开发银行的一份新报告,1/3的非洲国家GDP增长率超过6%。非洲的中产阶级也在快速成长,超过3.5亿的非洲人日收入在2美元至20美元之间。2013年8月底,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2013)》白皮书指出,目前中国已成为非洲最大贸易  相似文献   

7.
日本经济在60年代经历了年均增长率10%的高速增长期后,70年代初至80年代的年均增长率大体保持在4%的“中速增长”。然而,90年代日本经济平均年增长率只有1%,是战后日本经济表现最差的时期,被称为“十年萧条”。有的日本学者认为,90年代对于日本来说是“失去了的十年”。“一进一退”的根本原因在这“失去了的十年”当中,又以1997、1998年度的经济形势最为严峻,连续两个年度出现了负增长(1997年度的实际增长率是-0.4%,1998年度为-1.9%)。在这以前,日本经济只是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的1974年出现过负增长,那年实际增长率(除去物价变动的影响)为负,但名义增长率仍为正。因此,就实际增长率而言,1997、1998年度是战后日本第二、  相似文献   

8.
<正>在经历了独立以来半个世纪艰难曲折的探求、徘徊后,非洲大陆也获得了一个持续十多年的相对稳定而快速的发展时期。今天,人们开始谈论"非洲成为世界增长新大陆"这样的话题,而实现非洲大陆复兴的"非洲梦"也不再是一个完全遥不可及的天方夜谭。总有"新奇"的事发生在过去十多年的大部分年份,非洲大陆都保持了4%到6%的经济增长率,相当一批非洲国家的发展速度更快。以2011年为例,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大多数国家保持了较好发展趋势,平均增速超过5%。在当年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十个国家中,有六个集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政治形势的演变和各国经济实力的消长,80年代世界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结构调整、变革、动荡和不平衡,从而引发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一些重要的趋势和动向明显加强。据联合国经济部门的统计,从1981年至1990年,世界经济的增长率平均每年为2.9%,是30年来增长速度最慢的10年(60年代和70年代分别为5.2%和3.9%)。这主要是因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增长率下降,即从70年代3.1%降至80年代2.6%。发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非洲多数国家的经济不仅未能摆脱对外资外援的依赖,而且在80年代的十年中这种依赖加深了。随之,非洲许多国家不得不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为它们制定的“稳定规划”和“结构调整规划”,据说这两个规划能纠正非洲国家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和调整宏观经济。但是,这个处方在非洲并不灵验。十年来非洲国家仍然陷在深重的危机中,人均产值连年下降,投资锐减,外债累累。于是,非洲国家提出了自己的经济改革计划《替代框架》。《替代框架》是《以“非洲框架”替代“结构调整计划”:国民经济的复苏和再造》的简称。它是由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阿德德基博士主持制定的,并于1989年4月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  相似文献   

11.
抓住石油跌价、日元升值的机会,发展出口,吸引外资,又充分发挥旅游优势……泰国经济起飞了。多年来泰国经济持续增长,在发展中国家中堪称典范。60年代到70年代它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7%,1971年到1982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7.1%。此后它经历了由世界  相似文献   

12.
非洲国家独立以后,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比起其他地区的一些“发展型”国家,非洲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究其原因,最关键的因素是非洲制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落伍的、过时的、不切实际的。因为非洲国家的发展战略,都是循着西方国家的发展轨迹,亦步亦变趋。非洲国家独立后,在政治激情支配下,为改变经济落后和依附状态,纷纷实行“增长第一”的赶超型发展战略,即让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迅速超过人口增长率。具体做法是用进口替代加速工业增长。但是,这种量的增长因没有考虑收入分配而并未带来整个社会质的变化,相反忽视农业和农村发展不但造成严重贫困、社会不平等和分化,还  相似文献   

13.
1988年,困难重重的非洲经济出现了一些转机。根据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今年1月作出的估计,1988年非洲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约为2.5%,高于1987年的1.3%,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平均增长3%,北非增长2%;石油生产国的经济增长率为1.8%,非石油生产国的增长率为3.7%。粮食喜获好收成,是1988年非洲经济状况改善的突出标志。粮食生产比1987年增长3.8%,谷物产最达7180万吨,比1987  相似文献   

14.
1984年美国经济出现了五十年代以来的最高增长率6.6%,但1985年的增长率大幅下降,只有2.3%。包括作者在内的许多人曾估计美国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可能出现新的经济衰退。可是,去年底以来石油价格暴跌;至今年4月份下降幅度达60%。油价下跌给西方石油进口国带来了“福音”。国际经济机构和各国政府纷纷调高原来预测的增长率。里根政府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增长率将达3.4%,明年将继续增长4%。  相似文献   

15.
外刊概要     
《世界知识》2012,(14):6-7
<正>1吉布提:战略升级【英】《新非洲人》2012年6月Stephen Williams吉布提位于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扼红海入印度洋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2012年正值吉布提独立35周年,经多年努力,该国经济取得了一定发展,2011年经济增长率保持在4.5%左右。近年来,总统伊斯梅尔·奥马尔·盖莱以  相似文献   

16.
中非援助情义深中国和非洲相距遥远,但曾经受西方列强侵略的共同历史感受和现实国际生活中的共同点,把中国和非洲相联结。中非在政治和经济上相互支持、帮助,谱写出不少感人的篇章。我国从60年代开始的对非洲国家的经济技术援助产生了很大影响。截至1987年底,中国共向46个非洲国家提  相似文献   

17.
1994年末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后,整个拉美经济曾一度受到冲击,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从1994年的5.2%下降到1995年的0.4%。然而,这种影响并不长久,到1996年,拉美经济就已呈现出复苏的势头,预计GDP 增长率将为2.9%(以上数字由联合国拉美经委会提供);人均 GDP 在1995年下降1.5%后,1996年也将增长1%。在经济增长率上升的同时,通货膨胀率则在下降。80年代,拉美国家曾遇到过恶性通货膨胀的困  相似文献   

18.
巴西在70年代的“经济腾飞”是令人惊叹的。它以工业年增长率8%的速度节节向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攀升,建成了从航空、钢铁、汽车到信息、军火、化工等部类齐全、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巴西国民生产总  相似文献   

19.
吴强 《科技潮》1998,(6):23-25
世界经济在动荡中持续增长1997年,世界经济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报告,199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1%,预计1998年将为3.5%。工业化国家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龙头"。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表的世界经济评估报告,工业化国家1997年经济增长率为3.9%,1998年将为3.6%。美国经济增长依然强劲。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美国经济1997年增长约3.8%,各项经挤指标均表现良好,呈现出"三高"(经济增长率高、出口高、企业利润率高)和"三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低和财政赤字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较低)的发展态势。美国的综合竞争力在发达国家中居于榜首。1998年,美国经济仍会继续保持增  相似文献   

20.
常华 《科技智囊》2014,(11):20-22
<正>各机构预测: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在2.5%—3.5%之间联合国贸发会议:今年全球经济增长2.5%至3%9月8日,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发布《2014年贸易与发展报告》称,2014年全球经济预期增长2.5%至3%。据《2014年贸易与发展报告》,2012年和2013年世界产出增长率均增长约2.3%,2014年的增长预期将略有改善。报告预测,整个发展中经济体很可能会重复过去儿年的业绩,增长率在4.5%到5%之间。在这一组国家中,业洲和撒哈拉以南国家的增长率将超过5.5%,而北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