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基磺酸盐镀锡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基磺酸盐镀锡液是一种环保性好、生产效率高、性能优良的新型镀锡液。采用赫尔槽试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镀液的电导率、沉积速率、分散能力、覆盖能力、镀液的极化能力以及镀层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镀液在45℃时的电导率为176ms/cm,镀液的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分别为97.8%,82.4%,镀液的极化能力强,得到的镀层结晶细致,添加剂加入后明显改善了镀液的极化性能,提高了锡离子的析出电位。  相似文献   

2.
一种多功能镀锡添加剂镀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自制的一种多功能硫酸盐镀锡添加剂,在优选出的最佳镀液配方和工艺条件下,测试了镀液的性能,结果表明:均镀能力99%,深镀能力100%,电流效率87%,沉积速度59μm/h,镀液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3.
针对用钝化法在Q235钢板上热镀55%Al-Zn,进行了热镀时化合物层的生长动力学分析,建立了化合物层动力学数学模型并提出了其数学处理方法。通过试验数据曲线拟合,获得了不同热镀温度下化合物层的生长动力学关系式及其反应扩散激活能,探讨了硅对化合物层形成和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自制的Si—Cr合金铸铁在热浸镀55%铝锌合金中浸镀的腐蚀情况,研究了该种铸铁的腐蚀动力学及其耐蚀机理,证明了自制的Si—Cr合金铸铁适合于作为55%铝锌合金镀浴的锅体材料。  相似文献   

5.
主要研究了真空状态下,焊接温度为530,560和590 K时,Sn-0.7Cu焊料合金在镀Cu、镀Ni、镀Ni/Ag和镀Ni/Au基板上的润湿性.结果表明:提高钎焊时的焊接温度,有助于降低液态Sn-0.7Cu焊料合金的表面张力,从而增大Sn-0.7Cu焊料合金在焊接基板上的润湿性.在相同的焊接条件下,Sn-0.7Cu焊料合金在镀Ni/Ag和镀Ni/Au基板上的润湿性比其在Cu和镀Ni基板上的润湿性好.  相似文献   

6.
以镀速、镀液PdCl2稳定时间和镀层磷含量为评价指标,在固定主盐、还原剂、缓冲剂、稳定剂浓度的条件下施镀一小时,考察柠檬酸、乳酸、苹果酸、甘氨酸、丁二酸等五钟配位剂对化学镀镍的影响.结果表明:丁二酸作配位剂时镀速最快,而柠檬酸作配位剂时镀速最慢;镀液的PdCl2稳定时间,乳酸最长,丁二酸最短;就镀层磷含量而言,柠檬酸作...  相似文献   

7.
机械研磨化学复合镀Ni-P-Al2O3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机械研磨化学复合镀工艺在模具锌合金表面获得Ni-P-Al2O3复合镀层,研究镀液成分、纳米Al2O3加入量和工艺条件对镀速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镍、次亚磷酸钠和纳米Al2O3在镀液中的含量均存在极限值,超过极限值后镀速开始下降;在镀液不发生分解时,pH值和温度的提高使镀速迅速上升;机械研磨使镀速显著减小,但玻璃球直径大小对镀速影响不大.优化工艺条件下镀速可达12~13μm/h,在此工艺下获得的镀层硬度高、耐蚀性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在电沉积过程中阴极超电位与形成非晶态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阴极极化曲线的平台处易产生非晶态。还讨论了电沉积条件对形成非晶态镀层的影响。在较高的镀液温度,低的pH值及适当的电流密度的条件下,镀液中H_3Po_3含量达到一定的比值,镀层易形成非晶态。镀液中H_3PO_3含量越高,镀层中的磷含量越高,当磷含量超过9%时形成非晶态,且镀层的耐蚀性随其磷含量的增加而增强。热处理温度对镀层的影响也做了检验。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速钢刀具热阴极等离子镀TiN涂层工艺参数进行试验研究,并对涂层刀具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Ti蒸发率在0.23~0.28g/min时,上、下位各镀45min,涂层厚度控制在2μm±20%范围内,TiN结构呈(111)晶面择优取向,结合强度好;工件温度影响膜的生长,不同类型的刀具对加热时间及基体温度要求不同.  相似文献   

10.
用分光光度法分析法研究了硫酸镍浓度,镀液温度和阴极电流密度等电镀条件对镀层中磷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向Zn-P合金镀液中引入硫酸镍之后,镀层中磷含量大于1%。在实验范围内,镀层中磷的含量随着镀液中硫酸镍浓度,镀液温度和阴极电流密度的增加耐产加。  相似文献   

11.
综合利用摩擦电喷镀技术和纳米复合镀层技术修复大型发电机转子轴颈.研究了摩擦电喷镀技术的主要工艺参数和镀层硬度的关系,比较了摩擦电喷镀技术和普通电刷镀技术制备镀层质量,最后介绍了修复工艺和流程.结果表明:摩擦电喷镀技术明显优于普通电刷镀技术,当电压为12 V,镀液喷射速度为2 m/s时,制备的镀层硬度最高,在此工艺下,修复的轴颈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促进剂对低温化学镀Ni-P合金镀液镀速的影响,选得促进剂B孤用量为30g.L^-1时,对低温化学镀镍速度有明显提高;测定了温度pH值择镀速和镀层含磷量和硬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pH值一定时,温底升高,则镀速加快,镀层磷含量增加,硬度增大,当温度一定时,则pH值上升,镀速加快,镀层含磷量减少,镀层硬度增大。  相似文献   

13.
铅酸蓄电池因其原材料丰富和价格便宜等优点而在军事、民用领域中广泛应用。为了更好地降低能耗,使铅酸蓄电池的电极薄型化、轻量化,选择铝栅板镀铅替代目前铅酸蓄电池中的纯铅板电极,可以有效地降低蓄电池的重量,这就要求铝栅板上的铅镀层必须具有良好的致密性。本试验对铝栅板镀铅过程的施镀时间,电流密度,镀液温度,pH值,预镀工艺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改善铅镀层致密性的方法。结果表明:施镀时间、电流密度、镀液温度和pH值对镀层孔隙率的影响较大,在施镀时间为30 min,电流密度为1.0 A/dm2,镀液温度为40~50℃,pH值在4.0~6.0之间时,所得铅镀层的孔隙率较低。不同的预镀工艺对镀层孔隙率也有影响,采用浸锌→水洗→电镀镍→水洗→电镀铜→水洗→电镀铅工艺时,铅镀层的孔隙率最低。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电镀液组分和工艺控制参量对Fe-50%Ni合金簧片An-Rh配套镀层显微组织、性能的影响。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采用2#镀铑液,控制镀轮时的电流密度0.6A/dn2、时间8min、温度50℃,可获得显微组织呈颗粒状均匀致密分布、无明显龟壳状裂纹的优良Au-Rh配套镀层。  相似文献   

15.
添加稀土对55%Al-Zn镀层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向55%Al—Zn镀液中添加微量稀土制备了55%成—Zn热浸镀层钢板,研究了稀土对55%Al—Zn镀层的组织结构和耐盐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镀液中加入适量(ω=0.2%)稀土可明显提高镀层质量、细化镀层组织和提高镀层耐蚀性能,但加入过量稀土不利于耐蚀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复合镀Zn—Ni—TiO2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Zn-Ni-TiO2复合镀层的电沉积工艺,讨论了镀液组成及工艺条件对镀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氯化钾镀液中能获得0.4%-2.1%的二氧化钛固体微粒和1.2%-3.1%的镍的光亮细致复合镀层。镀层印化膜色泽鲜艳。耐蚀性能是普通镀锌 支的2-4倍。  相似文献   

17.
采用积分球雾度法对光学镀膜树脂材料进行耐磨性能测试.确立摩擦压力7.35N、摩擦次数1 000次作为对膜层耐磨性能进行质量评价时所用的测试条件.比较不同因素组合下树脂镜片膜层的耐磨性能和老化性能,镀单层加硬膜的镜片基材的耐磨性能明显优于镀多层复合膜,镀多层复合膜的镜片基材的老化性能略优于镀单层复合膜.在接近树脂镜片软化、变形的临界温度时,镀单层加硬膜的镜片基材的老化性能明显优于镀多层复合膜.  相似文献   

18.
热浸镀铝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表面处理方法,热浸镀铝件质量的好坏主要受镀前对钢基体进行处理的各工序的优劣及浸镀时几个工艺参数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助镀剂、浸镀液成分、浸镀温度和浸镀时间等几方面分析了这些因素对浸镀件镀层的影响,阐述了热浸镀铝技术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为安全起见,实验室镀锌通常采用无氰电镀锌法。无氰镀锌的镀液又分为酸性和碱性镀液等。现将一种配方简单,工艺条件容易控制,电镀质量好的酸性电镀方法介绍给大家。1、镀前表面处理:(1)用砂纸磨光镀件,(2)将镀件浸入5%NaOH 溶液中并加热至沸,取出后,用清水冲清;  相似文献   

20.
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抗氧剂、光亮剂、整平剂对Pb-Sn(10%)合金镀层形成的影响.评价了镀液温度、pH及电流密度对Pb-Sn(10%)合金性能的影响,给出了适用于氨基磺酸镀液体系电镀Pb-Sn(10%)合金的抗氧剂、光亮剂及最佳电镀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