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东欧诸国多属外向型经济国家,资金、原料和市场的对外依赖性很大。以往在经互会内,彼此进行易货贸易,经济上互补,弥补了各自的不足。1991年6月经互会解散,一夜之间东欧国家的对外经济一下子失去了40-80%的传统市场,加之国内政治经济体制急剧转轨的冲击和国际局势的影响(海湾战争、苏联解体、西方经济衰退、南斯拉夫内战等),使东欧诸国的对外经济活动陷入空前的困境,滑入40年来的低谷。  相似文献   

2.
吕胜尧 《科技信息》2007,(31):8-8,1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质的规定性,它规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量的规定性,它明确了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化的程度和标准。  相似文献   

3.
经济是城镇化的基础,经济发展的道路与体制,决定了城镇化的战略与对策,城镇化的进程和质量又反过来影响经济的发展,在当前我国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形势下,必须研究传统城镇化战略与体制如何向新体制转轨,并以此为契机,加快和提高云南省的城镇化速度与质量,云南省是我国城镇化水平最低的省区之一,云南省政府十年规划和设市规划等材料都明显提出要加快云南省城镇化发展,但如何制定相应的具体政策,并努力尽快配套实施,本文提出了较具体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转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信息服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作为担负着为教学、科研、经济建设提供信息服务的高校信息服务部门,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转变观念,及时调整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  相似文献   

5.
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大变革,其中涉及到很多必须解决的法律问题。本文仅就其中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提出讨论,以期抛砖引玉。一、建立市场体制,立法必须先行。目前,法学理论界一致认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这一认识无疑是正确的,但仅仅是初步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按其本质来说,应当是法制经济。但目前法制与现实出现了矛盾。现行法制的基本框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构造的,由于立法大大落后于改革形势,使法制与现实出现了不可回避的矛盾和冲突:顺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某些行为,被看…  相似文献   

6.
高波  任锋  李冰  刘芳芳 《科技信息》2010,(18):I0054-I0054
本文通过讨论在我国体制转轨进程中,政府如何进一步掌握好经济调节工具和宏观经济政策去影响经济事务这一问题,分析了当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的定位。  相似文献   

7.
<正>我校于1988年开始设立成人夜大机电专业,1993年增加成人函授教育.为了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人才的需求和教育教学改革形势的深入发展.近儿年来,我校仅大学、函授等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先后增设了"经济管理"、"建筑装饰工程"、"工民建"、"财会电算化"、"化工"、  相似文献   

8.
弹指间,以柏林墙倒塌为标志的东欧诸国的易帜转轨已有十载。近来,西方各主要媒体如《法兰克福汇报》、《商业周刊》、《金融时报》、《经济学家》等纷纷对东欧转轨十年的成败得失进行了大量评述,一方面指出东欧绝大多数国家积极变化可谓“翻天覆地”,实现了“政治民主”和市场经济,迅速向欧盟靠拢,私有化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并成为西方投资的热点地区,但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9.
新财务会计制度与市场经济武晓玲(经济管理系)1向市场经济转轨要求财会制度的转变目前我国已经确定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随着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化,旧的财会制度己完全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市场...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种子行业仍处于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下建立和形成的管理体制、法律法规与现行种子行业的发展要求已极不适应,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有待于解决,在市场经济和国际贸易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种子行业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寻找机遇、谋求又好叉快、更好更快地发展,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黄兵 《安徽科技》1998,(5):15-16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并在大范围内共享已成为现实。继美国率先在全世界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计划”(即信息高速公路)以来,英国、法国、日本、韩国、香港、印度等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响应,提出了自己的信息基础发展计划,发展本国信息产业。大规模地从工业化生产向以高新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经济的转轨,已在全世界呈现出初步轮廓。1993年,我国也成立了国民经济信息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我国采取渐进方式。本文从市场主体培育、价格市场化、市场体系培育、改革区域推进等四个方面来论证中国经济改革的“渐进式”特征  相似文献   

13.
传统计划经济的基本特征是政府在整个经济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角色必将让地市场,因此,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势必要取决于政府角色的成功转换。这实际上就是转轨过程中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中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职能所必须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作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应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的职能。但转轨时期的财政制度安排影响了其职能的发挥。本文从财政体制角度分析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制度缺陷,探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15.
《东欧六国纵横》本书详细介绍东欧六国,1989年下半年至1990年上半年发生的剧烈变动。分析演变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概述六国基本国情,介绍六国主要政党组织和重要人物等。全书25万余字,定价4.20元,已出版。《海湾纵横》本书介绍伊拉克侵吞科威特的过程、原因、背景及其对国际政治、经济产生的巨大影响;海湾地区军事实力对此及外国在海湾地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前苏联、东欧及我国的经济实践,计划经济体制在其初创时期,确具独特的优越性。但随着其经年的运行,其低效率的弊端日益显现,并使经济出现严重滞涨,因此,市场经济体制便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目标。由于借鉴国外转型方式的经验与教训,再结合我国的现实和历史原因,我国采用了渐进式转型方式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经济成果。  相似文献   

17.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伴随着体制转轨和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全面进入社会经济生活,失业问题也日益突出出来.本文通过描述当前失业的基本状况,多角度分析了失业问题产生的体制、技术、劳动、供给总量和结构性等八个方面的原因,结合实际,提出正视失业,采取多种有效的反失业措施逐步释放失业,逐步消化、减少失业,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已经实现了一个飞跃,也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日趋完善,必然要求我国上层建筑与其相适应。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高等师范教育出必然要受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这一重大变革的影响和制约,并随之进行改革。因此,打破传统的办学模式积极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师范专科教育办学的新路子,便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和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9.
欧盟原先希望与北约东扩“齐头并进”,随着北约东扩的步伐越来越快,人们关心:欧盟东扩如何了呢?抓住机遇最早是1993年6月,欧盟在哥本哈根首脑会议上正式邀请中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加入欧盟。会前,当时的欧共体执委会提出了加速把东欧6国(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政治和经济纳入欧共体轨道的一揽子计划。哥本哈根首脑会议明确宣布:“中东欧联系国将成为欧盟的成员国。一旦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等教育正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办学体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管理体制与投资体制、办学体制分离及人材培养面向市场,这有利于高教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