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滚珠螺旋式止动器,是在螺旋凸块式止动器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是一种新型止动器。它具有零件少,结构和工艺简单,传动阻力小等特点。可在小型精密传动中使用。  相似文献   

2.
谭军 《科技资讯》2007,(20):2-2
为研究不同速度的等速运动对人体的影响,在体育专业学生中选取男生16名,分层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进行30°/s和360°/s等速运动,运动前后取尿液和指尖末梢血检测。结果显示:30°/s运动后出现尿蛋白人数明显增多,HB、MGH明显降低;360°/s运动后尿蛋白、HB、MGH无明显变化,尿液中的PH值明显下降。表明30°/s与360°/s等速运动对人体体液成分的影响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将单管式彩色摄像机的直线扫描变成圆扫描及改变波色器的图形,可以实现水平视场角为180°的彩色全景电视系统,并可在一个普通的彩色电视监视器上同时观测展开的360°全景图像。对这种彩色全景电视系统的扫描变换技术及与之相应的单管摄像机的滤色器的结构和信号频谱作了理论分析,结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利用虚功原理,建立了一种智能机械结构单面粘贴有压电致动器的梁结构的拉伸弯曲耦合模型,在分析过程中,考虑了梁与致动器之间粘贴层的影响·通过分析可得,粘贴层剪切应力的分布与致动器端部附近的应变分布有相似的特征·随着粘贴层的剪切模量的增加或其厚度的减小,则剪切力在靠近压电致动器端部区域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的微型机数字比相计突破了传统上的比相计相位差范围不得超出0°~360°的限制,并且可以完成当两路信号不能用整数分频成同频率信号时的精确比相测量.  相似文献   

6.
(一)方程的建立 体操运动中,运动员的身体在空中绕身体横轴(X轴)旋转称为空翻,绕身体纵轴(Z轴)旋转称为转体。运动员在空翻的同时,又在做转体的动作,就叫做“旋”。如直体空翻360°转体720°,就是一种难度较高的“旋”。(图1)  相似文献   

7.
《河南科学》2017,(5):712-716
电磁作动器是一种得到广泛应用的运动和动力开闭控制执行装置.为提高其推力密度,尝试将永磁体引入电磁制动器的作动器中并设计一种新型电永磁作动器,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电永磁常闭制动器.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电永磁作动器动作的可靠性及影响电磁吸力的因素;结果表明设计的常闭式电永磁制动器具有电磁吸力大、小电流可维持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全景电视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提出了一种利用扫描变换技术实现的水平视场角为180°的全景电视系统。通过将电视摄象机的直线扫描变成圆扫描,可以在一个普通的电视监视器上同时观测展开的360°全景图象,该系统具有观测场面大,图象连续完整,直观性好,易辨别图象方向等优点。通过实验研究,给出了全景电视的一种电路实验方案。最后,通过摄取模拟图象,在监视器上显示出了展开的360°柱面图象。  相似文献   

9.
微型数字式太阳敏感器的原理实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一种基于新型光线引入器和有源像素传感器(APS) CMOS图像传感器的微型数字式太阳敏感器进行了设计和原理实验研究.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光线引入器的结构特点和APS CMOS图像传感器的特点,进行了系统误差分析与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太阳敏感器的角度估算精度在±10°视场角内为 0.16°. 对太阳敏感器的实验研究和屏阵列光线引入器的结构设计与使用性能的初步探讨说明大面阵CMOS图像传感器和新型光线引入器有助于太阳敏感器的微型化和高精度化.  相似文献   

10.
王芳  赵健  韩李萍 《甘肃科技》2022,(8):10-12+43
止链器是海上浮式平台锚泊的关键设备。平台在锚泊时,折叠式止链器应能对锚链可靠制动,也能满足在遇到紧急工况时的应急释放。如果止链器关键零件因强度不足出现变形,会导致应急释放功能无法实现。通过分析止链器的连接传动,对结构进行了优化,对改进后的结构总结了一套新的分析方法。通过运动仿真分析,可以实现应急释放功能;通过静力学计算和有限元分析,获得止链器关键零部件应力云图,确保止链器的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双杠向后大回环转体类动作,是近几年来在向后大回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难杠下动作。本文从生物力学角度,对我国优秀体操运动员所完成的向后大回环转体180°和360°两组动作做了定性、定量分析,得出向后大回环转体动作的技术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跳转”技术,即两手同时放手,身体在有较明显的腾空中转体;另一种是“撑转”技术,即身体没有明显的腾空,两手依次换握转体。前者动作高飘、优美,可高质量完成向后大回环转体180°成手倒立,但绕身体纵轴转体的动力小;后者绕身体纵轴转体的动力大,可以发展180°以上的高难转体动作,但长时间维持身体的动态平衡较难。两种技术各有特点,只要不断改进、提高,都可以高质量完成向后大回环转体类动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实测数据分析了单点系泊物体绕系泊点作360°回转的概率,统计了系泊船船向与风向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一般海域作360°回转的概率是很小的;船向与风向的相关系数为0.826,因此作者认为,引起360°回转的主要原因是风,实用上可以根据主风向的回转概率或风玫瑰图来推断单点系泊物体的回转概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压控精密相移器。设定相移的调整范围从14° ̄160°连续可调。在45Hz ̄60Hz的频率范围内相移位变化小于0.5°,该电践输入信号电压范围是140mV ̄5V,它已成功的用于电力系统的测量仪表中,本文介绍了电路工作原理,电路结构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刘冠楠  刘野 《科技信息》2007,(12):124-124
武术空中旋转动作是武术比赛中的难度动作,本文运用三维影像测量的方法,通过对优秀武术运动员“腾空摆莲360°”技术的运动学分析,找出影响“腾空摆莲”360°技术的主要因素,确立正确的技术概念,明确动作理论的内涵,弥补人的感知所带来的不足,达到技术诊断的目的,对进一步提高武术套路竞技的整体水平,促进武术运动训练科学化发展以及指导现代训练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种估算结构可动性大小的方法,并用Rosamine 4、Rhod-amine 110的EHMO计算数据,具体估算了它们各自的结构可动性大小。结果是:Rosamine4在78°—90°范围可动,Rhodamine 110在82°—90°范围可动,证实了Rosamine 4的结构可动性大于Rhodamine110的结构可动性这一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16.
刘放  杨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1):13863-13869
为解决水平定向孔成像勘探任务中传统成像探管前后端易遭挤压而损坏的问题,同时不影响钻孔孔壁全景图的图像质量,设计了一套基于双摄像头组合成像的钻孔成像系统。在成像探管中部设计了两组高度不同、方向相反的180°圆柱缺口作为两摄像头的拍摄窗口,探管剩余部分作为支撑结构承受探管前后端压力,拍摄窗口合计视野范围覆盖360°孔壁,使用双摄像头组合成像算法首先同时对两个摄像头采集的孔壁图像进行单摄像头钻孔成像,得到两幅180°钻孔全景图,然后计算两幅180°钻孔全景图的纵向偏移量并拼接成360°孔壁全景图。经过系统测试与分析,该系统特制的探管结构能适用于水平定向孔成像勘探任务,并可获得图像质量良好的钻孔孔壁全景图,为水平孔钻孔成像系统的探管结构设计与成像算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旋流器优化参数的准确性,得到其在结构优化中的最优解,以一种新型复合旋流器为研究对象,基于相关性的单因素分析寻优法,以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来指导优化范围的选取,提高其结构参数优化范围的准确性。结合响应面优化方法,以分离效率为优化目标,确定旋流器的最优结构参数,建立了分离效率和结构参数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的结构参数和各性能指标之间的显著关系并不相同,根据相关性分析的结果确定各结构的优化范围为:上锥角为0°~4°,下锥角为8°~12°,底流口直径为12~16 mm;响应面优化得到旋流器最优结构为:上锥角为2.565°,下锥角为11.719°,底流口直径为12.889 mm,在本组参数下旋流器固体分离效率达到了99.945%,气体分离效率达到了93.807%。为旋流器的结构优化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两栖类,爬行类新记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湖北省九宫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幕阜山脉中段北坡,114°30′~114°43′E、29°22′~29°28′N,最低海拔200m,最高海拔1656.7m,面积7298.7hm2.据华中师大1980年考察结果,有兽类36种、鸟类83种、爬行类14种,两栖类18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33种.1999年7月14日至7月21日,在湖北省九宫山自然保护区(通山县)采集到一批两栖类、爬行类标本,经分类鉴定,发现湖北省新记录3种:小弧斑姬蛙(MicrohylaheymonsiVogt),大绿臭蛙(Odorr…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一种气体静压导轨的新结构。它支承在等边三角形分布的三个空气轴承上,是中心对称的,在360°圆周的任何一个方位上都有相同的刚度和动态阻尼效应。文章证明它在外力和外力矩的扰动下,始终恢复到初始位置。从而有可能充做精密导轨。  相似文献   

20.
针对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对线控系统执行元件日益严苛的需求,提出了一种高功率密度动圈式直线执行器直接驱动液压泵活塞,进而实现作动筒容积伺服控制的电磁直驱静液作动器,有效缩短了动力传递路径.建立了作动器电磁-机械-液压-控制耦合的多学科仿真模型,设计了直驱活塞运动的滑模-自抗扰控制算法,分析了单向阀阀芯球座直径、阀芯球体直径、弹簧刚度和弹簧预压力等结构参数对作动器性能的影响规律;以作动器动态响应时间为优化目标,通过遗传算法优化了单向阀的结构参数.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电磁直驱静液作动器多学科建模及优化的有效性,在直驱活塞运动幅值±5 mm、频率20 Hz典型工况下,作动器20 mm行程的响应时间小于0.2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