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丽水地区经济底子薄,科技基础差,要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近年来地区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加速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全面实施“九五”星火百亿工程.“九五”星火百亿工程,是面向全区农村、农业、农民的科技计划,旨在通过建设缙丽青铁路沿线星火技术密集带、庆元食用菌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一批省、地级星火示范乡(镇)、示范企业和区域性星火支柱产业,到2000年实现新增工农业总产值100亿元.实践证明,星火百亿工程抓住了科技  相似文献   

2.
陈秦 《安徽科技》2001,(12):30-32
为全面总结近两年皖北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经验,贯彻落实国家<"十五"星火计划发展纲要>和科技部<星火计划八大科技燎原行动实施方案>,研究部署2002年皖北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及全省农村科技(星火计划)工作,2001年11月19日,省科技厅在淮南召开皖北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座谈会.会议传达贯彻了国家<"十五"星火计划发展纲要>和科技部<星火计划八大科技燎原行动实施方案>,讨论了<安徽省"十五"星火计划发展纲要>,皖北各市交流了建设皖北星火技术密集区的经验和主要做法,提出了今后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石龙镇科技、经济、社会取得了全面高速的发展,1989年经省科委认定为全省乡镇企业科技进步点;1996年获国家科委批准成立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1999年12月获国家信息化办公室批复,成为全国首个信息化试点城镇E-TOWN(国家信息化城镇)。信息化试点的创立标志  相似文献   

4.
1997年11月3日,省科技领导小组召开第三次会议,会议听取了省科委关于’97中国(合肥)专利及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会情况、“三个百亿元工程”实施情况及考核结果、培育皖北星火技术密集区和培育皖江高新技术产业带规划纲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我省“九五”期间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等问题的汇报,并进行了审议。会议强调,要更好地营造科教兴皖的氛围,加快科教兴皖战略的实施,使科技更好、更快地长入我省经济。 省长、省科技领导小组组长回良玉主持了会议,省委副书记方兆祥、副省长黄岳忠、省长助理王明方以及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星火带盐城区域建设作为推进全市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加强集成,形成特色”的总体思路,大力培育星火技术密集区和星火支柱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星火带内已先后建成盐都、射阳等4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培植了盐都制鞋机械、东台茧丝绸等11个国家和省级星火支柱产业,今年1~9月份星火带实现工农业产值48亿元,利税4亿元,创汇585万美元.星火产业带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的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铜陵市农业科技工作以振兴农村经济为宗旨,以建设好星火技术密集区为突破口,统一规划,抓点带面,大力培育星火示范企业和企业集团快乡镇企业向科技型企业的转变,提高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推动了铜陵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铜陵市农业科技工作以振兴农村经济为宗旨,以建设好星火技术密集区为突破口,统一规划,抓点带面,大力培育星火示范企业和企业集团快乡镇企业向科技型企业的转变,提高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推动了铜陵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1995年末,涵江区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验收小组一致通过对涵江区星火密集区的验收,认为该区基本实现了“八五”科技兴区规划所提出的指标,符合国家科委和省科委提出的星火技术密集区要求,较好地发挥了密集区的科技示范推广作用。 涵江地处福建沿海中部,扼福厦公路要冲。1984年国务院批准涵江为莆田市辖区。全区面积60平方公里,辖3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人口17.4万人。拥有耕地3.2万亩,沿海滩涂1.9万亩。1991年8月省科委把涵江星火技术密集区列入省“八五”星火计划发展重点,1992年确定涵江区为省  相似文献   

9.
《安徽科技》1997,(3):6-8
培育和建立星火密集区,是推动星火计划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星火密集区的建设,对加快区域性支柱产业的发展和农村小城镇建设,推动农村经济综合协调发展,对区域综合开发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回良玉省长在今年召开的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明确提出:“加大星火计划的实施力度,培育皖北星火密集区”的战略要求,为星火计划的深入实施赋予了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丽水地区《“九五”星火百亿工程》是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精神,围绕地委关于“优化环境,扩大总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发展战略和三个突破点,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的。基本思路和工作目标是:以星火技术密集区、星火示范乡镇建设为重点,以星火示范企业和星火支柱产业培植为核心,以星火技术培训、星火人才培养和实施星火项目为基础,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到2000年,实现新增工农业总产值100亿元,新增税利10亿元。使星火计划从单项示范转向综合示范,不断提高星火计划的广度、深度、高度、  相似文献   

11.
安徽作为中部地区的省份,十年来,实施星火计划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受到社会好评,社会效益良好。据统计,星火十年组织实施了各级各类星火计划项目2155项,涌现出一大批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星火带头人,建立了桐城市、太和县和当涂博宝镇等3个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组建实施合格单位,怀宁县、安庆市郊区、淮南市田家庵等3个省级实施资格星火技术密集团。培育了一批产值超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区域支柱产业,形成了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2.
一、新形势下把现代科技注入农村的新形式 1986年,国家在组织实施“星火计划”时,明确提出“星火计划”的宗旨是把先进适用的技术引向农村,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是让现代科技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惠及千家万户的带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开创了农村科技服务的新模式。80年代末,又提出建立星火技术密集区,培育和发展区域特色与支柱产业,促进了区域(主要是县域、镇域)经济的发展,使科技星星之火,逐步形成燎原之势。到90年代中期以后,广东在珠江三角洲和粤东潮汕地区已建立了一批星火技术密集区,而且发展势头强劲。  相似文献   

13.
杭州市萧山区坚持按市场取向,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加强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结合区内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充分发挥星火技术密集区的辐射和示范作用,使萧山从传统的粮棉麻综合经济区向以蔬菜、畜牧、花卉苗木、水产、茶果五大特色产业为主的效益农业转变。目前,主导产业比重逐年提高,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78%,规模与质量同步上升,经济效益稳中有增。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萧山区不断丰富星火工作的内涵,着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提升星火技术密集区的技术层次和技术含量,在新形势下开创星火工作新局面,有力地促…  相似文献   

14.
岳杰 《安徽科技》2005,(9):16-18
"十五"期间,安徽省共实施了218项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349项省级星火计划项目,建设了5个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19个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9个星火科技专家大院.这些项目的实施和建设,有力地提高了农民素质,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推进了农村小康建设.  相似文献   

15.
濉溪县以科技为先导,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培育区域性支柱产业,全力打造星火技术密集区发展的新优势,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呈现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建立星火技术密集区,是把星火计划的实施规模和效益扩大,并在单项技术开发、区域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区域经济综合开发,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自1996年以来,北京市已先后创建了22个星火技术密集区(其中国家级2个,市级20个)。经过5年多的实施,这些密集区的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了地方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使星火项目得到升级,引进了一批先进技术,改造了一批传统产业,开发出一批技术先进、市场竞争能力强的高科技产品,孵化了一批科技企业,建成一批新兴产业,对当地二产的改造,起了重要作用。顺义区的现代空港城星火密集,狠抓现代工业开发区建设,形成了世界跨国公司的聚集地。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北辰区通过连续实施科技牵动战略,使科技成为促进全区经济腾飞的推进器,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1996年、1997年、1999年先后被确定为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国家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区、全国农村技术市场试点区,2000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全国科技先进区",并在全市科技进步监测考评中名列第一,实现"四连冠".  相似文献   

18.
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星火计划,旨在振兴农村经济,推进科技成果在农村的产业化。星火计划包括星火项目实施、星火技术密集区建设、星火科技示范县(市)建设、星火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星火技术培训等,由国家、省(市)、地(市)及部分县分级组织实施。浙江省星火计划先后经历了“短平快”、“高群外”、“星火燎原工程”三个阶段后,  相似文献   

19.
1986年以来,盐城市把实施星火计划作为推进农村科技进步、振兴农村经济的关键措施来抓,共组织市以上星火计划项目239项,其中国家级22项,省级77项,共投入资金8亿元,先后建成5个国家、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培植了8个国家和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星火计划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不仅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而且带动了全市的产业升级,推动了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仅1995年全市各级星火计划形成的总产值就达20亿元,实现利税2.7亿元,创汇、节汇1500万美元。全市199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  相似文献   

20.
洪志爱 《华东科技》1996,(12):16-17
1986年以来,我们把实施星火计划作为推进农村科技进步、振兴农村经济的关键措施来抓,共组织市以上星火计划项目239项,其中国家级22项,省级77项,共投入资金8亿元,先后建成5个国家、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培植了8个国家和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星火计划的实施,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仅1995年全市各级星火计划形成的总产值就达20亿元,实现利税2.7亿元,创汇、节汇1500万美元。全市199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37.51亿元,比1990年增长209.7%,年递增41.9%;国内生产总值310亿元,年增长192.7%,年递增24.3%。与此同时,还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的科技进步,1994年本市被国家列为全国“科技兴市”试点市,1995年被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