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7):13-13
根据山东省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疾病分布特征、疾病防治需要和特点,研究确定县、乡、村级卫生机构技术需求;根据卫生技术需求,筛选出一批安全、有效、经济和适用的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技术,通过培训等形式,提高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和农村卫生机构技术服务水平,推广和实施卫生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08,(8):46-46
“吉林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2004BA715B07)是“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的子课题。课题立足于吉林省情和农村卫生工作的实际需求,以解决农村地区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目标,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和技术人员提供卫生适宜技术,建立有效的推广应用模式,提高农村卫生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科技支撑。课题由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承担,课题负责人邱德亮。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0,(22):16-17
1 课题的目标和任务 完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筛选指标体系,研究建立浙江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库。选择“幼儿佝偻病诊断及防治技术”等农村迫切需求的卫生适宜技术进行推广应用,并对技术推广效果进行评价,完善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应用评价体系。培育、建立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应用示范机构,提高技术推广应用示范和辐射能力。建立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长效机制。参加试验县:余杭建德、绍兴、诸暨、安吉。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08,(1):48-48
2004年国家有关部门联合组织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重庆市是全国十个项目省市之一。本项研究旨在通过筛选一批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农村卫生计生适宜技术,在示范地区进行培训、推广和应用示范研究,进而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适宜技术筛选与评估方法体系,探索出符合农村实际情况且可大范围推广的模式机制,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改善农村居民健康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08,(1):50-50
由上海市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周维谨负责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农村计划生育及生殖健康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课题(2004BA715B12),对促进我国农村地区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适宜技术的筛选、应用,满足群众的需求,以及“十一五”期间的深入推广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总结,并于2007年6月经审查核实被确认为上海市科学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08,(1):47-47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村地区幅员广阔,城乡经济水平差距大。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和人口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是首次从国家层面上通过政府专项研究资金立项,由科技、卫生、中医药、计划生育及示范地区相关部门多方联合组织的攻关项目。  相似文献   

7.
农村卫生工作一直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提高广大农民的健康水平是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的关键。中医药技术对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起着重要作用,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因此,评估、筛选并推广一批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农村中医适宜技术,对于提高农村卫生服务水平、效益及效果,切实保障农民健康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08,(1):49-49
由河南省医学科学院承担,河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河南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河南中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合作完成的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课题(2004BA715806),在课题负责人王宇刚的带领下,主要开展了基线调查、推广技术项目筛选、技术项目示范推广、推广效果评估、推广模式探讨等工作,全面完成了计划任务各项指标,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  相似文献   

9.
1“十五”、“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惠及城乡百姓 2005年1月,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大幅增加科技投入,会同国家卫生、中医药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等部门,对医药健康科技工作进行了重点强化,启动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这项研究意在通过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的技术服务水平,探索广大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08,(15):54-55
本研究系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浙江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示范研究”项目的分课题。研究目标为农村卫生适宜技术中医药成果的项目推广与成效评估。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11,(9):21-22
近年来,随着江西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形成与发展,使其医疗卫生状况得到一定改善.但是,其基础设施和技术水平仍然相对落后,与经济建设的发展不相协调.本课题根据当前我省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的现实与发展要求,在总结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江西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应用示范研究"的基础上,筛选15~20项安全、有效、经济、适用的适宜技术,选择5个示范县进行推广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对提高示范县农村卫生技术整体水平,减轻农村人口的医疗经济负担等成效明显;尤其通过研究实践,探索出适合我省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模式,建立稳固的长效机制,总体效果使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13,(4):71-72
“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部门会同有关地方政府及国家卫生等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卫生服务适宜技术及产品研究与应用”重大项目。本项目包括三类课题,第一类为综合课题组承担的“农村卫生服务适宜技术收集与应用”研究;第二类为示范组承担的省级适宜技术推广示范课题,共17个;第三类为产品开发组承担的适宜产品开发课题,共10个。2008年1月项目启动至2011年12月15日。  相似文献   

13.
食品安全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宁夏中南部地区具有发展有机农业生产和出口有机产品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项目组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蔬菜有机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资金支持下,在银南山区和中部干旱带进行有机栽培技术集成研究示范,经过5年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结果,并在宁夏适宜地区范围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10,(22):15-15,17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疾病防治“前移”和重点“下移”的发展战略,切实加强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一批能够学、学得会、用得起的成熟的卫生适宜技术和产品,并建立有效的推广应用模式,“十一五”期间国家会同有关地方政府及相关单位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及产品研究与应用”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杨凌农民增收除依靠农业科学技术以外,构建和创立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极为重要.通过示范与推广,选择"政府+企业(公司)+科教(单位、人员)+农户"的模式较为适合农村实际需要,对推动杨凌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促进陕西乃至西部地区解决"三农"问题具有指导作用和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20):22-22
1研究背景关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国家制定了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质量管理规范、护理指南等纲领陛、指南性的文件,尚缺乏指导具体实施过程、细节步骤、关键要求等临床实际操作的技术服务规范,以及标准化技术操作规程。临床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怎样才能符合常规与指南的标准,完全依赖各自的理解,因此,在不同地区之间、不同服务机构之间、不同服务提供者之间,服务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17.
科学研究必须为生产服务,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来发展科学研究,这是党在科学工作中的重要的方针。在农业科学研究中,通过什么具体途径,可以使得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密切地结合起来,多年来,人们从多方面进行了各种探索。去年以来,在我国农村中,在过去举办试验田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这就是领导干部、科学技术人员、农民群众三结合的样板田,并且实行了样板田、实验室、试验场相结合,试验、示范、推广相结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3-24
1课题目标 针对宁夏地区清真特色养殖业信息化的需求,解决宁夏地区清真特色养殖业信息化应用系统的集成及二次开发的关键技术,开发奶牛、肉牛、肉羊的联合选育,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相关信息系统,提高清真特色养殖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和畜产品市场化水平,为宁夏地区清真特色养殖业生产效率及产品品质的提升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撑,从而促进宁夏地区特色养殖业的升级和农民增收,推动宁夏新农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四川省人民医院于2010年初被国家确定为首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之一,2010年12月成功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并于2011年初被国家确定为23所护士岗位管理试点医院之一。  相似文献   

20.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流动人口数量急剧增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但同时也给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带来困难.一方面,流动人口具有年龄结构轻、文化程度低,处于性活跃期等不利于计划生育管理的特点,并且其避孕节育知识水平低,缺乏知情、自主、自觉选择避孕方法的能力和意识.另一方面,相当部分的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发生了转变,表现出更多的避孕节育、生殖健康需求时,如何有效地在流动人口中推广适宜的避孕节育技术还缺乏科学的研究.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在流动人口中推广适宜避孕节育技术,为其提供更好的生殖健康服务,已成为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