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 17项综合反映海南省各市县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基本状况的经济生态指标 ,采用动态聚类分析方法 ,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 ,分析探讨海南省各市县农村经济生态系统的发展类型及其现存的突出问题 ,在此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不同类型农村经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农村经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海南省各市县农业生态环境与农村综合经济实力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以及农村生态系统开放度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海南农村经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新常态"背景下,对城镇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选取2000—2014年海南省及其各市县城镇化率和产业城镇化率作为人口和产业城镇化扩张指标,通过运用相关软件和构建离差系数模型,对海南省及其各市县的"人口-产业"城镇化的时空演化进行系统研究.研究显示:1)海南省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水平虽整体呈逐年上升的发展态势,但其增长速度仍明显低于东部沿海地区和中国;2)海南省各市县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其各市县间差异特征依然存在;3)海南省各市县"人口-产业"城镇化的离差系数整体呈好转趋势.在空间布局上其失调等级总体呈现"马蹄形"的分布态势.  相似文献   

4.
伴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省各市县旅游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旅游经济网络空间结构发生较大的变化.基于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在测度城市间旅游经济联系强度的基础上,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2005年、2010年、2015年为时间截面,选取网络密度、中心度、核心—边缘等评价指标,通过Ucinet6软件,对海南省旅游经济网络的空间特征及角色定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海南省旅游经济网络联系总体呈现东密西疏的网络布局.2005年~2015年,海南省旅游经济由点到线,由线及面,呈现相互交织的网络形式,联系不断增强,尤其2010年后联系的密度增大较明显,国际旅游岛建设成效显著;海南省旅游经济网络结构中呈现明显的核心区和边缘区,且核心区多居于东部地区,东西部旅游发展差异明显,但近年来差距逐步缩小.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全国农村信用社正处在改革转型时期的背景下,海南省农信社也在积极探索改革路径。海南省各市县农信社在省联社的统一指导部署下逐步进行改革,本文试图以保亭县农信社为例,研究海南省农信社改革的进展情况,分析当前农信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海南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多样、物种多样性丰富,但近年来出现了面积缩小、结构受损、功能退化等不良趋势.文章介绍了海南省湿地的主要类型、特点、生态价值和保护现状,分析了威胁海南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人类社会因素(城市发展、海产品养殖和加工、旅游观光等)和自然因素(海水酸化、海平面上升、海洋灾害气候等),总结了海南湿地保护与利用取得的成绩,并对海南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乡镇企业的崛起,深刻改变着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改变了农村的社会经济面貌.但也对农村生态系统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该文就建设项目对农村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价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康养旅游产业成为我国新兴的旅游经济业态。研究海南省康养旅游创新发展的实践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推广价值。在全面分析海南省康养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共享创新发展路径、经营资源配置、共享经济平台、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产业政策环境五个方面总结归纳海南省康养旅游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实施康养旅游产业共享发展路径,共享资源共创康养旅游目的地,搭建康养旅游共享经济平台,培育多元优质市场主体和营造多维度政策支持环境等建议策略。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衡水地区经济信息报编辑部、地区农业信息服务协会和邮电部门,在明年报刊征订工作将要开始之际,邀请了全区部分农村订户代表和各市县农业信息服务协会的领导同志,联合召开了“评选农村最佳实用杂志,积极做好宣传征订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喀斯特地区不同类型不同区域土地整治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谢高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法测算典型案例在实施土地整治前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变化,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整治类型和区域的响应规律。结果:(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4类土地整治项目的响应差异较为显著,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较高,其次为农用地整理与土地复垦,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最低。(2)各类土地整治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存在地区差异。(3)单位建设规模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投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2个指标在地区和类型间存在差异,农用地整理和土地复垦的2个指标地区差异不显著,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2个指标地区差异显著。结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法在土地整治生态效益评价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