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综述了基于模型体系工程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分析了其未来发展需求。从体系架构建模和体系工程流程建模两个方面,介绍了当前基于模型体系工程的研究、应用方面技术主流。以智能化无人作战为应用背景,提出了一个多集群智能体系工程研究框架,并在该框架下分析了基于模型体系工程的研究需求,从体系和集群两个层面提出了MBSE的研究设想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上海信息化》2000,(4):20-21
1、建设城域宽带网示范工程,探索城市信息化思路为形成上海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1994年我们会同市计委、市邮电管理局等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了上海市信息化建设有关问题的研究,首次提出了信息港的概念和由一个平台及五项骨干工程组成的基本框架,为上海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初始构想。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探索信息网络建设的经验,1995年上海启动科技网工程,关于1997年初步建成投入使用,成为上海信息港最早投入使用的实用网络之一。  相似文献   

3.
朱昌兴 《甘肃科技》2009,25(10):97-99
简要介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与朔黄铁路交叉工程2—13.0m框架桥,运用大型结构分析软件Midas Civil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框架桥的空间力学特性;根据分析结果采用合理的配筋方案,框架桥施工采用顶进法,采用纵横梁体系对既有铁路进行线路加固,并采用多种施工措施,确保框架桥顶进后准确就位。  相似文献   

4.
焊接工艺工程数据库的智能化研究汪建华,戚新海,钟小敏(材料工程系)本文根据焊接工程的应用环境,提出了焊接工艺智能化工程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并实现了为工厂接受的基本框架,为焊接工艺的完善管理和优化设计指出了一条可行途径.1结构设计在锅炉及压力容器生产厂家...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分析并解决我国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或工程性缺水等问题,以需水量变化趋势预测为目标,通过建立物元模型进行了需水量的变化趋势预测.首先,以干旱区的西宁市为例进行预测,其结果显示:西宁市2010年的需水量变化趋势等级为中度用水量,而实际需水量为7.40×108m3,属于第2等级,与实际情况符合.然后,分别对义乌市、阿克苏市的需水量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也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6.
加层框架广泛用于旧房改造中,在用计算机对20余棍框架进行计算后,总结了这类框架在静力学,动力学方面的强度及刚度特征,提出了一些较合理的结构形式;依据工程度实际,分析讨论其技术经济特性。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是一种新型江河透水护岸工程技术,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淤滩固脚护岸的可行性,以及透水框架布设方式、结构尺寸对减速落淤的影响.在室内试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用于实际护岸工程中.室内试验和实际工程应用均表明,这种新型的透水框架具有十分明显的减速落淤效果,护岸效果优于传统的护岸工程技术,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护岸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针对武汉动车段框架箱涵长大的工程特点,为了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采用了移动模板台车进行施工的工程实践,本文进行了施工技术总结。  相似文献   

9.
焦炭塔框架除焦钢架是石油化工结构中典型的高耸结构,底部框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除焦钢架为钢结构,文章通过对其结构的整体建模,分析模态结果,了解结构在地震和风作用下的位移数据及内力响应,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复杂事物演化发展的视角,阐述了体系的产生背景与概念定义,分析了体系概念里主体、关系与环境的内涵,并对系统与体系进行了比较。阐述了对体系工程的认识与概念定义,提出体系工程“钻石模型”方法与基于信息活动的体系结构框架,介绍了其基本内涵、实施过程与治理机制。基于现代科技发展趋势,提出了数智孪生概念框架,阐述了数智孪生的内涵意义,探讨了数字智能时代体系工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超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的结构设计。结合工程实践,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伸缩缝设置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以普通混凝土框架桥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的实体单元solid65建立了混凝土框架桥数值模型.利用完全法瞬态动力计算分析得到的框架桥跨中节点的挠度-时间曲线,可以反映出列车在不同速度下通过框架桥时桥体发生的动态响应特征,即框架桥的位移响应特征.结果表明,90~120 km/h为列车通过框架桥的最佳速度区间,此时框架桥的动态挠度时程曲线呈缓慢地上下波动,该速度区间下桥体的最大变形量为2.79×10-5 m,位置发生在跨中附近,时间发生在列车经过跨中位置的前后时刻.  相似文献   

13.
以普通混凝土框架桥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的实体单元solid65建立了混凝土框架桥数值模型.利用完全法瞬态动力计算分析得到的框架桥跨中节点的挠度-时间曲线,可以反映出列车在不同速度下通过框架桥时桥体发生的动态响应特征,即框架桥的位移响应特征.结果表明,90~120 km/h为列车通过框架桥的最佳速度区间,此时框架桥的动态挠度时程曲线呈缓慢地上下波动,该速度区间下桥体的最大变形量为2.79×10-5 m,位置发生在跨中附近,时间发生在列车经过跨中位置的前后时刻.  相似文献   

14.
工程机械驾驶室安全框架是保护驾驶人员生命的重要装置,立柱是其主要构件,它是承受非对称弯曲载荷的薄壁杆件,在起保护作用时经历了由弹性变形到塑性变形直至失败的复杂力学过程。文中提出采用非对称弯曲梁的弹性和塑性极限强度理论分析安全框架及其立柱的起作用及失效过程,计算它们的承载能力,为设计合理的安全框架提供了一种非常实用的工程计算方法。提出在计算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模型试验,可以显著提高安全框架的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复杂事物演化发展的视角,阐述了体系的产生背景与概念定义,分析了体系概念里主体、关系与环境的内涵,并对系统与体系进行了比较。阐述了对体系工程的认识与概念定义,提出体系工程“钻石模型”方法与基于信息活动的体系结构框架,介绍了其基本内涵、实施过程与治理机制。基于现代科技发展趋势,提出了数智孪生概念框架,阐述了数智孪生的内涵意义,探讨了数字智能时代体系工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土木结构内力计算的方法存在两大发展趋势,更精确的非线性有限元计算和快速简捷的解析估算,两者有着不同的应用范围。针对建筑结构中常见的框架结构,根据力学的基本平衡原理,引入一支座固定程度系数R,提出了一种非常简便,精度可满足工程要求的估算框架内力的新方法,该方法同时适用于直梁框架和曲梁框架,可供有关人员在方案初步设计和工程现场使用。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构建工程哲学理论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及其补水工程案例分析,归纳得出它对工程哲学研究有6点启示。认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为构建工程哲学理论体系提供了框架与思想:能够解释工具、工程以及工程的双重属性;工程哲学应该研究并预测工程可能产生的较远的影响、对人的思维的影响以及从事工程哲学研究的认识论方法与步骤。在此基础上,还就工程特征、工程与技术的区别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尹宏伟 《科技信息》2009,(4):256-256
在锦州小凌河的南北两岸近年兴建若干建筑群。其中,小凌河的堤坝南北两侧地质是河床边多年来的冲击阶地。在小凌河的南侧某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钢筋混凝土,六层,建筑面积为3600m^2,该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如下: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基于模糊集理论的借助工程专家经验的风险评估方法,为大型工程项目建筑工程一切险承保风险的评估建立了一个有效的分析框架,评估结果可以为业主的投保决策以及保险公司的承保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预应力锚索框架作用下附加应力的FLAC3D模拟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为研究预应力锚索框架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机理及施加预应力产生的附加应力,以福建省漳(州)龙(岩)高速公路和溪段K63 730~950与K64 690~790边坡的锚索框架加固为工程实例,在对预应力锚索框架结构力学作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三维地质力学模型,应用FLAC^3D快速拉格郎日差分程序对此进行数值模拟,并对这种抑制结构作用下的附加应力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