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现有集体土地征收制度,过于向征地政府倾斜,使得在征地的公益属性认定、征地补偿等方面,没有很好地兼顾到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导致征收权的行使与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保护之间的利益平衡被打破,土地征收与补偿纠纷频发.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健全农民利益表达的机制,在征地政府与被征地农民之间搭建起利益沟通、协商的平台,建立被征地农民利益影响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的约束机制,是完善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在我国由土地征收引起的社会问题日益严峻。征地问题的存在,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不完善导致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低、补偿范围窄、补偿方式不够灵活,这些都迫切需要改革。因此,有必要从这些方面完善我国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在我国由土地征收引起的社会问题日益严峻.征地问题的存在,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不完善导致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低、补偿范围窄、补偿方式不够灵活,这些都迫切需要改革.因此,有必要从这些方面完善我国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农地征用制度的不足及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目前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制度存在征地范围太宽、征用程序不透明、对农民的补偿及安置不到位、征用缺乏监督等问题。完善土地征用制度需要:明确界定“公共利益”,非公益性建设用地应遵循市场化原则,增强土地征用程序的透明度,落实对被征地农民补偿及安置措施,完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5.
我国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现行的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机制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国情民情,并在相当大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的情况,提出了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机制的完善措施和改革方向,包括严格界定公共利益,承认商业性征地的合法性,执行客观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改进土地增值的分配方式,创新失地农民安置模式,以及规范和完善土地征收的管理体制等。  相似文献   

6.
代义 《科技信息》2007,(36):184-18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土地征收越来越频繁。征地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土地征收补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完善补偿安置办法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的农村土地征收法律制度中,存在着征用与征收不分、征收目的不明确、补偿范围狭窄和补偿标准偏低、土地征收程序缺失等一系列弊端,因此,有必要完善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征收法律制度。以更好地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农民的土地私有财产权是模糊残缺的、农民的土地私有财产是脆弱的,要完善农民的土地私有财产权。加强对农民的土地私有财产的保护,就要改革土地的出让方式,明确农民的土地私有财产权利,完善对土地私有财产的征收、征用和补偿制度,建立司法审查制度以及提高农民的权利意识。  相似文献   

9.
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存在很多问题,应当完善我国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从补偿主体和权利人、补偿标准和范围、补偿方式和程序几个方面去完善。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经过了四个阶段:土地私有、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土地流转时期。从中可以看出,建国以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往往是由国家主导的,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过程,就是产权分化的过程。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面临着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不稳定、流转渠道不畅通、征地补偿机制和标准不完善等问题,其出路在于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产权制度,并且进一步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允许土地产权进一步分化,保护农民土地权利的自由流转和公平交易;改革当前的征地补偿机制和标准,保护失地农民利益并使土地发展收益全民共享。  相似文献   

11.
将农用地分等成果应用于征地区片综合地价中的农用地等别调整法.表明农用地分等是确定征地价格补偿的重要因素.对用等别调整法划定的区片级别与最终确定的征地区片级别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呈高度正相关,因此农用地等别调整法可以作为划定征地区片级别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是农村经济的基础。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分散经营、产权不清、管理不规范、土地征用侵害农民利益等问题比较严重,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残缺、分配制度不合理、资源配置不科学等。基于此,文章提出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外延和内涵、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平衡土地收益分配、完善农村土地管理体系等对策,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国外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比较分析,立足于我国征地补偿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较为完善的征地补偿机制,从征地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补偿分配等几个方面着手,提出了完善我国现行土地征用的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土地征收具有公共利益性、强制性、土地权属转移性和补偿性等基本特性。改革现行土地征收制度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改革土地征收制度要从明确界定土地征收的范围、按市场价格进行补偿、建立多元化的补偿机制和完善土地征收程序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在介绍国外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目前的征地补偿的原则、标准和范围,探讨了我国征地补偿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0月1日出台的《物权法》明确了拆迁应予补偿及补偿原则,这有利于被拆迁人权益的保护。但是,《物权法》在保护被拆迁人利益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为了更好的保护被拆迁人的利益,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此条例对城市房屋征收进行了规范,明确了基于公共利益方得实施搬迁。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的条文作为法律依据,分析了农村土地征用价格的构成。农村土地征用价格主要由农村土地质量价格、地面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标准及农村土地社会价值量构成。以此为依据,提出新的农村土地流转价格评估方法。考虑我国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覆盖情况,以农村土地的社会价值量占整个社会价值量的比率确定农村土地的价值,进而对农村土地征用价格进行价格评估,并以隆回县桃洪镇为例就新的评估方法做了阐述,新的评估方法较好地反映了农村土地流转的价格。  相似文献   

18.
发展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最具进步意义的权利理念之一,土地是农民维持生计最基本的保障,农民作为社会成员与农村土地紧密联系,土地发展权应具有人权属性。通过对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散花镇回风矶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情况的实地调研,指出土地征收纠纷日益激烈的源头是农民土地发展权缺失。  相似文献   

19.
土地征收作为财产征收的主要形式,应当满足补偿性的构成要件.当前多数国家的土地征收补偿原则具有极大相似性,只不过在具体表述上存在着些许差异.在历史的递嬗上,不少国家土地征收补偿原则的立法政策曾经历从完全补偿到适当补偿又复完全补偿的变迁.我国尽管现行立法并无有关土地征收补偿原则的成文规定,但可以推定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原则接近合理补偿.为有效规制大规模滥用土地征收权的现象,未来的土地征收补偿原则应以完全补偿为标准,并围绕这一原则构建相对比较完善的土地征收补偿法制.  相似文献   

20.
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失地农民群体数量不断增大,失地农民市民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社会融合理论视角,当前失地农民市民化面临经济性、制度性和心理文化性障碍,应从改革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就业培训制度,搭建社区融入组织平台等层面为其融人城市社会提供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