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考察了门多萨假单胞菌DS04-T对Poly(3HB-co-4HB)的降解行为。以Poly(3HB-co-4HB)为唯一碳源,分别考察培养时间、培养温度、摇床转速、装液量、培养基起始pH值、接种量等因素对降解行为的影响。结合正交试验优化获得了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培养时间为28h,培养温度为30℃,培养基初始pH值为7.3,摇床转速为150r/min,培养基装液量为120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为1.5%(体积分数),此条件下菌株对Poly(3HB-co-4HB)的降解酶活力可达(26.2±0.7)U.mL-1。  相似文献   

2.
以所筛选的硅酸盐细菌RM 0 1菌株为材料 ,对所需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分析 .在选择的适宜培养基中 (TR复合培养基 ) ,对培养基pH值、培养温度、摇床转速及摇瓶装液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实验 .结果表明 ,在pH为 7、温度 36℃、转速 2 2 0r/min、装液量 5 0mL时 ;硅酸盐细菌菌量可达 10 .6× 10 8个 /mL  相似文献   

3.
从活性污泥中经定向驯化、分离纯化得到一株能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生长的降解菌P1,通过革兰氏染色和一系列生理生化实验,初步鉴定其为微球菌属。研究菌株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值、培养温度、摇床转速、金属离子等因素对菌株P1的苯酚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降解适宜条件为:初始pH值7.0、温度35℃、转速150r/min、接种量3%,在此培养条件下,菌株P1可将500mg/L的苯酚于12h内完全降解;当苯酚的初始浓度为100~500mg/L时,菌株P1对苯酚的降解满足Monod零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从培养液初始pH值、培养温度、摇床转速、培养时间、初始接种量、不同的培养基等6个方面对四株石油降解微生物的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探明它们的各自适宜实验室培养条件及这些微生物的普适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该四种石油降解微生物有各自的培养适宜条件,它们的适宜条件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共性.对于初始pH值、培养温度、摇床转速、培养时间、初始接种量、不同的培养基的敏感性不一,但普遍适宜于温度范围为30℃~35℃、pH值范围为6.5~8.0、转速为150 rad/min、接种量范围为0.4~1 ml、培养时间范围为18~24 h.这些研究成果有利于对石油降解微生物的进一步筛选和培养,也为进一步研究石油污染的微生物降解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一株溴氰菊酯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药厂废水排放口附近的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以溴氰菊酯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DE29.其在溴氰菊酯浓度为100 mg/L的培养基中摇床7 d后的降解率达到96.32%,具有较高的研究及应用价值.通过对其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DNA序列比对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属(P seudomonas sp.).进一步分析了pH值、温度、盐度、接菌量几个因素对菌株降解溴氰菊酯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DE29菌株在温度为30℃,pH值为7.0,接菌量为10%,盐度为0的条件下具有较高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6.
采用液体摇瓶培养法,以菌丝体鲜质量为指标从培养温度、起始pH值、摇床转速等方面对金福菇的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金福菇液体培养适宜的条件为pH值6.0~7.0、培养温度30~32℃、摇床转速160~180 r/min以及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100mL.  相似文献   

7.
铬渣生物解毒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驯化,从铬渣中获得较强解毒能力的混合菌.混合菌含有3种菌株,单茼的解毒效果远不及混合菌。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研究了温度、pH、摇床转速对铬渣解毒的影响,确定了用该混合菌解毒铬渣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0℃,pH=7.0,摇床转速150r/min.温度对解毒效果的影响最大,pH值和摇床转速的影响较小.通过测定该混合菌的生长曲线和解毒时间曲线,证明Cr(Ⅵ)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微生物生长的对数期,生长进入稳定期后,液相中的Cr(Ⅵ)浓度保持很低,而渣相中的Cr(Ⅵ)Ⅰ不断溶出并迁移到微生物中.铬渣加入量不同,解毒效果也不同,但是差别不是很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从刺参养殖池塘中分离得到的降解菌株B11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方法】经生化及16SrDNA鉴定该菌种的种属;利用单因素筛选和正交试验设计对其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经鉴定该菌株为一株巨大芽孢杆菌,最优发酵条件是装液量为70mL/250mL,转速为180r/min,培养温度为28℃,pH值为8。【结论】菌株B11在最优发酵条件下生长良好,满足工业化大规模扩大培养所需条件,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锰细菌氧化锰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锰细菌Arthrobacter sp. MN1405的生长、氧化曲线及影响其氧化锰的各种理化因素.结果表明:接种量、装液量、温度、pH、Mn2+质量浓度、Fe2+质量浓度、摇床转速等因素对锰氧化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培养基装液量为250mL的三角瓶装80mL,初始Mn2+质量浓度65mg/L,温度25℃,pH6.8,接种量6%,120r/min的条件下培养6d后,锰的总氧化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了获得碱性蛋白酶高产菌株,从采集的海泥中筛选得到20株具有一定产碱性蛋白酶能力的菌株,经过复筛得到5株产酶能力较高的菌株,其中菌株SDL9产碱性蛋白酶能力强、pH耐受范围广。考察了培养基初始pH值、培养温度、培养时间、装液量、接种量等单因素对菌株SDL9产酶能力的影响,然后进行正交试验分析,得出该菌的较佳发酵条件为pH值9.0、发酵时间18 h、20 mL培养液/50 mL三角瓶和接种量3%。影响产酶的强弱顺序为:pH值、培养时间、接种量、装液量,菌株SDL9在较佳发酵条件下的发酵液的最大酶活力达197.58 U/mL。本研究表明从秦皇岛海域可以获得碱性蛋白酶高产菌株,丰富了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