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印度领导人认为以色列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以色列是印度的“天然盟友”,是个“在冲突时刻可以充分信赖的朋友”。以色列也把印度视为忠诚的“战略”伙伴,是居美国之后对以色列最友好的国家。今年年初,许多媒体报道,印度和以色列正计划联合制造可携带核武器的战略核潜艇。由于两国目前军事合作紧密,又都属于没有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有核”国家,所以它们的举动引起世人关注。去年9月,以色列总理沙龙率领150人代表团访问印度,掀起印度与以色列军事合作的高潮。其实,印度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只有12年,印度足有40年拒绝与以色列建立正常关系。可见,两国关系经历了大落与大起。  相似文献   

2.
中东核争论     
时值联台国审议延长《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之际,西方谈起中东核问题无不色变。中东的几个核门槛国家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对象。以色列的“模糊核威慑”以色列被认为已经迈入“核俱乐部门槛”,然而它自己则一方面声称没有生产和储备核武器,另一方面又拒绝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早在1952年,以色列就在国防部里设置了核能源局。1955年,它从法国购入了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不  相似文献   

3.
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三国在获得核技术的过程中,各由一名著名科学家领导试验工作,他们被本国称作“核弹之父”,颇具传奇色彩。以色列的瓦努努研制核武器;坚决反对使用核武器;因揭露核机密而入狱……以色列建国以来持别重视发展军事力量,除保持一支装备精良的常规军队外,以色列早已开始秘密研制核武器,据认为到目前已接近拥有核武器,并已拥有  相似文献   

4.
以色列与伊朗是中东的一对冤家对头。在伊朗核问题上,以色列一直态度强硬。甚至有媒体不断曝出“以色列正计划用核武器攻击伊朗”的猛料。尽管在拥核的问题上,以色列三缄其口,但其作为中东乃至全球的军工大国,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作为中东地区的一个小国,以色列还在做着军火生意的大买卖。  相似文献   

5.
美国中央情报局是知道以色列的底细的,它估计以色列有100件核武器,有的专家估计它有300件或更多的核武器,其中包括一些低当量的中子弹。据透露,这些核武器包括核炮弹、核地雷和飞机投掷的原子弹。氢弹也已经研制出来了,有一种氢弹已小型化到可装进手提箱的地步。  相似文献   

6.
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经济抵制已达40年之久,现在随着中东和谈的进展,这一问题有了松动。以色列上下更是迫切要求解除经济抵制,说他们——长期处于动荡不安中的中东各国,都希望能在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中发展经济,而受到阿拉伯国家长达40余年经济抵制的以色列更有这种愿望,特别是随着中东和谈的进展,以色列上上下下更是迫切希望改善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关系。今年8月5日,以色列商会联合会主席要求拉宾总理在访美时敦促布什总统劝说阿拉伯国家在第六轮阿以双边谈判之前取消对以色列的经济抵制。他强调这一愿望多么迫切时说他们“一天也不能再等待了”。8月11日,以色列的阿拉伯民主党领袖达鲁什在出访埃及前夕透露,将请埃及帮助解除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经济抵制,并将建议阿拉伯国  相似文献   

7.
16年前.笔者曾在复旦大学接待过以色列已故总理拉宾。在介绍自己的国家时,拉宾自豪地说:“以色列只有550万人口,领土60%是沙漠,90%是旱地,但我们是农业强国、高科技强国。”笔者问他:“是什么因素使以色列如此强大?”他的回答是:“以色列有7所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8.
<正>俄乌冲突有长期化的趋势,美欧散布言论称俄使用战术核武器的可能性在上升,并投入实际准备。与此同时,日韩等亚洲国家朝野鼓吹“迎回美国战术核武器部署”的论调也有所抬头。核武器根据用途分为战术级和战略级,其中战术核武器又被称为“战区核武器”或“非战略核武器”。根据美国国防部出版的《核问题手册》,  相似文献   

9.
《青年科学》2013,(6):34-35
英国媒体称,目前,世界上有8个国家公开表示拥有核武器,但人们有理由怀疑一些国家私下拥有核武器或正尝试研发核武器。核走私早已成为令国际原子能机构头疼的问题。为应对可能由核武器主导战场而导致的战争,美国的媒体近日披露了一项由美国空军主导的攻击系统——“末日地铁”。与繁忙的民用地铁线路不同,“末日地铁”与数个发射井配合使用。无人驾驶的车辆将搭载核武器,随时准备接受攻击命令,将核武器由发射井发射升空。  相似文献   

10.
<正>伊朗核协议的签订,为伊朗核问题的和平解决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性文件,国际社会对此大多持欢迎态度。但是以色列则忧心忡忡,明确表示不接受伊朗核协议,认为"同伊朗签订核协议,意味着伊朗最终将获得核武器,并且打破地区平衡,威胁地区国家和全世界的安全"。为此,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政要纷纷前往以色列,试图"安抚其受伤的心灵"。为何都变成了"强硬派"从以色列国内来看,除了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国防部长亚阿隆等强硬  相似文献   

11.
经过近30年的发展,以色列已成为世界上风险投资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被誉为第二硅谷。本文着重对以色列风险投资的发展历史、投资特点、运作方式及所取得的成就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大规模报复”和“有限战争”几年来,美国的军事战略是以“大规模报复”理论为基础的。它实际上就是拿核武器作为所谓“大规模报复的威慑力量”来进行恐吓讹诈,也就是杜勒斯曾经一度吹嘘而遭到各方面抨击的所谓“战争边缘艺术”。这是一种露骨的危险赌博。这种全面核武器战争的赌博既吓不倒社会主义阵营,西方国家也谁都不愿把自己的命运交给杜勒斯去作赌注。因此,恐吓讹诈的“战争边缘”手段不能轻易使用,用起来也不灵,还要引起内部的反对。这个战略还有一个十分重要而现实的弱点,就是很难不断拿“大规模报复”来向个别国家,在个  相似文献   

13.
5月24—27日,撒切尔夫人应以色列总理佩雷斯的邀请对以色列作了为期四天的正式访问。这是自1948年以色列宣布“建国”以来,一位在职的英国首相第一次访问以色列。她此行的主要目的,用她的话来说,是和以色列领导人“讨论能够恢复中东和平势头的办法”,“谈判一  相似文献   

14.
2002年,俄罗斯著名军事理论家斯里普琴科发表了一部军事理论名著,书名为《第六代战争》。在这部有关世界新军事技术革命及军事理论发展变化的著作中,斯里普琴科提出了有关核武器效能的一个令人震惊的理论:对任何国家而言,核武器只有“有”和“无”的区别,不存在“多”和“少”的区别。他具体举证说,就核武器的威慑功能而言,朝鲜一枚核弹头对美国的威慑效能与美国10000枚核弹头对朝鲜的威慑效能是完全对等的。简言之,核威慑不要求对峙双方的核力量对称。这也正是本文标题《核武器:10000=1》这一核时代、核武器悖论的题解。为什么在核威慑领域…  相似文献   

15.
外刊概要     
《世界知识》2012,(17):6-7
1为何伊朗应该拥有核武器?【美】《外交事务》2012年7/8号中东核危机由来已久,由于以色列的"核垄断",该地区在40年时间里都处于独特的"安全失衡状态"。以色列对核武器的依赖导致其不允许该地区存在其他核力量。1981年,以轰炸了伊拉克核反应堆,又于2007年打击叙利亚的核设施。对以色列核特权的恐惧导致潜在对手更渴望发展核武器。而在巴以问题上支持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世界在安全上长期处于被动、无助的状态,成为中东地区不稳定的根源。当前的伊朗核危机应该被视为中东核危机的延续。美国不应对伊朗政权存在偏见,其拥有核武  相似文献   

16.
今年4月3日,以色列在特拉维夫以南的帕勒马希姆海岸发射了一颗科学卫星——“地平线2号”,它与1988年9月9日发射的一颗实验卫星“地平线1号”是同一个型号。据西方军事专家猜测,“地平线2号”是一颗用来收集中东地区国家军事情报的间谍卫星。以色列对发展军事侦察卫星垂涎已久。1973年爆发第四次中东战争时,以色列依靠美国的侦察卫星所提供的情报一举扭转了初战不利的形势。尽管美以有着密切的战略关系,但美国对以色列仍隐瞒了有关阿拉伯国家许多敏感的、准确的情报。对此,以色列当局十分恼火,以色列情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编辑部收到成都市成都机务段监控所李家耀同志来信,他说:“我对古生物年代划分一直较疑惑,希望贵刊能介绍这方面的知识。”现在,我们请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室的王绍芳博士来回答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1月15日公布了一项国家安全战略,它猛烈抨击扩张主义的欧洲和美国,并打算使用核武器,“如果解决危机的其它手段都不能奏效的话”。有关核武器的言词经过修改,虽然微妙但有一点是明确无误的,即新的战略要比1997年公布的战略强硬。1997年的战略说,“只有在俄罗斯联邦的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才能使用核武器。  相似文献   

19.
<正>6月2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出席由美国军控协会举办的主题为“在危险时刻降低核威胁”年度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他系统介绍了拜登政府的核安全政策,包括对当前全球核形势的认知、防范核武器竞争的看法、促进核军控和加强防扩散的举措,以及降低核武器使用风险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国际政治中的核武器与防核扩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诞生于20世纪的新技术中,最具国际政治重要性的大概是核武器。核武器不但在量上(即毁伤力的大小上)、也在质上不同于任何先前的或常规的武器。一方面,核武器技术造成了“核大国”与无核国家的区别,从而使国际社会变得更不均等,然而另一方面,核武器又倾向于在某种意义上缩小大国与小国的区别,因为就国家的军事安全来说,它多少使传统的国力要素即人口、工业能力、领土幅员等变得不那么重要,只要小国也拥有足以使大国遭受难以承受的毁伤的核打击能力。在这个意义上,核武器可以说是国家间的某种“均值器”。不仅如此,无论是常理、还是核武器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