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概述日本战后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的日本在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实现了经济腾飞,影响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内外因素很多,外因确实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更多的是日本从政府到民间的努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试析战后日本技术创新政策演变的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界定了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政策的概念,然后依据时间顺序和日本经济发展阶段分析了战后日本技术创新政策演变的特点,最后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对我国制定和实施技术创新政策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战后日本经济得以快速恢复发展,短时间内成为第二大经济强国。通过分析战后日本产业政策和总结日本产业政策的特点,具有针对性的提出我国产业政策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战后的日本经济和战前的情况相比,的确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战后初期,日本物资奇缺,物价飞涨,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然而战后日本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就扭转了全面崩溃的国民经济.从5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便出现了高速增长.1968年其国民生产总值达1597亿美元,超过西德、英国和法国,一跃成为"经济大国".文章拟从日本战后经济发展过程,进而探讨其经济的高速增长的前提和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经济出现了高速的增长。日本仅用近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战后重建和经济恢复的任务,并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迎来了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教育是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教育对日本经济的腾飞起着极为关键的推动作用。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日本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模式应该对我国经济、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爱知世博会吸引了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要员及游客前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日本展示的一流技术和先进的科技理念。科技世博、环保世博的举办大大激发了日本民众重振经济的信心。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体制改革措施,明确了科技发展的大方向,制定了不同阶段的自主创新发展战略,使日本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活动一直保持着十分活跃的态势,完成了由战后初期的以技术吸收、模仿为主,过渡到自主创新追赶型模式,最终达到领先创新模式成功转型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战后,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新中产阶级的发展与壮大。新中产阶级不同于旧式中产阶级,它的出现,为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日本是世界上开展邮政储蓄较早的国家,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二次大战后,日本政府为了从民间吸收资金,于1947年修订“邮政储金法”,进一步加强了邮政储蓄制度,使邮局成为政府直接吸收民间资金的重要渠道。邮政储蓄在战后日本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日本的邮政储蓄增加很快,特别是最近十年,存款余额大约  相似文献   

9.
战后日本经济之所以会取得较高的发展速度,这与日本政府重视科技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文中总结了日本在战后利用科技发展经济的几个阶段,并以此证明,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才能促进经济高速发展的道理。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6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在北京举办"战后70年的日本"系列研讨会之"战后70年的日本社会:变迁与变革"。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等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与会学者认为,战后日本经济经历了由高速增长转为平稳增长直至经济长期低迷的历程,日本社会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在家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的重要年份。8月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华日本学会联合承办的"战后日本70年:轨迹与走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中日友好学会会长唐家璇、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分别致辞。与会代表就"战后日本70年:国家战略与发展路线"、"战后日本70年:政治轨迹与走向"、"战后日本70年:经济轨迹  相似文献   

12.
战后的日本经济之所以得到飞速增长,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其经济细胞——企业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日本企业旺盛生命力的形成,离不开其科学的组织结构,特别是作为日本企业组织结构中最普遍的形式——股份制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分析日本股份制企业的基本特征,有助于我们从中吸取有益经验,推动我国企业股份化的健康发展。日本股份企业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若于方面:  相似文献   

13.
战后日本经济腾飞中人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在日本经济腾飞中,人的因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劳动立法调动了劳动的生产积极性;重视教育,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发人的活力,发扬勤劳精神,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正是这些人的因素在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的合力作用下,才使日本经济在战后出现的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持续走低,这是其实施赶超政策的结果.本文通过对战后日本经济实施赶超政策的探讨,分析了日本在制定经济政策中几点关键失误之处,使正处在经济转型期的中国从日本经济变迁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5.
论教育在战后日本经济起飞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淑芳 《开封大学学报》1998,12(3):60-63,76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教育对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首先,教育使全体国民知识化,重视提高人的素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次,日本教育完全为经济发展服务,根据经济发展战略与经济结构的变化及时调整教育结构和发展重点;最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从而保证了战后日本经济的持续发展与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6.
“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石油,在日本的经济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战后日本工业引进新技术、新设备的结果,使它的燃料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很多工业部门早已用石油代替煤炭作燃料,例如全国发电用燃料,石油占百分之七十五。  相似文献   

17.
二战时泰国的銮披汶政府曾与日本法西斯结成军事同盟,成为日本侵略者的帮凶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敌人。但是,由于泰国抗日抵抗运动的贡献和泰国政府的灵活外交策略以及战后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等原因,使得泰国摆脱了战败国地位,其中抵抗运动的贡献和灵活外交策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江瑞平教授在本刊12期中撰文指出,日本经济陷入了战后严重的经济衰退,回升前景不容乐观。那么,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将对全球经济尤其是东亚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呢?不妨再看看江瑞平的深度分析。  相似文献   

19.
金融系统『瘸』了,但生产系统还好,整个经济尚能蹒跚而行;一旦坏腿拖累好腿,整个经济行走将更加吃力。日本经济正处于战后以来空前严重的衰退之中而难以自拔。从1997年第四季度到1998年第三季度,日本经济连续四个季度呈现负增长。继1997财政年度(1997年4月1日~1998年3月31日)出现战后以来最大的负增长(-0.7%)之后,1998年度经济增长低于-2%的状况已成定局。  相似文献   

20.
日本对战争的欠缺反省,一直成为亚洲被侵略国家无法原谅的罪过。本文无意于讨论在这种"拒不承认"的姿态下日本领导集团在政治,经济上的诸多诉求几动因,而是考察在日本领导集团背后的日本普通民众。他们对战争的看法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了日本的态度。本文旨在分析这些"战后世代("不仅包括在战后出生的人,也包括在战后完成心理构建的人)的心理,从而探寻在"拒绝反省"这一问题上的另一种,也是更为重要的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