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四川地处亚热带,山地、丘陵占地面积很大。根据这一自然特点,发展我省农业要十分重视山区和丘陵地区建设。山地,丘陵区农业生产的根本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因此,搞好山地,丘陵区的水土保持,是发展山地,丘陵区农业生产的关键。现就我省水土流失的现状,危害,产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谈几点意见。一、水土流失的现状和危害我省水土流失面积广、强度大、危害严重。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达38.2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67.3%,其中中度和强度侵蚀面积达18万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47.12%。从范围来看,北起秦巴  相似文献   

2.
一丘陵山地在我国所占的面积不少,特别是南方各省,约占总面积的70%,故有“七山一水两分田”的说法,以四川为例,据《四川农业地理》划分,在土地资源中,平原只占2.5%,丘陵占18.7%,山地占46.9%,高原占31.9%,说明这里的土地约占总土地面积65.6%都是山地丘陵。全省耕地约1.1亿亩。其中平原耕地占15.4%,丘陵占62.5%,山地占20.7%,高原占1.4%,就是说耕地中有83.2%是分布在山地丘陵之上,所以,从整体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3.
水土流失对人类生存环境极为不利,它是人类诸多灾害的根源。全世界约有2500万平方公里土地遭受水土流失。中国的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1949年以来,中国已累计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2万平方公里,建设基本农田11.3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土保持科学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进入21世纪,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研究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 在系统分析中国水土保持科技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水土保持科学技术今后10~15年的发展战略、任务、目标重点研究领域和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潮位校正的中国潮间带遥感监测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间带位于海洋和陆地的过渡地带,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由于潮汐的动态性,潮间带的卫星遥感监测存在很大挑战,迄今为止还没有完整的全国滨海潮间带的相应数据.本文综合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利用1995和2015年覆盖全国滨海的156景LandsatTM/OLI卫星影像,反演了中国滨海潮间带的时空分布,并基于高分辨率影像,目视解译了潮间带开发的土地利用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潮间带变化的时空特征和潮间带变化的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1)2015年中国潮间带总面积约为14070 km~2,其中潮间带分布面积最多的为福建省(18%),其次是辽宁省(15%)、山东省(14%)、江苏省(12%)和广东省(11%);面积最小的是海南省(2%).(2)1995~2015年全国潮间带面积净减少了1375km~2,减少约8.9%.全国不同省市潮间带面积表现了增加与减少不同的趋势,其中潮间带面积减少最多的是浙江省,面积减少为1189km~2;江苏省潮间带面积由1995年的全国第1缩减为第4.而福建省潮间带增加最多,达453km~2.(3)潮间带被开发利用的趋势持续增强. 1995年中国沿海潮间带被开发占用的面积为3490 km~2,到2015年达到4581 km~2.潮间带开发利用类型由农业用海为主(41.8%)转变为围海养殖;城镇建设占用比例也达13%.同时围垦中(在建/未知用途)的潮间带面积持续增长,由1995年的18.1%增长为29%.(4)人为和自然两种因素叠加的"挤压效应"造成了我国潮间带面积的减少.经济发展和滨海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依然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5.
大地明珠     
世界上的湖泊总面积为250万km2,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68%;总蓄水量230万亿m3,为河床蓄水量的191倍.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以来青藏高原绿度变化及动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藏高原作为中国乃至亚洲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载体,其生态系统变化已成为公众和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基于前人的研究结果,并结合相关数据分析,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视角阐释了2000—2013年青藏高原植被绿度变化的时空过程及其原因。结果表明:2000—2013年青藏高原生长季植被覆盖度总体增加3%~5%,或称变绿了,但局部地区植被覆盖度出现下降。约98.34万km~2的区域植被覆盖度呈现增加趋势,其中显著增加的地区面积为16.85万km~2,主要分布在高原中东部;约5.73万km~2的地区覆盖度呈现下降趋势,其中0.18万km~2的地区显著下降,主要位于西藏中西部。气候暖湿化和生态建设是高原植被绿度增加的主要因素,但局部区域人类活动强度增加和气候暖干化导致的高寒植被退化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青蒿素被世界卫生组织推选为抗疟一线药物,中药青蒿原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是青蒿素的主要来源.然而,全球范围内黄花蒿青蒿素含量差异较大,大部分地区野生资源无工业提取价值.本文从全球视角对黄花蒿分布与产地适宜性、引种栽培等青蒿素资源再生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并对原料提取工艺、生物合成和化学合成进行综合分析.通过研究及分析发现,高青蒿素含量黄花蒿生态适宜区主要在中国秦岭-淮河分界线以南,面积1.54×10~6 km~2,占全球分布的77.08%.巴西和美国也有少量分布,面积分别为1.49×10~6 km~2(7.43%)和1.30×10~6 km~2(6.47%).越南和日本有零星分布.优质黄花蒿生态次适宜区包括亚洲东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南部与南美洲中部.通过黄花蒿新品种培育和规范化栽培可显著提高青蒿素含量.青蒿素资源再生与原料生产为"一带一路"走出去的全球中药资源国家战略实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满目疮痍     
1998年,黄河出现了历史上最长久的断流,242天。 1999年3月,重庆,长江见底,航道最窄处仅51米。 中国西部地区有近200万平方公里的沙漠,沙漠化土地和潜在沙化土地。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达100万平方公其中长江、黄河流域达80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9.
我国水电蕴藏量约6.8亿瓩,占世界各国首位,可开发量为3.7亿瓩.而四川又是我国各省蕴藏量最多的省份,估计约为9166万瓩,占全国的25%,截止1985年为止,我国水电装机为2641万瓩,占开发量的7.1%,而四川水电装机仅24.5万瓩,仅占全省可开发量的2.6%,低于全国的平均值,四川人口与粮食产量约各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而年发电量和工农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约二十分之一,极不相称,也说明电力发展缓慢已影响工农业生产,所有上述这些数值,就值得回顾以往电力发展的过程,从而吸取有益的教训,以免在电力发展的这个重要问题上,再走回头路.  相似文献   

10.
1983年以来,我们在四川东南部的涪陵地区围绕陡坡农耕地的退耕问题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现将探讨的几个问题分述如下: 一、究竟有多少耕地需要退耕和可能退耕地处涪陵地区中部的彭水县,有土地面积3897.37平方公里。其中,中、低山地占91%;农耕地占13.5%;农业人口48.68万人,占总人口94.8%。按照>25°陡坡耕地应该逐步退耕还林还牧的要求,这个县究竟有多少坡地需要退耕,以前没有确切的依据,一般估计数据存在偏大情况。为此,我们整理了三方面数据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目前地球上已受到和预计会受到沙漠化影响的面积有3,80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亚洲占32.5%,非洲占27.9%,澳大利亚占16.5%,北美和中美占11.6%,南美占8.9%,欧洲占2.6%。半个世纪以来,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向南扩大了65万平方公里;印度的塔尔沙  相似文献   

12.
去年10月,南极上空臭氧层的损耗已经与1987年间的最低记录一样了.到9月中旬,臭氧空洞覆盖的面积已达到1900万平方公里,其中南半球占7.5%.这一现象是通过"雨云卫星"七号上的一台名为"总臭氧测绘光谱仪"(TOMS)的仪器观测到的.这是科学家们利用TOMS监测南极上空臭氧层春季损耗的第11个连续的年份.该仪器已很好地完成  相似文献   

13.
塑料袋据统计,全国一个星期所产生的垃圾塑料袋的总面积等于全国土地的总面积。废纸家庭废物中,废纸的比例占了20%,如:废报纸、雪糕纸、广告纸……  相似文献   

14.
青海湖湖水化学演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大鹏 《科学通报》1991,36(15):1172-1172
青海湖位于祁连山南侧的一个山间断陷盆地中。面积为4340km~2,海拔为3193.92m,湖水最大深度为27m。其东北有尕海和海晏湾等与该湖呈隔离或半隔离状态。其东侧耳海,与该湖相分割。该湖外围水系发育,最大河流布哈河位于其西侧,其年注入水量占地表总迳流  相似文献   

15.
枯枝落叶层的水土保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云明  吴钦孝 《科学》1999,(9):51-52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全国山区面积为663.6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69.1%。山区耕地面积约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54%,人均占有土地约15亩,但粮食单产较低,约占全国平均产量的60%-7%,,其中旱涝保收的耕地仅占30%左右,农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山区的特点是:沟壑纵横,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破坏后恢复难度大。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6.
韩淑媞 《科学通报》1989,34(15):1168-1168
巴里坤湖属内陆干旱区新疆东天山山间地堑式高位盆地。位于哈密专区巴里坤盆地距巴里坤县北西14kin(图1)。经钻孔资料分析得知,第四纪早期该湖面积曾达850km~2。 随着历次新构造运动及古气候变迁的影响,湖区逐渐缩小,晚更新世为500km~2,如今只有112.5km~2,水面积为1585m~2。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南岩溶区水环境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岩溶又称喀斯特,是石灰岩地区的一系列溶蚀作用过程和产物的总称,其分布面积约占地球陆地面积的10%~15%.20世纪初,岩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其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岩溶环境脆弱性的认识不断深入.一方面由于岩溶作用的基础--可溶岩(如石灰岩、白云岩等)的风化作用是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90%以上的物质都溶解于水中而被带走,留下的成土物质极少,成土速度慢,如广西岩溶地区形成1米厚的土层,需要25万到85万年的时间,而在贵州甚至可达63万年到788万年,以致土壤贫瘠,稍有水土流失即留下一片石海,很难恢复;另一方面由于岩溶地区地表地下的"双层结构",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快速转化,地表又常缺少天然防渗层或过滤层,以至于污染物质很容易通过落水洞、岩溶裂隙等进入地下水系统中.脆弱性的这两方面原因,给岩溶地区带来一系列区别于非岩溶地区的特殊地质环境问题,如石漠化、岩溶地下水污染等.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特征与综合分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上游地区系指宜昌以上至源头的流域区,总面积100.5万平方公里,占长江流域总面积55.6%,总人口1.4亿,占长江流域总人口34%.长江上游干流总长度为4529公里,占长江干流总长度72%,它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贵州以及甘肃,陕西和湖北等8个省区. 本地区地跨我国大陆一、二级阶梯,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地势变化明显,山丘地貌类型  相似文献   

19.
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中国红树林近50年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通报》2021,66(30):3886-3901
红树林作为独特的海陆过渡湿地,具有极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红树林的保护、管理和恢复与多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密切相关.然而,迄今还没有面向SDGs的中国红树林时空变化分析.本研究利用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和面向对象分析方法解译1973~2020年中国红树林生长区的土地覆被,得出近50年红树林及其与周边土地覆被类型的时空变化和相互转化.结合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等政策,探讨SDGs在中国红树林方面的实施进展.结果表明:由于农田和养殖池扩张等因素, 1973~2000年中国红树林面积减少30199ha(1 ha=1×104m2)(约占1973年的62%); 2000~2020年,由于中国政府的大力保护和造林,全国新增红树林9408 ha,红树林总面积基本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 1973~2020年,中国滨海一直生长有红树林的陆表面积为8657 ha,仅占1973年红树林总面积的18%.从SDGs元年(2015年)到目标完成年(2020年),中国沿海新增25%的红树林;截至2020年9月,中国红树林保护区面积占生长区的16%, 77%的红树林得到良好的保护,国家级经济特区中实施基于生态系统管理措施的比例达80%.近年来,中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行动计划以达到停止毁林、恢复红树林的目的,中国红树林的保护和恢复已基本达到了相关SDGs的规定.本工作的研究方法、数据集和结论可为监测和评估中国乃至全球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方法借鉴和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20.
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4%。南极洲终年为西风寒流包围,年平均气温零下20—70℃。1993年,科学家曾测得那里的最低气温是零下39.2℃。南极几乎全被冰川覆盖,冰层平均厚度在1330米,最厚达4000米以上,冰的总体积为2367.2万立方公里,是北极的9倍。南极大陆只有2%的土地没有被冰雪覆盖,那里有险峰、悬崖、湖泊和火山,是冰雪世界中的绿洲。南极尽管没有居民在那里定居,却有来自各国的科学家在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