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分析建成环境对公共自行车出行模式的影响,文章结合公共自行车运营数据和建成环境数据,以公共自行车站点为中心建立缓冲区并提取缓冲区内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在考虑POI规模的基础上划分站点类型;根据站点类型对出行起讫点(origin-destination, OD)分类,以OD类型确定公共自行车出行模式,使用地理加权回归(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GWR)模型,分析建成环境对公共自行车出行模式的影响;以昆明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昆明市公共自行车出行模式可划分为16种,OD皆为住宅主导型和公司(企业)主导型站点的出行模式约占69.26%;建成环境对不同出行模式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土地利用混合度是公共自行车出行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为公共自行车布局优化及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兰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部分站点设置不合理及自行车利用率低等问题,提出基于改进的C4.5分类算法的公共自行车站点设置和锁桩配置评价模型.以兰州市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实际运行数据为基础,利用R语言对站点的租车频次、还车频次和租车时长等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结合改进的C4.5分类算法对已部署站点的区域进行分析,构建公共自行车系统评价决策树,接着以数据间的耦合协调度为基准,确定站点设置的效果等级,得出站点设置的优劣.最后对比不同站点的设置效果,并结合站点运行数据的分布,对设置不合理站点提出改进方案,为优化公共自行车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兰州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句法,以2016年全市259个站点月平均租用量为应变量,各站点的局部选择度(R3 000m)、局部整合度(R3 000m)以及平均深度(DM)为自变量,构建兰州市公共自行车需求量预测模型,并利用该预测模型对兰州市现有公共自行车站点布局的合理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空间句法理论和方法可以有效地用于构建预测模型,对公共自行车需求量进行预测;兰州市公共自行车站点布局整体较合理,需求量高低与站点分布密度在空间上具有高度一致性,但局部地区仍有少数不合理的情况,有待改善和优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研究,依据所给的数据和条件,综合运用统计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温州市20天内的借还车频次的排序情况、每次用车时长分布情况、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站点设置和锁桩数量的配置评价等问题,然后使用SPSS、MATLAB、EXCEL等软件求解并得到相应结果,最后对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做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5.
公共自行车出行质量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上海闵行区公共自行车系统为例,调查获得人们在公共自行车系统实施之后出行方式的转换,采用离散选择模型解释这种转换下的决策机制.发现公共自行车特征、出行时耗以及服务点可达性是出行方式转换的重要影响要素.应用模型发现公共自行车使用者的出行质量显著提升,而出行总质量提升最多的集中于较为功利性的出行目的.转换自公交方式的出行获得质量提升最多,转换自小汽车的出行质量提升最少.预估并比较服务站点密度增加和公共电动自行车两种服务方式的竞争力发现,后者对出行质量提升的效果明显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6.
轨道站点影响区自行车出行环境评价对于促进自行车接驳出行效率和服务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采集百度街景、路网、轨道站点等多源数据,选取自行车出行环境的舒适性、安全性、便捷性和可达性评价指标,运用DeepLabV3+模型和sDNA分析法对轨道站点1 500 m范围影响区内不同类型道路的自行车出行环境进行评价,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站点影响区自行车出行环境存在空间差异性;交通型道路的自行车出行中间性、天空可视度高,但自行车存取方便程度低;生活型道路的自行车存取方便程度、绿视率高,但自行车出行中间性、安全性低;综合型道路各指标相对协调。  相似文献   

7.
首先收集了公共自行车的每个站点在30 d内的使用数据,然后应用Excel和SPSS等统计软件对使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各个站点的运行规律、借车人借还车规律和高峰日系统的具体运行规律,分析了佛山市禅城区公共自行车的运营现状,最后在此基础上针对公共自行车运营的服务方式、租赁站点规划及经营中不足的方面提出优化建议和方案。  相似文献   

8.
以上海为研究区域,利用数据爬虫手段搜集、整理上海市二手房交易数据,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二手房交易价格的空间效应,并使用连续型深度置信网络对二手房交易价格进行分析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二手房交易价格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自相关效应,在上海市核心区域存在高-高集聚效应,在周边区域呈现低-低集聚效应,而在核心与周边交界地区存在高-低集聚和低-高集聚的负向空间效应;特征变量对价格偏高区域的二手房交易价格解释力度较小;除中心区域外,基于连续型深度置信网络的特征变量对上海市二手房交易价格预测能力良好.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分层抽样方法,以拉萨市游客、学生、市民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设计问卷,建立方差分析法统计模型。结果显示,拉萨市便民公共自行车使用率偏低,市民、游客及学生等不同人群对便民自行车满意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游客对便民自行车的满意度较高,而市民满意度较低,学生也较少使用便民公共自行车。目前拉萨市便民公共自行车的运营处于发展初期,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建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选择站点的位置,并加大宣传力度,使公共自行车更符合大众群体的需求,提高拉萨市市区便民公共自行车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温州市鹿城区城市自行车服务系统的运行状况,使用MATLAB、SPSS、等软件,建立分布集中度,站点优化模型,对温州市的自行车车桩与自行车的匹配程度以及自行车站点设计的配置效率进行评价,并对公共自行车这一准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依据可达性一致原则,建立了基于广义出行费用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接驳范围计算模型,并给出详细算法及案例分析.针对城市居民出行并非全部都以市中心为目的地这一现实情况,引入城市轨道交通可达点的概念并分别赋予权重,解决了既往研究中只取单一目的地的不足;根据车站周边每个交通小区的实际人口结构对出行时间价值进行细化处理;根据实际路网形态计算接驳距离,使之更加接近实际的走行距离;给出求取车站接驳范围的详细算法,并对算法优化进行讨论;最后,利用广东省某市的预测数据对模型进行计算验证.结果表明,接驳范围与车站周边的道路情况、出行分布以及竞争交通方式的服务水平相关,并不是简单的圆形区域.该模型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已建或规划车站确定客流吸引范围提供计算方法,从而为客流预测及接驳交通设施衔接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配车量优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公共自行车日益成为许多城市低碳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布局以及配车量分配是充分发挥公共自行车作用的关键.为缓解公共自行车系统实际运营中的车辆供需矛盾,综合考虑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运营成本和用车者等待时间成本,平衡一天内高峰期和非高峰期的需求变化,在预测公共自行车需求的基础上,应用排队论方法,构建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配车量优化模型;并应用于北京市的部分公共自行车租赁点,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选取广州地铁3个代表性站点,基于实地调研与空间分析方法对比其商业集聚的共性与差异,并通过对商家的问卷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地铁站周边商业网点以快速消费型为集聚主体,网点的空间分布不均,呈明显的圈层状结构,不同站点商业网点的集聚强度和共功能结构有所差别,可分为散布型、孤点型和聚合型等3种形态.商业属性、商家集聚效益和地铁的诱导是地铁站商业集聚呈现出共性的影响因素,依附商圈的发展差异、道路体系差异与地铁效应的差异是地铁商业集聚呈现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Bicycle sharing system has emerged as a new mode of transportation in many big cities over the past decade.Since the large number of bicycle stations distribute widely in the city,it is difficult to identify their unique attributes and characteristics directly.Oriented to the real bicycle hire dataset in Hangzhou,China,the clustering analysis for the bicycle stations based on the temporal flow data was carried out firstly.Then,based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temporal attributes of calculated clusters,visual diagram and map were used to vividly analyze the bicycle hire behavior related to station category and study the travel rules of citizen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human mobility,the time of day,day of week and the station location.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城市公共绿地景观可达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城市公共绿地景观对居民的服务能力是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发展水平、和谐的人地关系的一个重要参考,可达性是一个量化的评价指标,能够综合多种因素对这种服务能力做出评价,为城市规划、园林规划提供借鉴。提出的一个基于网格划分的城市公共绿地景观可达性计算方法,利用每个网格的道路密度来近似模拟交通成本的阻力,在可到达性计算中综合了考虑人口分布、公共绿地景观服务力、交通成本等因素,来研究城市公共绿地景观可达性的卒间分布特点,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可计算性。最后,利用Arclnf09这一GIS工具,以广州市为例进行了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典型旅游城市桂林为例,借助于GIS缓冲区分析方法,分析其主城区饭店空间集聚与旅游空间要素的空间关系.研究表明:桂林主城区中、低等级饭店密集分布于城市中心和火车站附近,而高等级饭店有远离火车站分布的倾向;桂林主城区饭店有沿漓江和交通干道分布的倾向,其中五星级饭店倾向于选址于漓江附近,而低等级饭店倾向选址于交通干道附近;虽然土地使用政策和地租因素导致旅游景区附近存在一定距离的饭店低密度带,但是总的来说,桂林主城区高等级饭店更倾向远离次要景区,选址于核心景区附近.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对周边土壤中铅、锰重金属污染的影响,选用我国北方某市生活垃圾中转站及其附近1 km范围内的土壤作为研究样本,在中转站外设立一个垃圾回收对照区。给出土壤p H和土壤有机质测定方法,介绍了铅、锰含量测定过程。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美罗综合污染指数对土壤中铅、锰的污染情况进行衡量,分析了研究区域生活垃圾物理组成。为了使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对铅、锰的分布特征及其和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确定土壤对铅、锰重金属污染的影响程度。给出不同采样区表层0~20 cm土壤中重金属铅、锰的污染情况和污染指数评价结果。分析了土壤中重金属铅、锰化学形态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土壤p H与有机质含量对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中转站周边土壤中锰含量基本没有影响,可忽略;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能够降低周边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8.
在GIS技术和空间数据库支撑下,应用最短路径算法与网络分析技术及可达性指数,测度高铁通车前后案例区公路可达性空间格局与变化,采用变异系数与斯皮尔曼等级系数测算高铁的公平性影响.结果显示:①高铁从整体上提高区域公路可达性水平,极大地缩短中心城市间的时间距离,但各地可达性收益不等,可达性均衡程度降低.②高铁塑造高可达性"走廊"与"岛".加权旅行时间高变率地区呈现出"哑铃状",表明高铁沿线站点地区与南北端城市获益最多.经济潜力与日常可达性高值区向高铁沿线城市偏移,反映站点城市接收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提高;高铁沿线城市日常可达人口规模急剧膨胀,扩大沿线城市服务业的市场范围.③高铁站点依靠其在快速交通网络节点的枢纽作用,将成为区域重要的快速交通中转站.  相似文献   

19.
城市智能交通卡和公交自动车辆定位系统的大规模应用为研究公共自行车换乘公交的出行规律提供了契机.结合多源数据,研究公共自行车接驳公交的换乘时空阈值,根据自行车站点与公交站点间距离构建匹配站点对;并基于时间阈值提取匹配站点对的刷卡记录构建换乘识别模型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应用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实现同一用户公共自行车IC卡卡号与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