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许国平 《世界科学》1996,(4):43-44,46
实验动物的挑战许国平编译科学家们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他b’1在实验室中尽量减少使用实验动物.目前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的潜代方法。在那些欲赋与动由以权利的人和那些认为科学要进步就必须使用动物的人之间约争论一直非常激烈。从1995年4月z4日起,美国和...  相似文献   

2.
《世界科学》2005,(4):25-25
美国研究人员在动物实验中,成功地使毛囊干细胞分化成了神经细胞。这一研究成果的医学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3.
实验动物:人类健康的功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开实验动物应用史 ,自 1 90 1年应用至今 ,因此而获诺贝尔奖项的科学家已经有近 5 0名之多。今天的医学、农业以及生物科技能如此进步 ,实验动物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4.
动物热测定实验新方法五十岚道子著徐俊培译只要是活着的动物,均会产生热量。热是动物"做功"的结果。亦即体内营养物质燃烧(氧化反应)所得的能量,在"做功"过程中浪费掉的部分即以热放出。这里讲的动物的"功",包括肌肉运动、体内蛋白质和核酸等高分子的合成、维...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永忠  谭景和 《自然杂志》2000,22(3):152-155
转基因动物是基因工程在家畜及实验动物方面的应用。这方面的研究从一开始便以改造动物及利用动物生产出数量较大、容易分离纯化的贵重产品等方面展现出很好的前景。十几年来转基因动物的操作技术有了许多创新,在医学应用领域已经从生产血液型药物、乳汁经物及生产人类疾病的模型动物等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已逐步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目前该领域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姜靖 《科学之友》2007,(8A):22-23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美国医生正准备进行一项人类冬眠实验,实验将把志愿者的身体冷冻起来,让他们进入“冬眠”状态,这样他们就能睡上数月而不醒。如果这项诱导式冬眠实验成功,那么这项医学突破可能会有助于延长人类的寿命,也有助于人类长时间的太空探索……[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德国和美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研究人员通过改变分析实验结果的方式。可以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适用于所有人类人种的概念,对人类生命的尊重,形成了一种称之为“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在这种观念支配下,长期以来,人们把采用动物实验来开发各种治疗方法以纾解人类的病痛视为一种正当的事情。但是,近期功能基因组学领域的进展,正使在动物身上进行医学研究的合理性发生了质的变化。当与人类的基因序列相似的序列在不同的物种中被鉴定出来时,人类独特性的观念受到了根本性的挑战。在本文中我们将强调指出,由于功能基因组学的新发展而带来的一种固有的紧张局面--一种存在于基因序列的科学意义与伦理学意义之闻的紧张关系--基因序列的应用目的是相同的,但伦理学意义却不同,这个问题不是很有讨论的必要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田莉 《科学之友》2004,(1):54-55
惨遭摔死厄运的美国太空猴一般认为,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是人类太空时代的开始,然而,动物的太空时代要来得早得多。为了解灵长类动物对太空环境的承受能力,早在1949年,美国空军便用V-2火箭将一只名叫艾伯特1号的实验猴送到大气层的最远处。那次发射,上升时情况正常,但返回时降落伞未能张开,艾伯特被摔死。以后的实验猴艾伯特2号、艾伯特3号和艾伯特4号同样遭此厄运。1951年9月,新墨西哥美空军基地发射了一枚“飞蜂”号火箭。火箭将一只叫约里克的实验猴和11只实验鼠送上  相似文献   

10.
多数生物医学家研究人类的基本生物学和行为过程常用的哺乳动物标本都不外乎是鼠、猫、狗、猴之类.除此以外,这些常见动物还被广泛地用于试验新药和菌苗、外科手术的步骤,以及其他用于防治人类疾病的特殊医疗方法.在美国,每年用于实验室研究的2200万只哺乳动物中,仅鼠类就占其中的2/3,与此同时,其他较为陌生的动物品种用于研究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这些异乎寻常的实验室动物具有特定的生物学特性、有趣的行为模式和对疾病的敏感性,从而使它们成为服务于特殊研究项目的理想标本.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在英国,赞成与反对动物医学实验双方的战火再度爆发,导火线是拟建于剑桥郊外的国际神经医学中心将使用猴子——与我们亲缘最近的动物“亲戚”,进行医学实验。  相似文献   

12.
实验动物是指用于进行医学科学研究中用作实验的动物。动物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药物在研制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就是要经过动物实验,严格地检查试验药物是否有效、有毒和安全;医学中的解剖学,在外科施行某项新的手术前都要经过动物实验取得成功后才应用于人体上。为此实验动物被科学家们誉为医学科研中的功臣。  相似文献   

13.
张晶  蒋亚超  曹卫  肖鹏  张永学  谢庆国 《科学通报》2011,56(23):1871-1876
小动物PET 是动物实验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显像模式,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医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小动物PET 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的进展,从代谢显像、血流显像、受体显像和基因显像等4 个方面出发,阐述了小动物PET 在这些领域的应用,以及它体现出来的优势与不足. 面对小动物PET 应用的不断拓展对其仪器性能提出的更高要求,以应用为导向、将探测器系统设计与图像重建算紧密结合的小动物PET 系统设计思路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秦占芬  徐晓白 《科学通报》2006,51(8):873-878
非洲爪蟾因为终生生活在水中易于饲养管理、常年可以排卵孵化、行体外受精和体外发育等特点, 而作为模型动物广泛用于生物学的研究, 并积累了大量相关的资料. 像其他两栖动物一样, 非洲爪蟾的胚胎和幼体直接暴露在水中, 对环境污染物比较敏感. 另外, 非洲爪蟾的性别分化和性器官发育对性激素和具性激素活性的内分泌干扰物十分敏感, 所以非洲爪蟾可用于内分泌干扰物的性激素干扰作用和生殖毒性的研究. 同时, 非洲爪蟾的变态发育对甲状腺激素和具甲状腺干扰活性的内分泌干扰物十分敏感, 所以非洲爪蟾也可用于环境物质甲状腺干扰作用的研究. 除此, 非洲爪蟾的生态毒理学研究可与目前生态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两栖动物世界范围内的减少和畸形蛙的出现衔接. 基于以上几点,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将非洲爪蟾引入生态毒理学的研究. 实验动物质量关系着动物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这对毒理学研究尤为重要. 本文从水质、食物等环节对非洲爪蟾质量控制的问题做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5.
问与答     
《大自然探索》2005,(9):76-77
问:我非常热爱动物,但我的志向是当医生,听说医科大学生都要做一些动物实验,我想知道,动物实验是必需的吗?医科大学要进行一定的动物实验教学,只有这样医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一些理论与实际技能。如果医学生在学校里不进行一些动物手术(如施行狗的胃部分切除或其他类似手术),他就无法掌握这些普通手术的操作步骤,也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实际上,动物实验并不仅仅存在于医学院校,许多  相似文献   

16.
说动物也和人一样具有丰富的情感世界,你信吗?不管怎么说,以地球唯一高级生物自居的我们,总是会以高傲怜悯的心态看待动物,很难领会动物的精神和心理,所以横亘在动物与人类之间的隔膜高墙依然坚不可摧。奇异的海豚之恋海豚是一种伶俐、友善的动物,它们救人于危难的故事时有发生,就连细心的海豚专家也难以准确统计曾经发生过多少这样的故事了。它们俨然成了人类海难的义务救生员,危急时刻向我们伸出援手,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最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披露,50年前,在他们资助的一项海豚驯化实验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1997年2月27日,英国权威杂志《NATURE》(自然)上刊出了一条惊人的消息,由英国(苏格兰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胚胎学家维尔穆特博士率领的科研小组,用无性繁殖(克隆)技术,成功地复制了一头芬兰多赛特绵羊—多利。消息一公诸于世,引起全球的轰动。上至国家总统要员,下至普通百姓,不论是生物学家、医学家,还是伦理学家,都在议论“多利”,众说不一。多利的产生,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巨大的震撼?因为多利的诞生,使经由高等动物的体细胞无性繁殖成一个动物,从不可能变成完全有可能。众所周知,人类和哺乳动物的生命延续,都要经过…  相似文献   

18.
蓝冰 《科学》2008,60(1):28-28
2007年9月20日,上海科技馆“动物世界展”拉开了帷幕,本次展出共有来自全球五大洲110种、186件精美的珍稀动物标本。在2000平方米的展厅中利用先进的展示手段,从不同角度介绍动物形态学、动物行为学及生态学方面的知识。据悉,本次展出将持续两年左右。  相似文献   

19.
很多人可能不会想到,不可或缺的氧气也在损伤着人类的DNA。实验证实,动物缺乏抗氧化剂时可以致癌,给动物补充抗氧化剂则可抑制癌症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海绵动物的演化意义及其生物硅的仿生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红  曾令森 《科学通报》2007,52(12):1372-1381
海绵动物是地球上最古老、最简单的动物, 但对它在生物进化中的定位却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认识过程. 作为“活化石”, 海绵动物为生物演化研究提供了最好的证据; 而对海绵动物研究更令人入胜的是近年来人们发现硅质海绵动物骨针的独特结构和良好光纤特性, 从而开辟了利用纳米生物技术进行仿生合成的广泛研究领域. 综述了海绵动物的发现及新的分子生物学进化证据, 骨针硅蛋白催化合成生物硅的研究进展及仿生合成在纳米生物技术和医学领域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