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生理和运动心理是体育教学中两个重要内容.正是通过运动生理和运动心理的变化,才能反映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独特作用.而这些也是通过人体运动生理和运动心理的变化所展现而来的,因此通过对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生理和运动心理之间的作用与联系进行研究,为有效开展大学体育教学提供基础和支撑.  相似文献   

2.
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心理训练在排球比赛中越来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成功的心理训练,对于提高运动成绩,在比赛中发挥最大的潜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心理训练分长期心理训练和短期心理训练。长期心理训练,就是运动员在每一次训练中都进行心理训练,也叫一般心理训练。它包括运动机能的形成、个性心理特点的培养、意志力的锻炼,稳定运动员的比赛情绪以及发展专门的感知、表象思维、注意力的锻炼培养等。而短期心理训练是针对某一比赛任务进行的,可以叫作比赛期的心理训练,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佳竞技状态。在这个阶段,又可分为赛前心理训…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体育运动中,训练的内容基本包括有: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和心理训练,而心理训练又渗透到身体、技术、战术训练之中。另一方面,在体育教学工作中,为了提高健康水平,学习和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技术,也都离不开体育运动心理学的帮助。本文主要是对体育运动心理学与体育运动实践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神经类型反映了一个人先天生理、心理的基本特征,它可以作为速滑运动训练和选材的客观评定指标。本文初步论述了我国优秀速度滑冰运动员的神经机能特点;神经类型的分布状况和神经类型与运动成绩的关系以及神经类型与速滑运动员的选材。  相似文献   

5.
优秀运动员除了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遗传优势和生理潜能外还要具有运用发挥这些优势的心理能力.著名心理学家潘菽认为:人体有生理和心理2种机能,二者密不可分.运动员进行运动活动,是身体运动和心理活动共同进行的,而心理活动起着主导作用,竞技运动中心理因素的作用和意义越来越重要.运动技能的形成及比赛成绩的发挥,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个性特征是密切相关的.早期运动员的选拔是选择具有先天性竞技能力和潜力者作为训练对象,以求通过系统、  相似文献   

6.
竞技能力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根据项群训练理论的解释,击剑属于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运动项目。其竞技能力同样包括体能、技能、战术、心理和智能能力。本文对优秀击剑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特征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为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可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欣 《聊城师院学报》2002,15(1):101-102
抢篮板球是篮球比赛运动中对于胜负具有决定作用的一环,解决好篮板球技、战术问题,是篮板球运动的当务之急,这首先要有篮板意识;要准确及时地判断球的路线和落点,抢占有利位置,并配合必要的各种技战术;掌握好抢球起跳的时机和方法;训练掌握好空中抢球的动作、速度和自控能力。同时,在训练中还要加强思想作风、心理习惯、技战术动作和各种能力以及抢攻结合技战术的训练。  相似文献   

8.
浅谈引起运动性疲劳原因及恢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是现代体育的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作为一种生理现象,一直伴随运动训练的全过程。通过研究发现,中枢及外周运动性疲劳主要由各种生化机制引起,针对这种生化机制可以从营养补品、中药以及心理暗示三方面来恢复运动性疲劳,从而指导运动训练,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9.
刘宏伟 《松辽学刊》2002,(3):122-122,124
大多数都在片面的强化训练,使运动员产生疲劳后采用服用维生素C等药物进行恢复,而忽略了心理训练和恢复训练。下面我们介绍一下气功与运动训练相结合是怎样提高运动成绩的。  相似文献   

10.
大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在练习一些难度较大或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项目时,因身体素质、器材设施等各方面的差异,常出现焦虑、胆怯等恐惧心理,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消除和克服学生的心理恐惧,形成适宜的心理状态,对大学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贾利 《松辽学刊》2005,26(3):102-104
运动员在紧张激烈、斗智斗勇的武术散打比赛情境中审时度势、运筹帷握、果断决策、雷霆出击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依靠的首要因素和基础是运动员的心理敏捷性.深入研究心理敏捷性的构成及其心理过程实质,对提高运动员心理敏捷性操作水平,并取得好的运动成绩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拓展运动的特点及在我国开展的现状,对拓展运动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认为拓展运动对学生的心理有很大的锻炼作用,能改善学生的不良性格,有效减缓和预防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对培养大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自信心、良好的个性及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等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为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开拓了新的思路,提供了一种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运动目标跟踪系统结构庞大、实时性差等问题,以高性能DSP芯片TMS320C6416为核心处理器,结合先进的FPGA技术设计了视频信号采集与处理的运动目标实时跟踪系统.系统采用改进的光流算法检测运动目标的运动参数,并以此控制摄像机跟踪运动目标.整个系统设计紧凑、简洁.实验结果证明系统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和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国内外运动心理学工作者重视和加强了运动意识问题的研究。本文仅就“什么是运动意识?”、“运动意识的特征和作用”以及“运动意识的培养和发展”等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现代篮球教学训练是对运动员体力,技术、心理和智力等因素的共同开发,心理因素对创造运动成绩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用试验结果和教学经验制定的综合心理训练方法,丰富常规教学手段,并在蓝球教学中提高心理训练的作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浅析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锻炼不仅能够锻炼身体 ,同时也能够促进心理的健康 ,同时运动水平的高低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非常大 因此本文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分析阳光体育运动对象的特点入手,结合大型体育赛事对人们心理、行动及消费习惯等的影响,以环海南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为例,探究有关大型运动赛事与阳光体育运动的互动机制,为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新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大学生神经类型的民族特征,以及民族间性格、气质的差异,采用艾森克问卷法进行了516名大学生的运动心理指标测试调查与对比分析.所取得的分析资料将为研究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提供参考依据;也为各民族运动员的选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立体视觉检查图》,探讨了立体视觉对球类运动技术的影响.发现立体视觉功能与球类运动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立体视功能好,其运动技术和成绩也好,反之则差.因此建议在球类运动员选材中,除生理、心理选材外,应将立体视功能的检查运用到球类运动员选材中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黑龙江省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运动素质特征的研究,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运动素质与运动成绩间存在的规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改进青少年田径竞赛制度的建议,为发展田径后备力量提供理论依据,促进选拔优秀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