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知识》2008,(24):11-11
11月27日,日本内阁宇宙战略开发总部公布了日本今后宇宙战略的基本方向。“推进宇宙外交、强化安全保障、促进宇宙产业、应对民间需求、为下一代提供梦想的宇宙研究体制”是未来推进日本宇宙开发利用的五大方向。而其中,“宇宙外交”和“宇宙安全保障”的提出,可谓两大突破。  相似文献   

2.
2009年以来,为了应对金融危机,调整产业结构,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开始重新重视实体经济。为了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它们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工业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两化融合”策略,纷纷推出了“IT救市”计划,确立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如美国的“智慧地球”、日本的“i—Japan战略2015”、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交,日本制定了《信息技术基本法》,根据这部法律,从2001年初, 日本开始实施e-日本战略,其目标是到 2005年使日本的信息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5年过去了,日本稳步发展了自己的信息基础设施。为此,日本政府又提出了新的u-日本战略,其目标是到  相似文献   

4.
1937年爆发的中日战争,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极其野蛮的侵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日本帝国主义疯狂掠夺中国的战略资源,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本文着重介绍日本对山西战略资源掠夺的主要机构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日本从“技术引进”转向“科技创新”的战略调整,介绍了日本三大“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及其对我国科技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正>2022年度,日本科学家“罕见”地缺席了诺贝尔奖。近十几年来,日本科学家接连不断地斩获多项诺奖,使人们对日本在长期经济低迷中依然保持科技潜力印象深刻。一次两次的缺席说明不了什么。但是,当科技竞争已成大国博弈的重中之重、以“科技立国”的日本更是不断强化科技发展战略的时候,日本国内各界确实对本国科技发展表现出更多担忧。  相似文献   

7.
江瑞平 《世界知识》2023,(15):70-71
长期推行“贸易立国”战略、持续保持“顺差大国”的日本,目前却受到外贸形势持续恶化、外贸收支连续逆差的严重困扰,这对长期萧条中的日本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失落的顺差大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推行“贸易立国”战略,通过积极扩大出口并保持贸易顺差。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我们“日本信息化”考察组一行三人在访日期间拜访了日本著名评论家、现任经济企划厅长官堺屋太一先生。堺屋先生对信息技术革命、日本经济改革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等问题发表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周洪兵 《华东科技》2005,(11):50-52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提出并有效地实施了“科技立国”战略,使日本成为当今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和第二科技大国。在日本中央政府“科技立国”政策的积极推动下,日本各地纷纷  相似文献   

10.
丁翌 《科技信息》2010,(21):I0172-I0172,I0111
战后,东亚局势的急剧变化凸显了日本的战略价值,美国对日政策从打击、限制转变为支持和扶植,从而使日本成为美国对亚洲大陆实施遏制的冷战前沿。与此同时,日本审时度势,接受了“美主日从”的同盟关系,奉行对美“一边倒”的外交路线。美日同盟的建立为日本的崛起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1.
6年前,时任首相的森喜朗在国会演说时提出了“e-Japan”的构想,这是迄今为止,日本领导人第一次将信息通信产业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计划。如今,日本国民通过政府网站,可以获取异地办理身份证件、参与选举、缴纳税金、享受社会医疗、保险、领取养老金、小孩入托、入学等一系列社会化服务,“电子政府”俨然已成为日本信息化建设的“领头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通信与信息技术国际研讨会”(ISCIT)是主要面对亚太地区的众多大学及研究机构的国际学术会议。ISCIT自从2001年开始举办以来.已经举办了4届。“通信与信息技术国际研讨会”(ISCIT)所发表的论.主要来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及世界各国的大学及科研部门,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参考价值,已经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和ECTI泰国电子通信信息学会、IEICE日本电子通信信息学会及IEEE学会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在跨入2l世纪的前夜,日本政府公布了2001年~2005年科技基本计划,这项计划在信息技术等4个重点领域给予巨大投资。它和新年伊始日本在“第三次行政革命”中提出对科学技术的大力倾斜一道,显示了日本政府开展“技术创世纪”的勃勃雄心。  相似文献   

14.
政府机构作为官与民之间的连接桥梁 在数字化浪潮中,如何更加充分、有效地利用自己的资源,借助信息技术的特点来发挥自己的职能,更好地为民服务,是包括我国在内的众多国家近年来的热门话题。比如美国提出“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政府”计划;加拿大政府提出“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府服务的蓝图”;英国政府提出“直接政府”的概念,都是以让民众有更多的服务选择、打破组织界限、让政府更有效率地为民众服务为目标的。 作为经济强国的日本,自然也不甘落后。日本政府在《日本高度信息网络社会形成基本法》和《e-Japan战略》中明确指出:通过建立世界最先进的高速信息通信网络、加强信息知识教育、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和电子政府建设、推进公共领域信息化、确保信息安全等一系列战略举措,确保到2005年实现“使日本成为世界最先进的信息化国家”的总体战略目标。尤其强调:在电子政府建设方面,要求中央政府在2003年实现信息化,地方各级政府在2005年实现信息化。 思路清晰 一直以来,日本政府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企业为主体,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公共团体明确  相似文献   

15.
张靖 《信息化建设》2011,(10):48-50
国家战略日本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有目共睹,发展物联网也比其他国家起步较早。2000年公布的五年信息技术计划"e-Japan"就为日后物联网的发展做好了准备,之后又相继颁布了"u-Japan"国家物联网战略以及"ICT维新愿景2.0"计划,这些政策都大大  相似文献   

16.
日本企业开始"觉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经营环境的变化,传统的日本企业经营管理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由于对信息技术的“后知后觉”,日本企业指挥不灵、信息不畅等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在这种形势下,日本企业界开始痛定思痛,认真借鉴美国经验,展开了新的探索,以求在变革中再现辉煌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进展,人们越来越关心其他国家尤其是近邻国家的政治、经济形势。冯昭奎先生的新作《21世纪的日本:战略的贫困》(简称《贫困》)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日本进行了客观、准确的分析,并指出日本目前的困境是缺乏国家战略所致。《贫困》从泡沫经济、向信息化过渡、中日关系三个方面入手,重点分析了日本的国家战略问题。在上篇“泡沫破灭:经济战略的贫困”中,作者详细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经济形势,认为泡沫经济的出现在于日本政府的错误诱导,而且在解决泡沫经济引起的问题时,又错误地沿用…  相似文献   

18.
吴怀中 《世界知识》2008,(21):43-45
进入21世纪后,日本从政治军事大国战略出发,以“零和心理”看待中国的快速崛起,一面讲要推动对华军事交流一面却不舍弃防范策略,对中国的战略意图和军事实力进行了不当猜疑和渲染。  相似文献   

19.
日本是一个国土狭小、人口众多、资源贫乏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经济并不十分发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已处于崩溃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提出了“技术立国”、“贸易立国”的口号,一方面发展教育,储备人才,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以吸收、改造、组合,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利用其高新技术产品大举进军国外市场,使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一举成为仅次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对国家安全战略开始了新一轮的重大调整。从2001年10月《反恐特别措施法》的问世到2003年6月“有事法制”等相关立法的通过,战后日本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专守防卫”和不行使“集体自卫权”的政策原则受到重大冲击。在这一轮战略调整的过程中,一批被称作“新国防族”的青年政治家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