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鱼,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淡水鱼。肉厚且嫩,味鲜美,是淡水鱼中的上品。据清代《随息居饮信谱》记载:"青鱼……可脯,可醉。古人所谓五侯鲭即此。其头尾烹食极美,肠脏亦肥鲜可口。"清末时,江南一带已盛行食用青鱼。说及青鱼菜肴,必须提到上海的老馆子"老正兴"。"老正兴"尤其擅长取用青鱼的各个部位分别制菜,有烧头尾、青鱼肚裆、青鱼秃肺、汤卷等诸多名肴。其中,又以"青鱼秃肺"最为出彩。青鱼秃肺,又名"炒秃肺",始于清末  相似文献   

2.
<正>在我们的年度启明星采访安排中,来自上海振华重工从事焊接技术研发的张华军(上图)原本是列在下半年采访的,但最近有两件事使得我改变计划,把对张华军的访问提前到5月份:一是随着海洋经济的不断升温,近年来海上钻井平台、集装箱起重机等海工装备研发制造的势头越来越向好,而在全球这个领域的市场份额中振华重工占了70%;其次是前不久一次会上听到上海焊接学会的一位老法师谈起他们受美国焊接学会的委托在国内培训、并组织美国焊接检验师和焊工证书的考核。这位老法师专门提到上海振华重工在焊接方面的实力,他们公司已有3 000名员工经过考核持有美国和欧洲焊接学会颁发的焊工证书,根据规则,只有  相似文献   

3.
<正>毛坦厂镇位于安徽舒城、霍山、金安三县的交界处,是大别山中的一个千年古镇,也被称为"高考镇"。"万人送考""警车开道"让毛坦厂霸气外露、声震全国。其实,作为皖西地区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中世纪城堡",毛坦厂镇是一处非常值得游览的古镇。假期,携家人或三五好友,去古镇游千年老街、赏石笋奇观,真是欢喜之至。  相似文献   

4.
电影迷有电影地图。张爱玲迷应该有张张爱玲上海地图,到上海去看看张爱玲的旧居。到老上海寻觅张爱玲的味道,睹物思人,确实是个很怀旧的浪漫想法。  相似文献   

5.
正都说荆州人会吃,他们会一早起来,去人气最旺的面馆排长队,吃上一碗早堂面;也会熬到很晚,特地去灯火通明的老街尝一碗牛肉米粉,配上一笼蒸饺;他们会在铺着一次性塑料桌布的家常小馆里吃油腻腻的牛肉锅子、羊杂汤、羊肉串;也会到人满为患的本帮菜餐厅"温习"八宝饭、排骨藕汤、杜家鸡、鱼糕等荆楚老味。与其说荆州人会吃,不如说荆州人会做。勤劳聪明的荆州人利用得天独厚的食材,巧做出一系列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美味菜肴,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6.
一群瓦雀挡了我们的去路。它们自老屋的翘檐上俯冲而下,争夺一根金黄的稻草。我们的到来,或许让它们吃惊不小,片刻的犹疑,然后迅速作出撤离的选择。望着它们翻越屋脊的身影,我想起更远的时空。瓦雀,一代代地繁衍生息,留守家园,一辈子的天地也不过方圆几十里地。而老街上的人,却是匆匆地来,又匆匆地去。时光沧桑了岁月,岁月老了容颜。  相似文献   

7.
正上海,它繁华、小资、国际化;上海,它也老陈、市井、生活化,它的大都市形象人尽皆知,它的烟火气却被湮没在来去匆匆之间。如果有一天,外滩的霓虹已经对你失去了魅惑,小资的咖啡馆也不再能提起你的兴致,洋气的法租界在你眼中只是街头的装饰,满街的外国脸甚至还让你感到了迷失……如果真的等到了那一天,小编会带你拐进老弄堂,去看看上海滩小市民的生活百态。好比老北京的胡同、老杭州的巷子,最能反映  相似文献   

8.
<正>这次我们约定的启明星采访对象是从事光生物物理研究的复旦大学青年研究员马炯博士。见了面才知道,眼前这位人高马大、外形彪悍的小伙子乃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马炯的爷爷奶奶这一辈是住在上海老静安一带的,马炯的父母是当年去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场的上海知青。在外婆退休后,马母顶替外婆岗位回到上海,之后父母结婚,其父以解决夫妻分居的政策回到上海。1981年马炯出生后,3代人挤在几个平方米的小屋子,在这个小小  相似文献   

9.
正这个世界上或许很少有一样物质像水那样,与人类的关系如此紧密,但迄今人们对它的本质的了解仍极其有限;自然科学的门类已经发展到数以千计,与水有关的应用研究分支也难记其数,但以水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水科学却迟迟未能确立。尽管如此,在世界、在中国一直有一批牵挂"水"并倾力推动水科学研究的学者。在这些钟情水研究的学者中,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胡钧研究员应是最执着的一位。得悉他刚从北京参加完杨国桢院士主持的中国水科学发展战略研究研讨会回到上海,本刊"大家·  相似文献   

10.
<正>长生不老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如果我们没有病痛、衰老的折磨,那么或许就没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如果我们能够像传说中的彭祖那般不老,那么就能陪伴子孙后代一同成长。但是常识告诉我们,人类终究无法逃脱死亡的命运。面对这一残酷的真相,普通人往往更愿意相信长生不老只是个传说。而科学家似乎更倾向于对所谓"不老之泉"的追求,在科学和医学领域,都有人在不断探索。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大约有7000多个功能健全的细胞随着尿液被排出体外。现任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的裴端卿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随尿液排出体外的细胞中,有一些可  相似文献   

11.
<正>对于传统媒体人来说,大多还是"爬格子的一代",正在形成的新媒体不是这代人的"母语"。尽管在承受着媒体转型之重,嫁接、孕育之痛,但走一条有特色的融合发展之路,是新老媒体共同的责任,任重而道远。第四种选择从前有个山民,张网捕猎,捕获一只山鸡,放在家中饲养,生了不少蛋。后来又捕获一只个头较大的山鸡。一家人围绕如何处理这两只山鸡展开了  相似文献   

12.
<正>在老百姓心里,老虎行动迅猛、威力无比,所以民间视它为保护神和吉祥物,因此便有了以虎为原型缝制而成的虎头帽,希望孩子像头戴虎头盔甲的将士一样勇敢威猛;缝成虎头鞋,让孩子一出生就穿上有虎眼的鞋,一生走正道、顺道;缝成布老虎,装上桃木屑做成乖乖虎,希望孩子像老虎一样健康勇敢,保佑孩子一生平安;有时把鼻子做成瓶子状,因"瓶子"代表"平安"称为"平安虎",希望老虎保佑家庭平安;有时把老  相似文献   

13.
正山西的省会城市太原,曾是一座煤炭资源丰富的"老煤城",长期以来由于资源过度开发、经济结构"畸黑畸重"、城市建设管理滞后,使得这里一度山光水色尽失、空气满是煤烟味、街巷破旧不堪……如今,山水环抱中的太原东西两座山上绿树成阴,景色宜人;自北向南贯穿全城的汾河水碧波荡漾、鱼虾逡巡;漫步城中,街巷整洁、道路通达,处处有绿、抬头见蓝,让人想起古语中"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的盛景。从又脏又乱的"老煤城"到山清水秀的宜居城,太原是如何做到的?  相似文献   

14.
<正>自然界中充满了奇妙的事物,小到细胞分裂,大至飓风和星系,都有斐波那契数列的存在。大自然中奇妙白的斐波那契数列,也许正隐藏着宇宙万物形成的真谛。树木的生长具有一定的规律,新生的枝条往往需要一段"休息"时间,供自身生长,而后才能再萌发新枝。所以,一株树苗在一段时间的间隔后——例如一年——长出一条新枝;第二年新枝"休息",老枝依旧萌发;老枝与"休息"过一年的枝桠同时萌发,当年生的新枝则下一年"休息"……这种轮换休息的一株树,各个年份的枝桠数就可以制作成下面一张有趣的表格:  相似文献   

15.
磨墨的砚子是许多年之前在安徽黄山屯溪老街上买来的新歙砚,满砚细如发丝的罗纹,在清水下看来仿佛在细细地游动.虽不是金星或"庙前青"般名贵的歙砚,但此砚素面朝天、大方简洁,用了这么多年已有些旧气,脱尽了当时的一些张扬而显得略为沉静.  相似文献   

16.
卞毓麟 《自然杂志》2005,27(1):46-48
一瓣荐心香 物候贯千载,禹迹穷八荒. 科坛标铁汉,学宇沐春光. 海纳百川大,壁立千仞刚. 浩茫极仰望,一瓣荐心香. 这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王绶琯先生20年前写的一首五律,题为<缅怀竺老--竺可桢先生逝世十周年敬献>.其中"物候"句谓竺老研究物候学,考据远及古代文献,近至日常记录;"禹迹"句谓竺老主持综合考察,足迹遍及边远地区,故喻之以大禹治水行迹."科坛"两句谓竺老耿直刚正,但对学生后辈呵护备至."海纳百川"又应"学宇"句,"壁立千仞"则应"科坛"句.  相似文献   

17.
《科学之友》2014,(3):9-21
<正>他们当中有海外归来的博士、有大型国企的老总、有科学家、有油田的老员工,还有胡润榜上的富豪。在不惑之年,他们依然有勇气改变自己的生活,重新创业。他们发明创造,他们成就事业,他们是创业英雄。1.田映良,要用土豆做涂料—"整个市场容量的价值超过千亿元"2.柳长庆,要用尾矿粉盖大楼—"你就得痛也不能说痛"  相似文献   

18.
《科学之友》2020,(9):72-75
正上海的夜,在霓虹闪烁的高楼大厦之外,总有着另一抹充满了市井气息的温柔。曾经热闹的十里洋场,如今渐渐蜕变成了老马路和小弄堂,但深藏其中的,是上海数十年不变的平民味道。2019年,上海大肆推广"夜经济",其实这三个字还是有点精致洋气的意味在里头。作为呼吸着烟火气长大的上海人,我们对夜经济最深的理解就是:来点夜点心吃吃。夜点心可以是点心,又完全不止于点心。生煎锅贴馄饨炒饭是夜点心,烧烤海鲜小龙虾甚至小火锅也都是夜点心。夜点心就是夜宵的本地化说法,听起来比夜宵更小巧,实际却比夜宵野心更大。  相似文献   

19.
从首都伯尔尼到阿尔卑斯山中的因特拉肯,如诗如画的湖光山色和寂静的山林扑面而来,我如同服了一杯浓而又醇的葡萄酒,心境从连日的喧闹浮躁中得以解脱,不禁沉醉而熏熏然。 瑞士给我最初的印象是她的静谧,尤其是这乍暖又寒、雨丝飘拂的早春时节。 1.踏着时疏时密的雨点,我漫步在伯尔尼的一条老街——克拉姆街。这条狭窄的老街,两旁临街的楼房,底层是连通的雨廊,一家家商店缩藏在里面,好似  相似文献   

20.
距离与健康有关系吗?请看以下事例——唐宋八大家韩愈有诗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提示"距离"可给人造成不同的视觉观感;早春细雨后,大地悄然冒出青青的草芽儿,远望朦朦胧胧尤如一层绿毯,使人顿觉生意盎然,生机勃勃;然而近前一看,绿毯没了,只有稀疏的嫩芽。日常生活中有"远看象朵花,近看是个疤"现象——不少年轻女性,对镜涂抹打扮时,常会发现脸上的细小雀斑或鱼尾纹,于是进而叹老或哀丑,甚至抑郁成病。殊不知小镜子在近距离具有放大作用,那点雀斑或细纹在通常距离下是看不清的,其实,你还是那样年轻,那样美貌。这就是近距离可影响情绪的"小镜子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