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忠銮 《广东科技》2013,(10):193-194
通过介绍导热油锅炉的工艺探讨了导热油系统辅助装置以及安全附件与仪表配备要求及安装不当将产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边界元法建立了高炉炉底炉缸传热数学模型.采用基尔霍夫变换把非线性问题转化为线性问题,解决了利用边界元法建立高炉炉底炉缸侵蚀模型把导热系数看成常数而造成计算精度下降的问题.求解控制高炉炉底炉缸传热过程的热传导方程,再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确定满足实测边界温度分布的侵蚀边界.该模型可在线预测高炉炉底炉缸1150℃等温线的位置和形状,以了解和分析炉底炉缸的破损情况.结果表明,监测点热电偶温度值和模型计算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导出导热系数为 q∝Δ 1T的不可逆卡诺热机输出功率与输出效率之间的关系式 ,并导出给定功率下的最小损率 ,并作了分析与讨论 ,所得结论可为热机的优化设计和能量的合理利用提供新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陈洪 《科技信息》2010,(29):I0066-I0066,I0064
本文对目前国内燃油载体炉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导热油温度对生阳极系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通过技术改造后,解决了导热油温度对生阳极系统产量和质量造成的瓶颈制约。  相似文献   

5.
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推导了圆形三电极贫化电炉熔池内电传导方程,提出了炉渣湍流导热系数概念和估算方法.运用这一方法可大大简化温度场的计算过程.作者还研制出圆柱坐标系下电炉熔池内电场、温度场解析程序,可迅速解出炉内电场、温度场的分布  相似文献   

6.
导出在稳温平台石墨炉内原子化效率的表示式.测定了日立GA-3平台石墨炉内Ag,Cd,Cr,Ga,Ge和In等元素的原子化效率值(βp,βicxp和βical).实质上,原子化效率是等于条件吸收系数与吸收系数之比.由于被热管壁吸附的分析物再蒸发和扩散作用,导致原子停留时间延长.因此,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元素的βicxp<βical.  相似文献   

7.
(火积)——描述物体传递热量能力的物理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导热过程与导电过程的比拟出发,引入了与电容器的能量相对应的新的物理量Eh=QvhT/2.它具有“能量”的性质,它描述了一物体所具有的热量传递的总能力.由于它是热容量与温度乘积之半,因此把此物理量称之为[火积].热量传递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在传递过程中部分[火积]将被耗散,其数值可由[火积]耗散函数的体积分求得.在建立了[火积]平衡方程的基础上定义了[火积]传递的效率,从而可讨论传热过程的优化.在变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导热过程优化的[火积]耗散极值原理:对于具有一定的约束条件并给定热流边界条件时,当[火积]耗散最小,则导热过程最优(温差最小);在给定温度边界条件时,[火积]耗散最大,则导热过程最优(热流最大).基于[火积]的耗散这个物理量定义了多维导热问题中的当量热阻,从而可把导热优化的[火积]耗散极值原理归结为导热优化的最小热阻原理.最后,以体点散热问题为例,计算了使导热性能最好的导热系数的最佳分布,并对优化前后的导热性能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立窑分析     
利用火用分析的方法对立窑系统进行了火用分析 ,得出了火用效率、火用变质系数 ,找出了立窑系统能量利用的薄弱环节 ,提出了节能挖潜措施 ,以利于尽可能合理地利用资源 ,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传热法"炉缸和"隔热法"陶瓷杯复合炉缸炉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传热学的角度出发,利用VC编制炉缸炉底温度场计算软件,对国内某些高炉进行了实例建模. 模型计算结果和实际高炉热电偶温度数据吻合较好. 据此对目前流行的"传热法"的高导热压小块炭砖炉缸和"隔热法"的陶瓷杯复合炉缸炉底的各自特点进行了分析,以实例为基础阐明了这两种结构的炉缸炉底延长高炉寿命的不同方法. 指出在铁水和耐火材料之间低导热系数的"保护壳"存在,是不同设计延长炉缸炉底寿命的相同本质,并分析了这两种结构的炉缸炉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能量的传递和转换必然伴随其“质”———火用的传递和转换.基于质量、动量和能量传递的基本规律,结合局域平衡假设的热力学关系,本文导出了描述火用传递规律的基本方程组,并讨论了其基本求解策略.应用这一方程组于实际过程,可求得火用的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水-水换热式常压热水炉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其■效率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2.
文中介绍了负压热水锅炉的性能特点,对其进行了火用分析.指出了火用效率与热效率的关系以及影响火用效率的因素以及提高火用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原油储备能力的增加,原油库的生产能耗将进一步增大。对于油库这种由储油罐、输油泵、加热炉等用能单元按照一定拓扑关系连接组成的总能系统,热力学佣分析方法可从能质角度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反映能的真正价值和利用程度。论文首先采用序贯模块法确定油库系统各单元模块的节点参数,然后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建立了系统佣分析的灰箱模型,给出了正平衡佣效率、佣损系数及反平衡佣效率的计算式。对某油库进行佣分析的应用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加热炉的佣损系数为73.99%,是油库佣损最大的设备;在其各项佣损失中,换热佣损失高达47%。因此,提高油库佣效率的主要途径是改善加热炉换热过程的能级匹配。  相似文献   

14.
电厂锅炉热力计算与火用分析应用软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建立了锅炉热力计算与火用分析通用软件.本应用软件可对锅炉及各受热面进行热力计算、热平衡计算及火用损失分析;可对锅炉变工况、变煤种情况进行分析计算;还可进行各受热面合理布置与改造的设计计算.目的是了解和减少锅炉的热损失及火用损失,寻求最佳运行工况,提高能量利用率.通过对典型煤粉炉的多工况计算考核,表明软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对某电厂HG-75/3.82-7锅炉热平衡测试结果进行了热平衡效率和平衡效率计算,得出了锅炉的热耗损失。针对热平衡效率和平衡效率的计算方法,以Visual C++6.0为开发平台,采用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编写出锅炉热平衡效率和分析效率计算的通用程序。该软件不仅可以提高锅炉热效率的计算精度,还可以大幅度降低计算工作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某电厂HG-75/3.82-7锅炉热平衡测试结果所进行的热平衡效率和平衡效率计算,得出锅炉的热耗损失。针对热平衡效率和平衡效率的计算方法,运用Visual Basic编写出锅炉热平衡效率和平衡效率计算的通用程序。  相似文献   

17.
采用建立在热力学第一定律基础上的热平衡分析方法和以建立在热力学第一、二定律基础上的火用分析方法,以及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编制了电站锅炉热力计算与火用分析应用程序.程序可对电站锅炉及各受热面进行热力计算及火用损失分析.其计算结果揭示了电站锅炉的各种损失及其部位,为火电厂进一步开展节能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Aspen Plus平台,对气体热载体工艺中不能利用的小颗粒油页岩与半焦混合气化发电过程进行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能量平衡和平衡计算,考察了空气当量比、汽固比和气化剂对气化性能和系统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空气作为气化剂时,设置空气当量比为0.302,汽固比为0.006 7,可以达到最佳的气化效果,所生成的合成气低位热值为6.12 MJ/Nm~3,冷气化效率为66.13%,此时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效率达到39.02%,效率也达到42.64%;另外,当使用氧气作为气化剂时,虽然冷气化效率有所提高,但系统总率会有一定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分析的内燃机排气余热ORC混合工质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可以降低ORC系统的不可逆损失.为此,建立了内燃机排气余热ORC模型,分析了不同组分非共沸混合工质toluene/R141b在不同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下的热效率、效率和损失.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工质的效率均低于纯工质;纯toluene的热效率和效率最高.使用混合工质,一方面可以拓宽工质选择范围;另一方面,由于温度滑移,混合工质可以更好地与热源匹配,减小不可逆损失.  相似文献   

20.
采用平衡分析法 ,对小型热电联产进行分析 ,对热电联产系统内各环节中损失进行计算 ,得出各热力设备的效率 ,找出系统用能不合理的主要薄弱环节 ,为今后设备节能的改进提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