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灰喜鹊在小兴安岭是常见的留鸟.每年3月下旬,灰喜鹊成群地从林内迁到林缘,在沟口或河川附近活动,经常见到20-30只在一起寻找食物.此时为配偶期,雌、雄常站在树梢上鸣叫,雄鸟追逐雌鸟交配.配对之后互敬互爱,雄鸟觅到的食物往往让给雌鸟.有时,雌鸟见到雄鸟嘴中的食物,扇动双翅伸长脖子,张着嘴向雄鸟索取食物.灰喜鹊4月下旬开始营巢,它们喜欢选择枝叶  相似文献   

2.
大鸨(Otis tarda dybowskii)俗称地鵏,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的动物.民间传说大鸨是百鸟之妻,这种说法由来已久,明代李时珍就说过:"鸨无舌,……或云纯雌无雄与其他鸟合".清代《古今图书集成》里也有类似的记载:"……鸨鸟为众鸟所淫,相传老娼呼鸨出于此."意思是说,鸨没有舌,鸨有雌鸟无雄鸟,雌鸨与其他任何一种雄鸟都可交配而繁衍后代.人们又借此意把旧社会  相似文献   

3.
尽管白鹇是广东的省鸟,尽管它也上了国家邮政发行的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纪念邮票,但相信人们对它们了解不多,特别是对它们完美的适应性了解更少。白鹇又名银雉、白山鸡,同原鸡同属一目一科,是一种体态高雅、适应性完美的大型珍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对鼎湖山上的野生白鹇进行了深入研究,人工繁育已获成功,并荣获了省科技进步奖。野生白鹇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栖息于深山密林,喜群居,成群地在林中觅食野果、虫蚁,晚上亦群栖于高树上。群内有一优势雄鸟为“头目”,它严禁群内其它雄鸟与雌鸟交配。群内等…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我每天上下班都要路过官园农贸市场的鸟市.看到来这里买卖鸟的人很多.每到春秋时节,一批无业青年就靠捕鸟为生.据了解,这些鸟大多是在西山一带捕的.多时,一天能捕到七八十只鸟,雄鸟卖了,雌鸟没人要,就被摔死喂猪、喂鹰.有时还捉到啄木鸟、猫头鹰一类的益鸟在  相似文献   

5.
2012—2013年4—7月,在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对栗斑腹鹀育雏期双亲递食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栗斑腹鹀双亲均参与育雏,雌鸟和雄鸟递食率没有显著差异;亲鸟每天不同时间段递食次数无显著差异;雌鸟和雄鸟递食频次随着雏鸟日龄增大而显著增加.雏鸟4日龄以前,雄性递食次数高于雌性;雏鸟4日龄以后,雌性递食次数高于雄性.这种递食行为的性别间差异与雌雄分工有关;除递食以外,暖雏、为雏鸟遮阳等行为由雌鸟承担,而领域防御和警戒等行为由雄鸟承担.  相似文献   

6.
荣获“大话三颗星”的动物,它们能将说谎的天赋应用在不同的状况下。鸟类中有一种莺很会撒谎。每到繁殖季节,雌鸟在巢中孵卵,雄鸟就隐藏在巢附近的草丛中守护雌鸟和子女。一旦看到天敌接近它的巢穴,就有意用翅膀拍打草地,装做折翅飞不起来,把天敌的注意力吸引  相似文献   

7.
金屋藏娇斑犀鸟生活在我国云南的斑犀鸟,在繁殖季节会选择又高又大的树洞营巢。雌鸟进入树洞后,就将自己的排泄物混着木屑等堆积在洞口,同时树洞外的雄鸟也用湿土和果实残渣等帮着雌鸟将洞口封闭起来,只留一个让雌鸟伸出嘴尖的小窗口。在这个“金屋”中,雌  相似文献   

8.
黄腹角雉的繁殖期行为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2对笼养黄腹角雉繁殖期行为的观察研究表明,雌、雄鸟进入繁殖期后,活动强度都明显提高,每天存在2个活动高峰.雄鸟求偶炫耀(包括完全和不完全炫耀)在3月中、下旬达到高潮,并随着雌鸟产卵发生周期性变化.每天有2个求偶炫耀高峰.雌鸟于3月下旬进入发情产卵期.雄鸟用嘴衔住雌鸟头顶或颈、肩部的羽毛完成交配.对同笼异性和不同笼同性角雉繁殖期行为发生的频次和持续时间等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黄腹角雄的繁殖期行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2对笼内腹角雉繁殖期行为的观察研究表明,雌,雄鸟进入繁殖期后,活动强度都明显提高,每天存在2个活动高峰,雄鸟求偶炫耀(包括完全和不完全炫耀)在3月中,下旬在室高潮,并随着雌鸟产卵发生周期性变化,每天有2个求偶炫耀高峰,雌鸟于3月下旬进入发情产卵期,雄鸟用嘴衔住雌鸟头顶或颈,肩部的羽毛完成交配,对同笼异性和不同笼同性角繁殖期行为发生的频次和持续时间等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喙”就是鸟嘴,是由鸟的上下颌骨及鼻骨向前伸展而形成的,外面还套着一层致密的角质上皮。喙是鸟类取食的器官。牙齿只在早已灭绝的古鸟中存在,现代生活的鸟类均没有牙齿。不过,在鸟卵孵化后期的胚胎会出现暂时性的角质“卵齿”用来啄破卵壳,出壳以后就脱落消失了。不同鸟类喙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千差万别,其“花样”之多,功能之巧,的确为其他动物所“望尘莫及”。有趣的是,少数种类的喙在同一种的两性之间都有所不同,例如生活在新西兰的一种黄嘴垂耳鸦,雌鸟的喙长,呈镰刀状;雄鸟的喙短,呈圆锥形。这种差别主要是鸟类由于食性的…  相似文献   

11.
小朋友,你知道我国古代有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玩具——饮水鸟吗?当年,有人将这种饮水鸟送给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这位极具智慧的大师对这只神奇的小鸟爱不释手,还大吃一惊道:“永动机出现了!”饮水鸟的确很神奇,只要在它的面前放上一点水,它就会不知疲倦地摆动不停。但是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12.
金文驰  陈砚 《大自然》2011,(1):66-69
蜂鸟是现存个体最小的一类鸟,隶属于蜂鸟目下唯一的蜂鸟科。它们体型娇小,羽色艳丽,雄鸟的羽色较雌鸟更为鲜亮,主要以花蜜为食。蜂鸟急速穿行于花间枝头,羽毛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金属光泽,宛如一颗颗飞舞的宝石。  相似文献   

13.
鸟类世界中90%以上种类的婚配都是“一夫一妻”制,也有大约2%的种类过着“一夫多妻”制的父系群居生活,但还有0.4%左右的种类为罕见的“一妻多夫”制。在一雌多雄制鸟类中,性选择主要是对雌鸟起作用,而不是对雄鸟,因为在这种鸟类中生殖成功率主要决定于雌鸟,而性选择则有利于提高雌鸟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笼养下的红胸角雉(Tragopan satyra)雌鸟强,在早晚存在2个高峰,但雌鸟和雄鸟在中午都存在1个何处的高峰。雌鸟的取食行为在繁殖期较雄性强。繁殖期的雄鸟具有较强的领域行为。雄鸟的求偶炫耀过程可以分为6个步骤,各步所需时间及肉裙特征与黄腹角雉和红腹角雉不同。  相似文献   

15.
鸟的语言     
动物中鸟的语言最为丰富多彩。春天到了,树林里到处都能听到清脆悦耳的鸟鸣,有人说这是雄鸟在向雌鸟求爱,其实并非完全如此。  相似文献   

16.
1987~1989年的10~12月和l~4月间,在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东径111℃22′~111℃33′,北纬37℃45′~37℃55′),对白头鵐(Emberiza leucocepahala)冬季种群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包括季节迁徙,种群数量,年龄组成,雌雄比例;并对其冬季食物组成等作了初步探讨。最早迁来和最晚迁者成幼鸟比例为1:3.17;迁离最晚者成幼鸟比例为1:0.60,种群密度(只1公顷)三年均值为24.69±3.90。根据腔上囊,头骨化程度和体重,基于404只标本观测,将该鸟划为4个不同的年龄组。共剖检白头鵐404只,其中有成鸟134只,占总数的33.17%;幼鸟270只,占总数的66.83%。成鸟与幼鸟的比例为1:2.02。雄雌性别比例为1:1.61,雌鸟多于雄鸟。  相似文献   

17.
以成年斑胸草雀为实验对象,利用膜片钳电生理技术观察高级发声中枢HVC(higher vocal center)中HVC_X神经元的电生理活动特性,以期探究成年雌雄斑胸草雀HVC_X神经元是否存在侧别差异和性别差异.对成年雌雄斑胸草雀左右脑HVC_X神经元给予5ms、300pA和500ms、100pA的刺激以诱发动作电位,并对其电生理特性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雌鸟左右脑HVC_X神经元电生理特性无侧别差异,而雄鸟右脑的动作电位潜伏期和后超极化达峰值时间显著低于左脑,且发放频率高于左脑;雌雄鸟左脑HVC_X神经元电生理特性并无显著性差异;雄鸟右脑的动作电位潜伏期和后超极化达峰值时间均显著低于雌鸟右脑,其中,后超极化达峰值时间达到极显著差异,且雄鸟右脑的发放频率显著高于雌鸟右脑.结论为雄鸟右侧HVC_X神经元的兴奋性强于左脑,具有右侧优势.雌雄右侧HVC_X神经元电生理特性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8.
周雅芳 《小学科技》2012,(12):18-19
上海野生动物园里有着一群独特的“礼仪小姐”,它们或在浅水区信步徜徉,或交颈嬉戏,或引颈高歌,游客们常常会被它们的优美身姿所吸引,驻足观看。它们就是来自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火烈鸟。不过,最近饲养员们对这些火烈鸟们有些犯愁:野生动物园里共有常驻“鸟口”170多只,但是新生的小鸟却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19.
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山地次生林中,利用人工巢箱招引白眉姬鹟,进行了其身体条件对繁殖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眉姬鹟雌鸟身体条件与首枚卵产期、窝卵数及巢材重量投入无显著相关性;雄鸟身体条件与首枚卵产期呈显著负相关(r=-0.525,P0.001),与窝卵数呈显著正相关(r=0.312,P=0.029);雌鸟身体条件与孵化期坐巢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367,P=0.013);雌雄鸟身体条件与递食次数无显著相关性,但亲鸟育雏次数随窝雏数增加而显著增加(r=0.552,P0.001).研究表明白眉姬鹟可根据自身和配偶身体条件调整繁殖投入.  相似文献   

20.
白腰文鸟前脑发声控制核团的雌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鸣禽的鸣叫行为在性别间存在着差异,这可能与其前脑内控制发声的神经核团有关.本实验采用石蜡切片、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对雌雄白腰文鸟(onchura striata swinhoci)前脑发声控制核团的大小、神经元数量和密度进行了观察与对比.结果发现:雄鸟的三个发声控制核团均大于雌鸟;雄鸟核团中神经元的数量均超过雌鸟,而神经元的密度则小于雌鸟.以上结果差异均显著(P〈0.05),这说明白腰文鸟的发声控制核团存在着性双态性(Sexual dimorph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