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天津是我国重要的化学工业基地 ,结合天津的情况重点分析了 8种化工高新技术产品产业发展情况和前景 .并提出重视新材料系列化开发 ,规模化发展 ,抓紧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前期工作 ,搞好产学研结合等 7点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材料产业一直是天津市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背景下,新材料产业属于培育和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在新材料产业日益发展的形势下,梳理天津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对在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背景下推动天津市新材料产业科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迅速崛起的北京新材料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强 《科技潮》2005,(4):4-7
新材料技术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被公认为是21世纪的三大主要高新技术,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表明,材料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带来生产与制造技术的重大变革。新材料是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处于高新技术产业链的上游,材料产业的创新往往带动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突破和发展,而下游其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能极大地刺激和推动材料产业的发展。据了解,北京目前有800多家新材料企业,每年有近300亿元的销售收入,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贡献率已达9%,新材料已成为北京继电子信息和光机电之后的第三大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迅速崛起的新材料产业也为化工等传统产业带来了机遇。  相似文献   

4.
正安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安庆高新区")位于安庆市主城之西、长江之北、石门湖两岸,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全省三大化工基地之一、安徽省政府与中石化集团公司战略合作园区、安徽省首批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之一、皖江城市带重要的化工新材料基地、安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是安庆市自主创新的先行区和示范区。高新区重点发展化工及新材料、装备制造业、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5大产业。现已形成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工等优势产业集群,拥有安庆石化、中安华谊新材料、曙光集  相似文献   

5.
《汕头科技》2006,(4):22-22
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市、工业强市战略,重点扶持电子信息新材料、化工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我市联合省科技厅、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材料研究学会,于9月28~29日在汕头科技馆共同举办了“2006粤东(汕头)新材料技术成果洽谈会”。参会的高校与科研院所有27个,参会专家学者有113多人,参会企业有205家,发布科技成果1100多项,发布企业技术需求103项。会议期间,先后举行了科技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新材料科技发展论坛和重点科技成果项目推介、洽谈活动,并组织专家学者参观考察了广东东方锆业集团公司、汕头新协新材料有限公司等重点材料企业。  相似文献   

6.
省外资讯     
<正>安徽成立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近日,安徽省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蚌埠市正式成立,这是蚌埠市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又一成果,标志着蚌埠市产学研合作步入了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新材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石。发展新材料产业,对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河南拥有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区位、机遇、资源、产业等独特优势,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分析河南发展新材料产业的比较优势,结合当前河南发展新材料产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给出了河南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遵义科技》2010,(1):I0001-I0001
11月26日,省科技厅厅长于杰、苏庆副厅长一行到我市考察新材料产业发展状况。 市科技局段开强局长陪同考察,并在红花岗区召开了座谈会,座谈会上,红花岗区副区长黎治光汇报了我市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遵义钛厂、遵义碱厂、遵义双源化工厂等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代表汇报了企业发展情况,相关部门从各自工作角度就扶持和促进我市新材料产业企业所采取的措施和计划作了汇报.  相似文献   

9.
《天津科技》2006,33(2):F0002-F0002
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始建于1958年,原为化工部直属科研院所,1999年整体转制,现隶属于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研究领域涉及无机化工、工业水处理、催化剂及载体技术3个方面,并以此为支撑产业。  相似文献   

10.
<正>新材料产业是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近年来,世界材料产业的产值以每年约10%的速度快速增长,成为全球各国科技发展关注的重点领域,一些关键新材料产业已成为部分国家之间较量的利器。五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以每年超过15%的速度增长,产业从追求大而全向高精尖转型。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作为国内重要的创新中心,拥有众多大学和科研院所,对新材料产业发展起到了支撑和推动作用,推进城西科创大走廊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有利于推动全市乃至全省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按照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开展"不忘初心走基层"蹲点调研活动相关要求,成果转化科先后赴我市各区(县)、临港经开区调研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反思我市新材料产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形成调研报告以供参考。一、宜宾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宜宾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在纺织新材料,磁性材料、石墨烯材料、包装新材料、生物医学新材料、金属复合材料、特种陶瓷、锂材料、玄武岩纤维等方面有一定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创新创业环境的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的不断完善,杭州新材料产业创新成果日益丰硕,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总体实现由中低端产品自给自足迈向中高端产品研发生产的结构转变,形成以材料创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杭州新材料产业生态圈发展现状新材料作为高技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广泛应用于信息、能源、交通、医疗等各个领域,处于其他高技术产业链的上游。新材料的创新为下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并极大地带动了其他高技术产业的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安徽新材料产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DEA的无量纲统一的效率分析法,对比分析了12个省市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情况,结果发现安徽省新材料产业不论是在总体创新效率方面,还是在创新的不同维度方面,都近乎全面落后.考虑到以应用为导向的新材料创新是最有效率的创新,故本文又在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应用导向提出了安徽省新材料产业未来创新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建议,以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新型材料科技发展战略的研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辜禄荣  闻建静  孟庆江 《江西科学》2007,25(4):489-493,504
简要介绍和分析了国内外材料领域科技发展趋势和江西材料工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提出了江西发展新型材料产业的战略思想和中长期战略目标.指出要以发展钢铁和有色金属新材料为主导,开发特色化工和陶瓷新材料,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和加强材料工业在江西经济中的支柱地位.  相似文献   

15.
资源型城市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走科技创新的新路,这是攀枝花市长期以来探索的问题。2001年12月18日,国家批准建立“攀枝花国家新材料转化及产业化基地”(以下简称新材料基地),这是攀枝花市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  相似文献   

16.
《今日科技》2004,(7):46-47
一、国家计委高技术产业化新材料专项 为推动新材料技术及产业的发展,国家计委从2000年起组织实施了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其任务是:大力发展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新材料,特别是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满足特殊需要且需求量较大、效益显著、实现产业化基础较好的新材料。以专项采  相似文献   

17.
从总体上看,我国化工新材料呈现出较好的市场前景,产品的市场增长率近年来一直维持在10%以上,稍高于同期GDP增长率。某些重要的新材料品种市场增长率甚至超过20%。如果再考虑到普通工业原材料价格、钢铁和有色金属价格上升的趋势,以及市场上以塑代钢观念的强化,化工新材料在工程材料、日用品材料中的替代作用会不断增强,市场空间可望得到更大扩展。由于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市场起步晚、生产技术基础差,以及受体制的制约,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市场成熟的化工新材料产品,尤其是基本产品呈生产能力不足的局面,国内市场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有些产品国内供应缺口甚至超过50%,需要依赖进口来满足。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使用云南省2014年的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结合云南省产业发展情况,依据产业增长潜力、产业带动能力和产业经济效益等7个标准,选取增加值规模、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等10个指标进行考察,最终确定生物医药产业、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和汽车及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为云南省"十三五"期间的重点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技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结合将更加紧密。在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梁就是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而加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是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可以说,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攀枝花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作为我市发展新型工业的重要平台,应把推动和加快新材料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大力促进新材料产业群落的形成,作为其主要定位之一。  相似文献   

20.
潘勇 《安徽科技》2014,(2):12-14
为加快推进安徽省创新型省份(试点)建设,加快蚌埠市战略新兴产业--硅基新材料产业发展,共同推进硅基新材料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由蚌埠市政府、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安徽方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盛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科技学院、安徽百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于2013年10月16日组建成立了蚌埠硅基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经过几个月来的各方共同努力,研究院取得较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