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天人合一”、“人类中心主义”等人地关系理论的分析 ,认为不同的关系论是人类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认识 ,进而指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林建华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1997,(2)
苏联文学已成为历史,但它却是俄罗斯文学发展史中的重要阶段的艺术结晶,也是世界文学中的永具魅力的欣赏对象和研究课题,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作品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不应轻易否定 相似文献
3.
1990年代的大庆石油文学呈现的文化选择既有传统的现代性,也有新潮的后现代性。认识论由总体性转向片断性,使文本结构呈现碎片拼接的特征;后现代女性主义介入社会生活,使两性关系在文本中呈现出非和谐的紧张状态;变动不居的游牧化生活范式,使文本中的形象无法理解自己所预期并选择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4.
黑人作家拉尔夫·艾立森的代表作《看不见的人》主题思想、艺术手法不一而足,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释,时空跨度之广让读者产生乌瞰美国历史的感觉,同时还回荡着许多世界文学经典的声音。这种厚积而薄发的特点明显地再现了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对他所产生的巨大的影响,体现了黑人文学文本的高度浓缩性。 相似文献
5.
饶佩 《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17-22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潘懋元先生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观点已得到我国学术界的公认。有学者将潘懋元先生的内外部关系规律总结为适应论并对其进行多方面的否定和批判,并判定适应论是历史的误区。本文在尽力还原双方观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认为这些学者所谓的适应论是对高等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一种误读,理性引领说中的很多观点虽有价值但是过于理想化,同时它对适应论的批判存在着误批和过度批判的问题。高等教育的理想应该立足于现实,在适应社会中引领社会,实现现实和理想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本文所做的是一场“流水席”式的研讨尝试:从日本2010年《文学》期刊中“异性装文体”的提法开始讨论,讨论到日本的川端康成的小说《女学生》、中国古代的曹丕和李白的诗歌,再到伍尔夫的小说风格,直到当今北京上演的孟京辉惊世骇俗的话剧《柔软》,同时用比较文学的方法介绍、梳理、揭示、探求了诸多时代和诸多种类文化中共同存在的“异性装”特性形式的表达方式,并试图通过文学艺术形式的“另类方式”的探寻,追寻艺术后面的人类尚未被完全解密的心理生理上的“幽暗的间性部位”,从而进一步探寻人类的本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