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俊平  杨家平 《科技信息》2010,(23):162-162
歌剧是一种以歌唱为主,集音乐、诗歌、舞蹈、美术等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戏剧形式。这种形式诞生在歌剧之乡意大利,经过作曲家、歌唱家们不懈的努力探索和尝试,发展和确立了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等曲式组成的新型结构的歌剧模式。  相似文献   

2.
刘喜 《长沙大学学报》2007,21(1):117-118
音乐与戏剧是歌剧这个综合艺术体里最重要的两个基本要素,在歌剧自身发展的每一次变革中,音乐与戏剧的关系问题是改革的关键.蒙特威尔第、莫扎特、格鲁克、瓦格纳等歌剧作曲家在他们的歌剧改革中都以音乐与戏剧的关系问题为核心来完善歌剧的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3.
自浪漫歌剧形成的时代起,歌剧序曲有着相对完整、独立性的结构,且具有预示剧种样式、显现音乐主题、提示人物形象、暗示剧情梗概四个功能。作为这一时期的歌剧杰出代表的威尔第,在这一领域内有着较高的艺术成就。从歌剧《弄臣》序曲中的音乐结构和艺术情感两个层面来分析,揭示了序曲中蕴涵的歌剧主人公黎戈莱托音乐主题“诅咒”的本质特性,从这一微小角度来显现这个主题在统筹全剧时的艺术魄力。  相似文献   

4.
韩春丽 《科技信息》2010,(13):10-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歌剧艺术中,广泛流传着“真实主义”的思潮,普契尼是“真实主义”歌剧流派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在自己的创作中。继承和发展了意大利传统歌剧的表现手法,并以他对歌剧艺术形式本质上的深刻理解,使得歌剧在戏剧性的表现以及剧情与音乐的贯穿发展中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一切都体现在他那富有创造性的优美流畅的旋律和对多声部音乐那丰富多彩的技术超群的艺术处理上。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艺术实践,使歌剧的戏剧效果和音乐效果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使演员和观众之间达到了十分融洽而有益于理解的交流。  相似文献   

5.
因歌剧《弄臣》中的歌剧主题“诅咒”的戏剧发展的内在要求,曼图阿公爵戏剧形象和音乐形象的塑造和形成的过程其实就是歌剧在舞台空间不断展现和发展的过程之一,要突现歌剧主题,对曼图阿公爵音乐主题的情感要求、发展和形成的基础、主题的内涵以及在歌剧主题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详细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程序,它是研究这部歌剧的艺术特性不可或缺的步骤,也为揭示这部歌剧在意大利歌剧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作出有力的说明。  相似文献   

6.
对威尔第歌剧音乐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性进行分析,探究作为歌剧史上划时代的歌剧大师所展现的艺术特性。以歌剧《奥赛罗》中第二主人公雅戈这一反面人物作为研究对象,以雅戈在歌剧中的音乐作为载体,从音乐主体、曲式结构、和声色彩等方面的分析入手,从中找到歌剧艺术在其创作和舞台演绎过程中的艺术“经脉”,为今天的歌剧艺术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赵利敏 《科技信息》2010,(3):214-215
1关于“教学目的”的设计安排 1.1中国新歌剧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许多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剧目。通过听赏三首创作于歌剧发展不同时期的具有代表性的新歌剧的代表性唱段,使学生初步领略音乐与戏剧相结合的艺术魅力及中国新歌剧源于民族传统文化,借鉴吸收欧洲艺术手段,表现中中国社会生活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8.
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的最爱,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共创作了22部歌剧。他在歌剧创作中突出音乐的主导地位,创造性地使音乐与歌词有机统一,赋予每个角色以独特的音乐形象,善于运用重唱的手法展开戏剧性情节和对人物的心理刻画。他的歌剧反映了时代的呼声,音乐通俗易懂,具有德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气息。  相似文献   

9.
林志超 《科技信息》2011,(10):I0248-I0248
莫扎特作为西方音乐史上第一个摆脱宫廷束缚的自由音乐家,在不断地对当时传统的意大利式歌剧改革创新的同时,也在悄然地改变着当时人们对歌剧中音色审美和声部配置的概念。探索莫扎特歌剧对于男声声部的发展及创新,从而为研究如何更好地演唱莫扎特歌剧中男声声部各唱段,掌握莫扎特歌剧的演唱风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歌剧是一种音乐、戏剧、舞蹈综合的艺术形式。歌剧的产生是文艺复兴运动在音乐上的最大成就。这并非是突然而来的偶然现象,而是文艺复兴时代音乐艺术在各个领域发展的结果。一、16——17世纪早期意大利歌剧的影响1.歌剧兴起于16世纪的意大利中世纪末期,意大利有两种从神灵赞歌曲发展而来的宗教戏剧:一是在乡村演出的神迹剧,一是在城市演出的神迹剧。在意大利的宫廷戏剧里还有田园剧,情节剧,幕间剧和用牧歌风格写的戏剧。这些戏剧品种都是歌剧的前身。歌剧起源于16世纪末的佛罗伦萨,那时有一些受文艺复兴思想影响、进步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1.
歌剧艺术是音乐的重要体裁之一,中国歌剧事业目前正面临种种挑战。通过音乐美学思想、民族性对中国歌剧的影响,传统的继承和吸收借鉴西方歌剧的尺度,歌剧要跟上时代步伐等方面的论述,深刻反思如何寻求中国歌剧的独特魅力,怎样使中国歌剧走出低谷这一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充分借鉴民族民间音乐、戏曲音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经过探索式的发展历程之后,中国的民族歌剧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日渐成熟。本文试图从民族歌剧《党的女儿》中找到最为突出的本土化艺术特征,用以归纳总结中国民族歌剧在音乐写法上的传神魅力。  相似文献   

13.
《风萧瑟》是歌剧《伤逝》中女主人公一首非常著名的咏叹调,这首咏叹调在推动整部歌剧情节的发展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笔者目前掌握的相关材料来看,无论是对本首作品在剧中故事情节发展形势,即剧中人物的演唱环境分析、角色性格分析、音乐的本体写作分析还是人物情感与音乐两者相结合的演唱分析尚需深层次的挖掘,作为女高音,笔者试图从歌剧演唱的案头工作入手,对该片段回归到整部歌剧中,从事件发展的脉络对主人公情感的心理历程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从音乐分析的角度,把握该片段的音乐元素,以便更好的塑造歌剧形象。  相似文献   

14.
歌剧是一种集诗歌、音乐、和戏剧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它的产生和发展不是一种偶然。除了音乐、文学等专业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社会的支持,社会的各方面因素的作用是影响歌剧诞生、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正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来阐述歌剧的诞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威尔第的歌剧《阿依达》的理解与分析,阐述了对这部历史巨著的评价。从音乐历史上看,《阿伊达》的最大特点是场面豪华绚丽、旋律优美动听、故事精雕细琢、异国情调浓厚感人。这部歌剧具有民族特色,讴歌了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是世界悲剧艺术之巅,是近代意大利歌剧创作的先驱。  相似文献   

16.
歌剧中的咏叹调是歌剧音乐的主要部分,是塑造人物性格、抒发情感,推进剧情的主要手段。本文以《不幸的人生》为例,分析了子君的音乐形象及如何通过演唱把握人物的情感。  相似文献   

17.
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的最爱,在他短短的一生中,共创作了22部歌剧。他在歌剧创作中突出音乐的主导地位,创造性地使音乐与歌词有机统一,赋予每个角色以独特的音乐形象,善于运用重唱的手法展开戏剧性情节和对人物的心理刻画。他的歌剧反映了时代的呼声,音乐通俗易懂,具有德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气息。  相似文献   

18.
歌剧是一种戏剧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它精湛的舞台表演、跌宕起伏的音乐旋律以及强烈的戏剧冲突等特点使得歌剧艺术不断的蓬勃发展。其中《苍原》自1995年在辽宁歌剧院首演至今,它表现出了史诗性、开放性、戏剧性等三大艺术特点,在中国它已经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歌剧经典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歌剧作为与话剧同源异流的艺术形式,其舞台时空表现方式受西方传统化、哲学观念、美学思想及思雏方式的影响,呈现出再现式的风格,具有鲜明的写实性。但歌剧作为音乐与戏剧的最高的综合形式,音乐本身的虚拟性特征使歌剧的时空表现有别于话剧而显现出一定的表现性风格。  相似文献   

20.
一、歌剧的起源与发展歌剧是一种音乐、戏剧、舞蹈综合的艺术形式,它形成于16世纪末期佛罗伦萨。16世纪末,当时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有一群知识分子、专家学者、聚集在巴尔第伯爵的宅第里,讨论古希腊音乐理论。他们借鉴古希腊悲剧,把音乐和文字交织在一起,想给当时的音乐一个新的面貌。他们认为创造出一种文字与歌唱水乳交融的音乐,是音乐创新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