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厚华 《科学通报》1982,27(10):630-630
按照Walls演变学说,夜行壁虎的杆细胞是从其祖先白天蜥蜴的锥细胞演变来的。然而这种演变并不完全。根据外段形状命名的夜行壁虎杆细胞,实际上仍保留着某些在光化学、电反应和超微结构上类似锥细胞的特征。视细胞的这种“中间型”特征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较近有工作表明杆细胞和锥细胞在盘膜脱落时间上存在差别:前者发生在拂晓,后者发生在傍晚。本文试图利用这个特征来检察夜行壁虎(Cekko iaponicus)感受细胞是否像一个真正的视杆。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发现,终日生活在昏暗中的深水鱼之所以能保持一定的视觉,这得益于其独特的视网膜结构。动物大脑感受视觉的一个前提,就是必须有光源直射或物体反射的光线作用于眼球的视网膜。普通鱼类的视网膜中含有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适于感受正常强度的可见光和分辨颜色,视杆细胞对弱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发现,终日生活在昏暗中的深水鱼之所以能保持一定的视觉,这得益于其独特的视网膜结构。动物大脑感受视觉的一个前提,就是必须有光源直射或物体反射的光线作用于视网膜。普通鱼类的视网膜中含有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适于感受正常强度的可见光和分辨颜色,视杆细胞对弱光反应敏感。科学家对深水鱼进行长期考察后发现,生活在不同深度水域的鱼类,其视网  相似文献   

4.
大壁虎脑立体定位的方法与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波  郭策  孙久荣  戴振东 《科学通报》2007,52(21):2524-2528
壁虎具有卓越的三维空间无障碍运动能力, 其脚掌的黏附机制成为国内外生物物理研究的热点, 其运动规律成为非结构环境下机器人和生物机器人研究的良好模型. 为揭示大壁虎(Gekko gecko)脑内运动功能的时空编码规律, 首先对大壁虎的运动进行干预, 提出了一种大壁虎脑立体定位方法, 并根据大壁虎颅骨结构研制了相应的脑立体定位装置. 该装置与通用脑立体定位仪相匹配, 定位准确、操作简单, 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成年大壁虎的脑部实验. 通过大壁虎脑图谱的初步制作、脑内核团的损毁以及脑内特异性运动核团的空间定位等诸多实验验证, 该装置能够满足大壁虎脑功能的研究需要.  相似文献   

5.
壁虎的脚掌上具有脚爪和刚毛两种附着器官,两种器官具有不同的附着机制,二者协同作用使壁虎具有在任意粗糙度的竖直墙面和天花板上自如运动与附着的能力.将壁虎脚掌上的脚爪去除后,放置在14种不同粗糙度的竖直的砂纸表面,以研究壁虎仅依靠刚毛时的附着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仅仅依靠刚毛附着时,壁虎在各类砂纸表面的滑移速度、内收速度等存在差异性.滑移速度随着砂纸表面上颗粒直径与间距比值增大而减小,表面粗糙度并不是影响黏附性能的直接原因,其黏附性能由刚毛尖端末梢与砂纸表面的接触面积决定.研究壁虎脚掌刚毛在不同粗糙度的竖直表面的黏附性能,可以为设计基于仿壁虎刚毛黏附的爬壁机器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壁虎是一种主要在夜间活动的蜥蜴,它们存在于世界各处潮湿温暖的环境中。不同于其他蜥蜴,壁虎长寿、善交流、没有眼睑,喜欢与同伴"肩并肩"(通常其他种类的蜥蜴会重叠在同伴身上)。然而,最让壁虎与众不同的有以下几方面。壁虎的四肢有黏性除了不沾锅底的特氟龙涂层外,壁虎黏黏的脚趾让它们能够停留在任何物体表面。壁虎的脚趾上布满了脊,脊上布满了数以百万计的微小刚毛。就是这些微小  相似文献   

7.
<正>早在200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就研发出一种仿壁虎机器人,它在吸附原理、运动形式及外形上都比较接近真实的壁虎,被称为"粘虫"。"粘虫"身手不凡,能"飞檐走壁"……茫茫太空垃圾泛滥成灾受壁虎能够在垂直光滑墙面自由爬行原理的启发,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美国宇航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共同研发出了一款"壁虎漫步"机器人。实验证明,它能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轻松自如地抓放  相似文献   

8.
质粒pUC18 DNA的超凝集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熙泰 《科学通报》1993,38(19):1799-1799
1966年Vinograd论述了双链DNA有四种不同的拓扑结构形式:超螺旋DNA(Ⅰ型)、松弛型DNA(Ⅱ型)、线型DNA(Ⅲ型)以及碱变的超螺旋DNA(Ⅳ型)。后来,一组瑞士科学家证实了由互补单链环形DNA在体外退火形成的Ⅴ型DNA。1990年,黄熙泰等人发现从Ⅱ型DNA拓扑异构酶缺陷的大肠杆菌SD 108株细胞制备的质粒pBR 322 DNA样品含有一种区别于已知五种结构类型的DNA成分。由于它的高密度和高淌度,这种成分被称为超凝集型DNA(Super condensed DNA)。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探索》2016,(5):56-57
正生物了解周围世界的视觉感知能力取决于眼睛。在动物中,有一些可能是部分色盲,但在某些方面,它们的视觉能力比我们人类要强得多。人类是三色视者,视网膜上有三种类型的光感受器,称为视锥细胞,可分别感知红色、绿色和蓝色。还有一种不同类型的视觉细胞,被称为视杆细胞,可检测到少量的光线,让我们在黑暗中也能看清东西。  相似文献   

10.
神经元的动作电位(钠锋电位)后面跟随着一个复合的后超极化电位(AHP,After-Hyperpolarization)。它是由钙依赖性钾离子通道激活产生的。已知大脑皮层锥体细胞有快、中、慢三种AHP。一般公认,快AHP(fAHP)是由一种C-(或称BK-)型钾离子通道介导的。它的时程短(20ms左右),具有强的电压依赖性,并且对低浓度的四乙酰铵(TEA)敏感。中AHP(mAHP)主要是由另一种被称作AHP-(或SK-)型钾离子通道介导的。它的时程较长(>200ms),没有明显的电压依赖性,对TEA不敏感,但是可为一种蜂毒Apamin所阻断,几个mAHP可以叠加起来。在长时程的重复放电的特殊情况下才能引出慢AHP(sAHP),它的确切的离子通道机制尚无定论,是否有机能意义也不清楚,暂不考虑。神经元离子通道多样性的表现之一是它的所谓细胞种类的特异性。不同种类的细胞具有不同的离子通道成分。如,以前的工作提示外膝体中继细胞可能只有fAHP,没有mAHP。我们在猫外膝体脑片上观察了外膝体中继细胞动作电位的后超极化电位,表明外膝体神经元只有单一的fAHP。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进程中的我国城市地质灾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总结了现代城市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从环境—城市—社会这个系统出发,分析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我国城市地质灾害的特点,力图为城市防灾体系的建立和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13.
陈培德 《科学通报》1979,24(15):673-673
排序问题中求最小对比次数的问题最原始的提法是:给了n个对象(例如n个球),它们的某一个数字指标(例如重量)大小各不相等,但究竟谁大谁小需要通过“对比”来确定,每次对比只能在任意指定的两个对象之间进行,对比结果知道了它们的大小次序,问题是:最少要通  相似文献   

14.
青蒿素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英 《科学通报》1979,24(14):667-667
青蒿素(Ⅰ)是我国科学工作者近年来从中药青蒿(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中分离得到的具有新型化学结构的抗疟药。几年来的临床试验证明,青蒿素对治疗各类型疟疾具有速效、低毒等优点,并对治疗抗氯喹疟原虫株病人有效;不少地区已将青蒿素作为抡救凶险型疟疾病人的首选药物。其主要缺点是近期复燃率较高,为了寻找疗效好、复燃率小的新化合物,我们对青蒿素进行了一系列的结构改造。  相似文献   

15.
林葆城 《科学通报》1979,24(17):813-813
我们以前的工作曾发现:电刺激家兔下丘脑视上核区域,动物痛阈有明显的升高。电刺激乳头体部位,痛阈也稍有升高,但这种变化没有显著性。损毁家兔视上核区域,电针“合谷”的镇痛效应明显降低。损毁其他动物的视上核区域,用其他的测痛方法和其他的穴位,是否有相似的结果?为了进一步澄清这些问题,本实验用钾离子透入测痛法,损毁大白鼠的视上核和乳头复合体两个区域,观察对电针“足三里”的镇痛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史功能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增建 《大自然探索》1995,14(1):119-123
木文研究科学技术史的社会功能,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文章还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就开展科技史的教育和研究对我国文化建设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赫姆霍兹对能量守恒定律的杰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平 《大自然探索》1999,18(3):121-126
本文在简要评介迈尔和焦耳对能量守恒的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赫姆霍兹的著名的论文《论能量守恒》,指出赫姆霍兹是第一明确提出并在严密的数学基础上,用纯粹的物理语言论能量守恒定律的人。  相似文献   

18.
19.
20.
通过分析各类真核生物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的大小与结构,得出这两种细胞器基因组都有小基因组与大基因组两种形式以及与之对应的结构特点,从而都是通过两种进化途径从它们各自祖先的基因组发展成为现代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的结论。比较细胞器基因组与核(类核)基因组的存在和性质,发现类似的两种途径同样可以说明核(类核)基因组的进化。结合这三种基因组的起源问题,提出了一个生物基因组起源和进化的统一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