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为适应市场经济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重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对具体教学实践内容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形成有效的"线上线下"协同互补实践教学模式,并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中进行教学应用研究,以期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对光电信息人才的要求不断变化和提高,这就要求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应从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出发,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对哈尔滨理工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构造的"以生为本、科学型与工程型相结合的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实现了"技能训练目标化,学年设计科研化,课程实践课题化,专业实践实际化,实习内容效果化,毕业设计成果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性及高校就业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分析了西南大学"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在教学实践方面的现状,提出了今后该课程改革的内容、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构建与时俱进的教学结构体系和良好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环境类专业的复合型、创新型实用人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了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改革的原则基础上,对师范院校非师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的改革与修订、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框架性建议,对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进行了探讨。认为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制定要体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构建新的课程结构,加大选修课程开设比例,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通过采取"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重点实验室为平台,以教师高水平科研课题为依托,以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为目标"的发展原则,着重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采取学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教学形式,突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特点,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增加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预期。  相似文献   

5.
在成果导向的高等教育理念下,将成效为本的教学方法引入到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设计中,重点探讨以成果为导向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体系、课堂教学方法、课堂环境设计和实践教学方法与手段设计。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过程中强调"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可为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于地方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6.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部分新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在人才教育和培养中都遇到诸多困难,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授课师资匮乏、工程实践能力普遍偏弱、毕业生就业面临择业难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结合物联网工程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思路来制定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大学4年的课程体系结构,推动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授课教师的实践技能,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达到该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针对不同职业领域对人才的要求,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旨在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综合能力的实践创新型人才。为了实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目标——实践创新能力,该文提出了"三环一体,三段式"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通过促进研究生培养的三个环节"教学、科研和论文"一体化,实现"课程教学+实践训练+论文就业"三阶段培养模式的螺旋式上升。以达到有效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当前社会需求的数控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对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金属切削机床与数控机床"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和优化,构建了理论教学为引导,实验教学为补充,实训教学为提高的"教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来改变师资队伍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在财会类竞赛推广的大背景下,基于财会专业优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提出以CDIO工程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设定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实践性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以"创建优秀教师队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拓宽学生竞赛能力发挥的平台"、"以竞赛引领财会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强化技能教学创新"为主要途径的人才培养机制.对财会专业师资队伍组成、教师教学与综合能力要求、教学设施与实习基地建设、专业发展规划与建设目标等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
"控制仪表及装置"是一门强调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自动化专业主干课程,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分析各类控制仪表的工作原理,运用控制仪表设计和组建过程控制系统。分析了"控制仪表及装置"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探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适应国家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对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手段以及考试机制进行改革,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程实践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突出实践课程教学,重点强调“职业化-技能型”的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本质要求.计算机实践课程教学要贯穿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始终,通过校企合作、提供专业岗位实践实习等方式来强化职业化技能训练,从而满足社会对“职业化-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当前社会与市场需求的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也是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本文针对传统专业设计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着重阐述了业已进行的大中型公共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提出多种科学的教学方式.实践表明阶段性教学改进取得良好成效,其改革思路及方法为下一步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改革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着力点,专业思政为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专业规定性,是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的体系化和规范化体现.北京联合大学金融学专业通过系统设计课程思政的递进式教学路径,形成了专业思政统领下的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融会贯通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育人模式;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并达成"四度"目标,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与育人本领.通过课程思政将"公正、平等、诚信"的新金融人才核心素养教育"入脑、入心、入行",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4.
立足本科高校车辆相关专业的定位及办学条件,依托校办机动车性能综合检测线实训基地,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在机动车检测专业教育中人才培养模式现状,探寻培养模式中普遍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成因,完成机动车检测技术人才职业目标分析与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探索高水平汽车检测人才教学培养新模式,总结探索初步效果;提出了"多学科融合、现场教学、学训交替"相结合的高校复合型机动车检测技术人才培养新理念和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专业课程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核心,是从事专业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实践教学体系是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前提和保证。进行精准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是实现高职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也是提高专业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提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空气调节"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从课程安排、教学方法与手段及实践教学等方面综合入手,以培养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7.
深化本科教育改革,要树立"全人"教育目标,突破学科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据此,在构建"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区分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性质和功用,将各专业的必修课程分为公共基础平台、专业学科平台、专业基础平台,确保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体现"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思想.在选修课中设置若干模块,则应通过选修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和个性爱好,实现"宽口径"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8.
在中央财政"电气自动化技术"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背景下,对建设项目中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原有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现代职业教育基础、符合正确人才定位的新型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设计并开发了企业介入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创新,最后分析了课程改革后教学实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依据"双师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对该课程的教学定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进行探索与实践,构建了"知识、技能、能力"三位一体的课程知识结构体系,实施了教学内容模块化与教学形式多元化,探索了平时考查、结业考试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分段考核法。  相似文献   

20.
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攀西地区钒钛、稀土资源开发利用为切入点,以培养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为己任,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培养学生工程意识,以实际工程为背景培养学生工程素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专业人才培养途径突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色及优势。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实现校内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学科素养+技能训练+科研训练"和企业培养学生"实践训练+创新创业训练"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项目自2013年立项建设以来,在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实践实习教学、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较为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