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是学校最早成立,最早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的院系之一,现已成为融农学、理学和工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院,包括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共5个本科专业。其中,动物科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四川省品牌专业,动物医学专业为四川省品牌专业。学院有教职工70余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共14人,四川省和国家民委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5人,1人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奖励计划;有教授2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近40人,留学回国人员13人。学院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四川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点实验室包括动物遗传育种学国家民委-  相似文献   

2.
<正>【研究队伍】"河南省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21人,教授5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校特聘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16人。实验室主任张伟风教授为河南省特聘教授、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在钙钛矿材料光电功器件研究方面做出突出成就。顾玉宗教授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在非线性光学与光伏材料方面成绩显著。黄明举教授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方面研究,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实验室学术骨干郑海务、白莹、李国强、贾彩虹、孙献文等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  相似文献   

3.
四川师范大学材料学专业于1994年被批准硕士学位授权点,1999年获批为四川省重点学科,2007年被授予“四川省高校先进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目前本专业有四个研究方向:金属有机高分子合成与性能、材料性能与分子设计、功能材料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环境材料。本学科点师资力量雄厚,具有正高级职称10人,副高级职称7人,其中有博士学位的21人,国家级专家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人,四川省优秀创新人才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  相似文献   

4.
1993年12月经国家教委批准,以北京师范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市辐射中心)为依托,建立国家教委射线束材料工程开放研究实验室,1999年经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建议和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射线束技术与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9年9月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重点实验室现有51人,其中教授16人学术梯队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  相似文献   

5.
学人风采     
曹广超:男,汉族。1971年2月出生,山东苍山人,教授,理学博士。青海师范大学研究部主任,青藏高原环境与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青海省第三批自然科类学科带头人,青海省高校“135”人才培养工程学术领军人才人选,青海师范大学地理学学科带人。  相似文献   

6.
刘旭光 教授     
<正>刘旭光,男,1965年生,山西翼城人,中共党员,理学博士。现任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入选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9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2010年入选国家禁化武履约专家,山西省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人才。2011年被评为山西省高等院校科技创新标兵,并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入选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2013年入选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同年被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于2011年11月23日由浙江省科技厅、浙江省财政厅和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建立,依托于浙江工商大学环境学院。实验室坚持以基础研究为先导、自主创新为核心、工程应用为目标的宗旨,完善废物处理与资源化领域的基础理论,培养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高层次人才,提高废物资源化技术水平和装备,同时实验室将充分发挥浙江工商大学的科研特色、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和浙江博世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两个产业化平台优势,建设成本领域省内一流、国内有一定影响的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总体研究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成为立足全省、面向全国的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重要研究基地和产业化平台。  相似文献   

8.
<正>四川师范大学"应用非线性分析"团队是一支立足于西部,面向世界的数学研究团队。带头人张健教授是日本东京大学博士、博士后,日本学术振兴会特别研究员,先后获得"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和"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数学与统计学)"等称号。  相似文献   

9.
《今日科技》2013,(6):2-3
浙江省器官移植重点研究实验室于2000年4月批复开放。实验室主任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院会器官移植峰会主任委员郑树森院士担任。聘请器官移植领域全国著名专家黎介寿院士、范上达院士等为学术委员会成员。实验室以"985工程/211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和"973""863"等重大科研计划为载体,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组建和扶持了一批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团结协作的创新团队和学术梯队,现有教授及主任医师20人,副高职称15人,其中:院士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3名,杰青1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名,浙江省151人才6名,作为博士后流动站,己进站博士后9名,2005年至2012年共培养博士研究生72人,硕士研究生106人,现在读博士研究生23人,硕士研究生39人。基于合理的人才梯队和良好的工作基础,郑树森院士领衔的器官移植及肝病研究团队荣膺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资助。浙江省器官移植重点研究实验室以普通外科及器  相似文献   

10.
防灾减灾实验室 三峡大学防灾减灾实验室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1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人(包括博士后3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者3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0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湖北省高等院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2人。该实验室已初步形成一支年富力强、团结进取、研究方向明确、学术水平高、研究成果有一定影响力、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与学术骨干为主体的稳定的学术队伍。美国R.E.Goodman教授,瑞典井兰茹博士,法国邵建富教授,陈厚群院士、龙驭球院士等国内外著名学者先后应邀来实验室讲学或进行合作研究。实验室充分利用三峡库区和清江流域等地区优势,与许多重要的工程设计单位有着广泛的密切联系。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有:(1)地质灾害物理模拟;(2)地质灾害数值  相似文献   

11.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26(3):F0002-F0002
邹敏,男,1974年11月生,博士,副教授,现为攀枝花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四川省钒钛工程中心副主任,攀枝花市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四川省钛材料高校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四川省细鳞片石墨深加工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攀枝花学院生物与化学研究所所长。获攀枝花市优秀青年人才,顶尖青年人材培养计划资助,攀枝花学院化工学科带头人,攀枝花市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  相似文献   

12.
项目主持人:彭正松,男,四川安岳人,农学博士,生物学博士后,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带头人,二级教授,攀西特色作物研究与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相似文献   

13.
《攀枝花大学学报》2009,(3):F0002-F0002
邹敏,男,1974年11月生,博士,副教授,现为攀枝花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四川省钒钛工程中心副主任,攀枝花市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四川省钛材料高校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四川省细鳞片石墨深加工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攀枝花学院生物与化学研究所所长。获攀枝花市优秀青年人才,顶尖青年人材培养计划资助,攀枝花学院化工学科带头人,攀枝花市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  相似文献   

14.
董晓强 教授     
<正>董晓强,男,1974年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西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山西高校"131"领军人才工程优秀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2008年于太原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太原理工大学工作至今。2009-2014年在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1-2012年在韩国首尔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15.
该学术团队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为学术带头人,现有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8人,其中博士10人,科研实力强。其科研基地地震工程及应用技术试验室,是教育部和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部抗震科研基地和建设部批准的隔震减震产品测试中心。该实验室实验条件优越,拥有三向6自由  相似文献   

16.
学院简介     
2006年,拥有70年办学历史的成都幼儿师范学校整建制并入成都大学,成立了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学院目前设有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2个专业,有在校学生1200余名。学院现有专业课任课教师45人,其中: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教授3人,  相似文献   

17.
太原师范学院人文地理学科2001年12月被山西省教育厅确定为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目前,本学科共有教学与山西研究人员2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人、硕士学位者9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与山西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太原师范学院学科带头人2人,教学与研究人员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合理,后备力量比较充足,是全省人文地理学科研究力量最强的学术机构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于 1 988年由国家计委批准建立 ,1 991年通过国家验收 ,并对国内外开放。它是我国土木工程领域中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1 997年被评为“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著名的桥梁与力学专家 ,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豪教授任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项海帆教授任实验室主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谢礼立研究员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 42人 ,其中高级职称 33人。 2 8名研究人员中国家级专家 4人 ,博士生导师 1 6人。重点实验室以土木工程结构抗震…  相似文献   

19.
陈体军教授     
陈体军,男,1971年1月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有色金属新材料重点实验室一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有色金属合金及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1993年7月获甘肃工业大学(现更名为兰州理工大学)铸造专业学士学位,1996年7月获甘肃工业大学铸造专业硕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2002年8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2003年获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2000年3月—2004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8月破格晋升为教授,2009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同年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首批兰州理工大学红柳杰出人才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20.
《自然科学进展》2000,10(11):1055-1056
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是1991年由国家计委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依托在兰州大学建设的,1995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国内外开放.现任实验室主任为陈家宽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儒泳先生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由国内生态学界著名专家学者15人组成.实验室拥有面积2200多平米的独立实验楼一座,环境优美.现有固定人员20人,其中研究人员16名(高级8人,中级8人),技术和管理人员4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