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经》“二南”所反映的先秦求婚礼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二南”(《周南》、《召南》)中许多诗篇反映了先秦时期的婚恋礼俗内容,从中可见当时青年男女在结婚前有男子向女子求婚的礼俗。从“二南”中的有关诗篇来看,这种求婚礼俗还具体表现为四个主要特征:一是男子在仲春二月以猎取的动物为礼物向女子求婚;二是男子用捆束柴薪幽会姑娘。表示要亲自迎娶她;三是贵族男子求偶重视德、貌;四是女子求偶重视勇敢、诚信。  相似文献   

2.
刘平 《世界博览》2011,(23):87-87
最近,湖北又拟有一个“当惊世界殊”的举动:。省有关方面表示,正考虑将湖北的简称“鄂”改为“楚”,理由是“鄂”这个字很不好:从字面看,两个口表示爱吵架;“亏”不是欠别人钱就是自己吃亏;“耳朵”则意味着偏听偏信;发音上,“鄂”与“噩”、“恶”谐音,湖北人被简称成“恶人”,人民接受不了。  相似文献   

3.
“”类程度副词,是指表示程度高的一组副词。龙岩话里的“”类程度副词可以分为三组:一、;二、极、成、好;三、死人。本文分别从语义、分布及功能等方面对这两组词进行了细致的比较。结果表明:这几组词在语义的轻重和适用的句类上各有特色;在分布上也显示出好些对立的情形;从语法功能上看,有的是高能型的,可以占据较多的句法位置,有的是低能型的,只能占据极少数的句法位置  相似文献   

4.
丁斓斓 《科技信息》2007,(32):161-162,204
韩国语“ ”和汉语的“来,去”的使用因两种语言意识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从参照点角度对比分析发现,当话者选择自身位置为参照点时,韩汉两动词的使用规律大体是一致的;但当话者选择他身位置中的听者位置时,韩语仅限对话疑问句中,而汉语则还可出现在陈述句中;当话者选择他身位置的第三者位置时,韩汉在命令句的间接引用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福建武平岩前方言的“子”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练春招 《龙岩师专学报》2000,18(4):33-37,44
岩前方言的“子”尾使用范围相当广泛。从语法结构上看,“子”可附着于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之后,构成名词词尾、形容词词尾和数量词词尾。从语法意义上看,有的动词、形容词带上“子”尾后变为名词;有些名词不能单说,带上“子”尾后能单说;一些名词附着“子”尾后变为方位词;可以加在形容词重叠式之后,表示程度轻重;还可以在数量结构后面表示数量少、时间短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资本生产的发展,资本形态也呈现多样化趋势,资本生产中的“物”似乎越来越显得无足轻重。但是,无论如何,“物”在资本生产中的基础地位是不会改变的,其它任何形态的资本都以“物”为基础或以“物”为最终归宿;资本生产的历史也是从“物”开始的,离开物而谈资本不仅是不现实的,更为重要的是,空洞无物的资本生产是根本不存在的。重视物态资本在生产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是研究资本问题的逻辑起点,它不应该被贬低而受到忽视。  相似文献   

7.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造新。”《物色》又谓:“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吟咏所发,志惟深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故巧言切状,如印之印泥;不加雕削,而曲写毫芥,故能瞻言而见貌,即字而知时也。”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对以谢灵运为代麦的山水文学的概述和评议。梁钟嵘《诗品》卷上,谓谢灵运“其源出于陈思,杂有景阳之体,故尚巧似,而逸荡过之,颇以繁富为累。蝶谓若人兴多才高,寓目辄书,内无乏…  相似文献   

8.
重点考察状位(充当状语)的“在……下”格式中动词的使用情况。从纸质书面语料获得这类动词就有170多个,这类动词绝大多数都是行为动词,非行为动词只占少数;许多动词之所以出人意料地出现在格式中,其原因主要可从表意的明确性和表达形式的简洁性两个方面来解释;对于从网上搜索获得的许多动词进入格式的现象,就目前看,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可接受度的问题,因此。应该采取慎重而又宽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清初理学与宋明理学相比已具有多方面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理气论上,清代理学更强调理气无先后,把气提升到与理同等重要的地位;心性论上,认为气质是人性的重要来源,要求从气质上观性而不是像程朱理学那样从天理上观性;格致论上,强调格“事”、“物”之理,将儒家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落脚点建立在“事理”之上。  相似文献   

10.
视角一:传统学生观,分化学生乱点鸳鸯 传统的评价学生方法,不外乎看学分和操行其中尤其重学分,这势必把学生人为地分为好、中、差三等。优等生被视如掌上明珠,而“差等生”则多遭冷眼。其结果是“差生”更差,好生则不一定更好。其实,从一开始,我们的评价角度就错了,我们患上了“单相思”,喜好不喜差;我们戴上了“有色镜”,用一种眼光看人。究其根源,好生符合教师愿望,能为他们带来利益和声誉,而“差生”则会给他们增添麻烦,增加劳动强度。人的避重就轻、好逸恶劳的本性在这里得到了印证。  相似文献   

11.
“三个务必”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新阶段向全党同志发出的伟大号召,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创新成果。“三个务必”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历史渊源和实践要求。从理论逻辑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论述为“三个务必”提供了理论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其奠定了文化基因;从历史逻辑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不断奋斗不断胜利的经验总结;从实践逻辑看,是新“赶考”路上迎接风险挑战、破解党内外难题和顺利完成新中心任务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12.
简论北宋时期河南书院的办学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时期河南书院的办学特色灵活多样:从书院性质上看,有民办,也有官民合办;从院址布局上看,注重环境的优美和文化底蕴的深厚;从分布上看,面广点多;从发展规模上看,“校”大生众;从教学特征上看,“门户开放”,自由讲学;从人才培养上看,求知求实。  相似文献   

13.
音位的“自由变体”是一种普遍现象,但在语言讨论中未引起应有的注意,本文结合各种语言现象对音位的自由变体进行了讨论,指出音位自由变体的类型:音质音位自由变体和非音质音位自由变体。讨论了产生音位自由变体的原因:发音的相似性特征、个人习惯或喜好、地域方言差异、社会方言差异。从表面上看似乎违背了语言的“经济原则”,其实仍然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因为语音的相似特征,对本族人而言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不是一种刻意追求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李宁  薛媛 《科技信息》2008,(35):201-201
本文通过比较克里斯托弗·马洛的“热恋的牧羊人致情人”及其和诗沃尔特·雷利的“答牧羊人”和约翰·邓恩的“诱饵”。发现三首诗共同缺乏女性声音;三首诗在爱情上行成了这样的链:物质的爱-流逝的爱-性爱之爱;在状态上体现了静止与运动;时间上表现为瞬间与永恒。  相似文献   

15.
朱艳梅  郭顺峰 《咸宁学院学报》2013,33(2):161-162,166
以“旅游传播”带动“旅游宣传”是当代旅游宣传的新趋势,是整个旅游宣传态势的良性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旅游宣传的理性回归,是旅游业发展相对成熟阶段的标志。它给旅游宣传带来五个方面的变化趋势,即理念上从“宣传”到“传播”;主体上从“以我为主”到“以人为本”;载体上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方法上从“下定义”到“摆事实”;内容上从“点”到“面”。  相似文献   

16.
陈汉君 《天津科技》2009,36(6):96-98
结构助词“的”、“地”、“得”的分用与合用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它们的使用原则是:“定的状地得后补,不确定看前后文”通过分析三者的作用,加以区分说明。  相似文献   

17.
从方言表现看,“来着”(来、着)不仅表完成,也表持续;从近代汉语看,“来”和“来着”一脉相承,都不限于表完成;从句子的情态类型上说,“来着”几乎可以用于所有情态类型的句子当中,因此,我们推测,“来着”可能不表体,而只表时,只表示事情是过去发生的。“来着”也不限于表示近过去。  相似文献   

18.
“丁拉”取音于“DINLINE”,最初在国际市场上出现的这种塑料绳索是南韩生产的。这种塑料绳的构造与一般塑料绳缆不同,它不是由圆丝拼股而成,而是由经过处理的扁丝拼股而成。从外观上感觉它的最大特点是手感好,防滑、柔软,所以当南韩产品在国内市场上出现时,立即受到用户,特别是渔民的欢迎。目前已广泛用于深、浅水作业及水陆运输、建筑等行业。  相似文献   

19.
三峡地区摩崖石刻,作为文化象征的特殊符号,以其独特的方式来认识和“掌握”世界,抒发和展示出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生活画卷,具有特殊而珍贵的艺术价值。从文学视角看,名人诗文、稀世手迹成文苑奇葩;从书法视角看,书体俱全,精品汇萃乃书海大观园;从雕刻视角看,斑斓多姿,堪称石窟艺术之瑰宝。  相似文献   

20.
尤少燕 《山东科学》2006,19(1):56-58
卫城油田沙四段碎屑岩储层属于三角洲沉积,通过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表明,储层的粘土矿物主要有绿泥石、伊/蒙混层和伊利石及高岭石。并且粘土矿物随深度的增加呈规律的变化。绿泥石单体主要呈针叶片状,集合体为片状杂乱堆积、花朵状或绒球状,绿泥石以及孔隙充填式存在于颗粒间,减少了孔隙的空间。但同时又抑制了石英的次生加大,对原生孔隙的保存起了积极作用。伊利石粘土矿物单体呈片状、蜂窝状和丝缕状,集合体形态多为碎片状、鳞片状,以孔隙衬垫或孔隙充填物形式存在于颗粒间,导致砂岩中孔隙结构的明显破坏。高岭石单体呈全自形的六角板状晶体,集合体多呈蠕虫状、书本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