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何文娟 《甘肃科技》2016,(2):139-140
山野菜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山野菜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了21世纪蔬菜土特产中的热点。然而,在山野菜的开发利用当中,还急需加强山野菜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建立山野菜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机制,积极开展山野菜人工栽培与开发利用技术,以及山野菜营养价值、药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山野菜物种多样性的海拔梯度分布格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宝天曼保护区及周边社区的普遍调查,发现该区山野菜种类为189种,隶属161属66科,并对山野菜水平分布、区系成分、生活型、食用部位和营养价值进行了研究.从海拔600~1 830 m,划分6个海拔段分析其垂直分布格局.结果发现,海拔600~1 000 m山野菜种类最多,海拔1 600~1 800 m山野菜数量最少.山野菜随海拔梯度的分布与宝天曼生物多样性海拔分布有所不同,呈中间高度膨胀而峰值偏向低海拔的特点;相邻海拔段的山野菜植物种类相似系数较高;海拔段相隔越远,相似系数越小.影响宝天曼保护区山野菜多样性海拔梯度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为:地形、海拔高度、群落温度、群落类型、群落盖度以及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3.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山野菜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宝天曼保护区及周边社区的普遍调查,发现该区山野菜种类为189种,隶属161属66科,并对山野菜水平分布、区系成分、生活型、食用部位和营养价值进行了研究.从海拔600~1 830 m,划分6个海拔段分析其垂直分布格局.结果发现,海拔600~1 000 m山野菜种类最多,海拔1 200~1 400 m种类次之;1 000~1 200 m,1 400~1 600 m山野菜物种数量有所减少;海拔1 600~1 800 m山野菜数量最少.山野菜随海拔梯度的分布与宝天曼生物多样性海拔分布有所不同,呈中间高度膨胀而峰值偏向低海拔的特点;相邻海拔段的山野菜植物种类相似系数较高;海拔段相隔越远,相似系数越小.影响宝天曼保护区山野菜多样性海拔梯度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为:地形、海拔高度、群落温度、群落类型、群落盖度以及人为因素.  相似文献   

4.
定西市野生乌龙头人工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鑫  车树理  赵芳 《甘肃科技》2014,30(24):153-154
乌龙头为山野菜之珍品,是主要的野菜出口品种之一。论述了乌龙头的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人工栽培的重要性及人工栽培技术3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白花蒿是一种野生药用植物,分布零星,远不能满足药用需要.本文研究了人工栽培的技术措施,摸索了一套较成功的经验,为指导平原、丘陵地区人工栽培白花蒿提供了技术资料.同时,还摸索出技术简便、易被群众掌握的提油工艺.  相似文献   

6.
万耀荣 《科技资讯》2014,(31):94-94
在我国,水稻是占地面积最大的农作物,水稻的栽培管理技术可以说在全世界是比较先进的。虽然袁教授的水稻杂交技术大大的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但是想要进一步的提高水稻产业的综合栽培技术,就需利用以科技理论为基础完善水稻栽培管理技术。该文将以科学理论为基础对提高水稻栽培管理技术进行讨论。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适时播种与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科学管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水稻栽培管理技术,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蘑菇地栽是我省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改传统蘑菇房或大棚内多层立体栽培为大田中棚平面栽培,并实行水稻或麻、菜与蘑菇轮作的新型栽培方式,土地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今日科技》杂志今年第二期报道后,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现将该技术整理成文,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长白山区毛百合引种栽培试验及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百合(Lilium dauricm)抗寒性强,是园林杂交育种的重要野生种源,具有较高经济价值.通过引种栽培试验,研究长白山区毛百合的形态学特征、地理分布、生态习性、繁育技术.结果发现:在长白山区,人工栽培毛百合的生长性状优于野生自然生长的毛百合;引种栽培后病害较多;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均可获得大量种源.  相似文献   

9.
林业发展迅速的当前,作为林业工作者,我们要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更好的运用先进的发展技术,将林业建设在实际工作中做强做大,是我们当前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苗未花卉的繁殖与栽培是林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此方面,苗木、花卉的繁殖、栽培、病虫害防治,也一直是我们主要的战略方面,结合本人的实际经验,本文针对此总结了苗木花卉的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0.
薇菜的生物学特性及薇菜的加工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薇菜是一种叫紫萁及其近缘种分株紫萁嫩叶加工而成的山野菜,富含黄酮类、内酯类、甾酮类、多糖类、鞣质及氨基酸类等多种成分.从形态学、生物学特性,繁殖技术、采收和初加工,营养成分及药理作用,产品的开发以及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等5个方面对薇菜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