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1 毫秒
1.
以钠基膨润土为原料制备O-羧甲基壳聚糖插层膨润土复合材料,该材料应用于有机染料废水的脱色.通过X-衍射(XRD)和红外吸收光谱(IR)表征插层膨润土的表面性质及组织构造,用分光光度法分析插层膨润土对有机染料的吸附性能,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测试废水溶液处理前后的化学需氧量(COD).同时探讨表面活性剂和羧甲基壳聚糖加料顺序、配比对脱色性能的影响,并对不同有机染料的脱色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羧甲基壳聚糖成功插入膨润土片层间,插层土对有机染料废水有良好的脱色性能,当表面活性剂和羧甲基壳聚糖为2∶1时,先加入表面活性剂反应一定时间再加入羧甲基壳聚糖所得的插层膨润土对甲基蓝和酸性蓝的脱色性能最优,脱色率可达99.5%.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漆酶对染料的脱色作用,用糙皮侧耳C1诱变菌株F-13漆酶对偶氮类染料刚果红、甲基橙,苯胺类染料中性红,苯甲烷类染料孔雀石绿、碱性品红,蒽醌类染料茜素红,杂环类染料次甲基兰进行脱色,研究了pH、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孔雀石绿、碱性品红和茜素红在2 h时的脱色率超过90%,次甲基蓝和中性红脱色率超过80%。可见此种漆酶对苯甲烷类、蒽醌类、杂环类和苯胺类染料有很好的脱色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考察一种新型电催化氧化技术对有机染料的降解效果,在低压电场下,利用廉价金属制备的多孔陶粒催化剂电催化处理甲基橙、苋菜红及亚甲基蓝有机染料模拟废水.此外,还进行了电催化降解土霉素的实验.结果 表明,电催化氧化新型废水处理技术对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具有不错的处理能力,可以作为高毒难降解有机污水的预处理或者深度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提取的广枣多糖制备了多糖镧,将其负载于硅藻土上,用于探究降解有机染料污染物甲基红的作用,目的是清除水体中有机染料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以硅藻土作载体,多糖镧作催化剂,将两者按5∶1、7∶1、10∶1、13∶1、15∶1的比例混合磨细,制备负载型光催化剂.以空白实验为对照,在光照下降解甲基红,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降解后的甲基红吸光度.结果表明,硅藻土负载多糖镧较多糖镧对甲基红的降解率高出41.98%.负载型多糖镧的降解率高达81.26%,降解效果非常明显,光照2天的降解率为13.69%,8天的降解率为81.26%,光照时间越长,降解率越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间歇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甲基(苯乙基)键合硅胶对亚甲兰、亮绿、中性红、品红及孔雀石绿的吸附容量、吸附速率曲线和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表明,甲基(苯乙基)键合硅胶对五种有机染料均有一定的吸附容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Zn(NO3)、NaOH为原料,液相合成ZnO纳米粒子.研究ZnO纳米粒子对甲基红的光催化降解.讨论了ZnO纳米粒子用量,以及光照时间对甲基红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ZnO纳米粒子用量为0.001g,光照时间为30min时,甲基红脱色率可达58.1%  相似文献   

7.
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经XRD对制得的粉体进行了表征.以溶胶-凝胶法制得的二氧化钛粉体,利用紫外光催化反应装置,考察了溶液初始浓度变化、催化剂投加量以及pH值、光催化时间对甲基红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溶液初始浓度增加,甲基红的降解率降低;染料在强酸性环境中的降解好于碱性环境,酸性环境中更容易进行光催化降解反应,去除率以及反应速率都大于碱性条件下的值.其中,当pH=3.0时,甲基红溶液在固定时间内的去除率最大;TiO2粉末投加量为0.7 g/L时,其具有良好的光催化脱色性能,经7 h光照,甲基红染料废水脱色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活化过硫酸盐体系处理有机染料废水的影响,并获得处理效果较好的优化体系,考察过硫酸盐的初始浓度,亚铁离子的浓度以及反应体系中的温度对脱色亚甲基蓝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热-Na2 S2 O8体系中,[Na2 S2 O8]=8.0 mmol/L,T=70℃时,20 min内亚甲基蓝脱色率达99%;光-Na2 S2 O8体系中,[Na2 S2 O8]=8.0 mmol/L时,90 min内亚甲基蓝脱色率达99%;Fe2+-Na2 S2 O8体系中,当[Na2 S2 O8]=1.2 mmol/L,[Fe2+]=0.20 mmol/L时,20 min内亚甲基蓝的脱色率达99%,增大或减少均导致效率降低.出于综合经济性考虑,热-Na2 S2 O8体系可作为最佳选择体系.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钒酸铋复合钼基氧化物。将稀硝酸、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钼酸钠、氢氧化钠和钒酸铋作为试剂对钒酸铋复合钼基氧化物进行制备,给出详细制备过程。通过样品结构表征结果,选择样品A对有机染料废水进行降解。分析了有机染料废水降解性能的评价方法,将酸性红B溶液看作有机染料废水进行实验,介绍了其紫外分光光度计曲线和标准曲线,对酸性红B溶液的降解率进行计算。在双氧水添加情况、催化剂使用量以及降解反应时间不同的情况下,采用制备的钒酸铋复合钼基氧化物对酸性红B溶液进行降解,分析降解性能。结果表明,钒酸铋复合钼基氧化物能够有效降解有机染料废水。  相似文献   

10.
用铁壳聚糖磁性微球对甲基橙废水进行吸附脱色处理,研究了甲基橙的初始浓度对脱色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铁壳聚糖磁性微球对甲基橙具有优良的脱色效果、吸附能力强、速度快、而且易分离和可再生。  相似文献   

11.
光催化降解甲基蓝溶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TiO2粉末作催化剂,用甲基蓝溶液模拟有机废水,用高压汞灯模拟日光光照条件,研究了甲基蓝溶液的光催化降解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对质量浓度为8 mg/L和pH=5的甲基蓝溶液,加入粒度为20~30 nm的锐钛型TiO2粉末使其质量浓度为0.4 g/L,并加入30%的H2O2使其体积分数达到4%,经250 W高压汞灯光照120min,会产生TiO2/H2O2协同催化效应,甲基蓝的降解率达到91%.  相似文献   

12.
以高压汞灯为光源,纳米TiO2为催化剂,以聚丙烯型大孔树脂为载体,采用掺杂法制备聚丙烯-纳米TiO2(polyprolyene—nanometer TiO2,PPT)复合材料,对甲基橙染料进行光催化降解,并且讨论了TiO2与聚丙烯的质量比、最高加热温度、TiO2类型、提取剂等因素对PPT复合材料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甲基橙溶液脱色率达90.12%,TOC去除率达56.60%。通过对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和连续长时间的反复实验,证明该载体负载的二氧化钛不易脱落,性能稳定,具有一定的光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13.
UV-Fenton试剂作用下甲基橙的降解规律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采用UV-Fenton法降解甲基橙溶液. 结果表明, UV对甲基橙光降解反应的速率起决定性作用; 对H2O2浓度、 铁离子浓度以及pH值对甲基橙脱色 率与去除率的影响进行了探 讨; 发现H2O2浓度决定甲基橙的去除率, 铁离子浓度是影响降 解速率的主导因素, 而随pH值降低反应速率明显增大. 比较了甲基橙光降解过程中, 色度去除率和总有机碳去除率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 总有机碳去除率滞后于色度去除率.  相似文献   

14.
UV/Fenton试剂降解染料甲基绿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UV/Fenton法降解甲基绿溶液,探讨了H2O2浓度、Fe2 浓度以及pH值对甲基绿脱色率与去除率的影响.UV对甲基绿光降解反应的速率起促进作用,H2O2浓度决定甲基绿的去除率,Fe2 浓度是影响降解速率的主导因素,而随pH值降低甲基绿反应速率明显增大.比较了甲基绿在光降解过程中的色度去除率和总有机碳(TOC)去除率之间的关系,表明总有机碳去除率滞后于色度去除率.  相似文献   

15.
用 ab initio SCF 方法计算了 Li_2原子簇上束缚 H_2的振动力常数及键长曲线,给出了 Li_2-H_2体系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H_2的非解离缔合态导致束缚H_2伸缩振动频率的红移,这种现象对 H_2的表面解离吸附起着重要作用。用离域收缩概念对这种现象作了定性解释。  相似文献   

16.
本文建立H_2O_2红细胞氧化溶血及肝匀浆振荡引发脂质过氧化模型以进一步考察青竹梅的抗氧化活性。实验发现,H_2O_2对红细胞有直接溶血的作用,随H_2O_2浓度增加,溶血度递增,相关极显著(P<0.01),本文选用2mMH_2O_2浓度建立溶血模型。青竹梅浆对氧化溶血有拮抗作用,当加入10—100μl 50%果浆(相当果肉量5.0—50.0μg)到2mMH_2O_2溶血系统时见溶血度递降,下降率从20.7%—55.8%。又见青竹梅浆具有明显的抗肝匀浆脂质过氧化作用,且随浆量增加,抑制率加大,该抑制效果与公认的抗氧化剂——五味子比约强6—7倍。  相似文献   

17.
为增强染料废水的生物处理,从印染厂的污泥中分离筛选出1株高效脱色光合细菌HL.对其在不同pH、碳源和氮源的条件下对5种染料的脱色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株HL菌落呈鲜红色,圆形、光滑、湿润、稍突起、边缘整齐,直径0.5~2.0mm;个体呈螺旋状,单根极生鞭毛,革兰氏染色为阴性,含有细菌叶绿素a,可进行光合作用.对活性艳红和直接胡兰的脱色效果显著,特别是对直接胡兰在24h内脱色率达到100%.菌株HL在中性环境下,分别以葡萄糖和氯化铵作为脱色培养基的碳源和氮源时,对直接胡兰的脱色率和降解率分别达到100%和98.67%.  相似文献   

18.
霉菌菌丝球WY对酸性棕染料PR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霉菌菌丝球WY对酸性棕染料PR的脱色性能及对实际印染废水的脱色作用。WY的脱色温度范围较宽,在25~50 ℃范围内,其脱色率均在92%以上。菌球WY的最佳脱色温度为45℃,在此温度时,PR的脱色率达97.92%。菌球WY的最佳脱色pH值为5.0、最佳摇速为90 r/min,PR的相应脱色率分别达93.73%和92.45%。染料浓度在100~300mg/L范围内,WY对PR具有明显的去除活性,300 mg/L时,其去除率达88.71%。菌球WY对染料PR的脱色需要一定的营养。WY对PR脱色所需碳源和氮源范围都较宽。废牛奶可作为WY的良好营养,在省去碳源和氮源的培养基中按2%和10%加入废牛奶制备的菌丝球,对PR的脱色率分别达75.94%和98.06%。WY对实际印染废水有较好的脱色作用,脱色率为86.24%。甲醇对PR具有很好的解吸效果,其解吸率达97.17%。解吸后的菌球对染料仍有很好的脱色作用,其脱色率达93.78%,菌球可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Fenton法和超声波加过氧化氢法对刚果红染料废水进行处理.采用Fenton法,在pH值为3,过氧化氢浓度为0.13mol/L,Fe~(2 )浓度为0.0031mol/L,染料质量浓度为10mg/L条件下,脱色率为95%;采用超声波加过氧化氢法,脱色率为10.4%.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Fenton法处理刚果红染料废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